APP下载

高昌故城现状及病害因素分析

2009-09-25

敦煌研究 2009年3期

梁 涛

内容摘要:高昌故城由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主要遗迹有城墙、寺院和建筑基址,遗址规模大、遗迹多,环境复杂,保存状况差。其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和人为破坏。

关键词:土遗址;高昌故城;病害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3-0107-03

一高昌故城现存概况

现存高昌故城,总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平面略呈方形,墙体夯筑。城外的东、西、南三面均为农田,北部、西北部为三堡乡居民区。城墙北侧为东西向二级公路,东、西两侧墙外有南北向的乡间土路。

城内建筑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北部为宫城,内城位于外城正中、宫城的南部。外城,外环护城壕(图版25)。

1、城墙及城门

现存外城城墙轮廓基本完整,周长约5440米,面积198公顷。墙体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极清晰的夹棍眼。墙体普遍存在裂隙,约有一半以上残损严重。部分墙体保存完好,外附墩台、马面。带瓮城的西城门为该城现存唯一的城门遗迹,位于西墙中部。

内城周长约3500米,面积约80公顷。墙体可见上下数层桁木痕迹。东墙已毁,仅存东南角的一个土台基;西墙北段仅存数段残墙,南段存墩台,残高约8米;南墙西段残缺,中段与东段仅余缺损严重的墙体;北墙残存两端及中段,残存的墙基厚10-11米,高度不等。残存墙体表面普遍存在裂隙。

宫城城墙呈长方形,周长约700米,现仅存南、北、西三面墙体,西墙仅存几处残基。墙体可见桁木孔痕迹,残高6—8米。

2、建筑

外城北部建筑基址较密集但损毁严重,残高不足2米。西北部仅存少量土台基址遗迹。西南部有一座东西130米、南北80米的寺院遗址,平面布局相对完整,中心建筑遗迹残高约10米,部分墙体残高达4—5米。寺院东南部有三处排房基址,残高约4米。外城东南角有一南向塔殿遗址,前殿后塔,相对完整;东部仅有零星地表遗存。

内城西北部尚存较多建筑基址,其中较显著的有高台及上部塔式建筑遗迹,位于宫城西侧,残高约12米。靠近西墙有方锥形高台式建筑遗迹,残高约7米。南部是故城中地表建筑基址残留最少的区域。中部与西北角隐约可辨较大规模的建筑基址,残高大都不足半米。

宫城北部有土台,上有夯筑塔形建筑遗迹,残高约10米。西侧有下沉式庭院遗迹,深约3米,其正中和西北角有台阶。南侧有大片建筑残址,布局已不可辨。

二高昌故城主要病害类型及特征

1、表面严重风蚀

在故城中,典型的风蚀破坏使墙体表面呈蜂窝状。一些墙体根部由于酥碱作用,结构疏松,在风力作用下被掏蚀凹进(图版26);有的墙体甚至被风蚀作蘑菇状(图版27)。

2、裂隙发育

在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故城建筑物裂隙密布,主要表现形式是卸荷裂隙和建筑工艺裂隙(图版28、29)。如果存在临空面,依照优势结构面理论,此类裂隙就会迅速贯通,导致小型块运动,形成巨大座落体。

3、基础掏蚀凹进

吐鲁番地区气温较高,地下水含量丰富,蒸发量很高。由于建筑墙体直接开挖于生土上或夯筑于生土上,土体中含有较多的易溶盐,在水的作用下,可溶盐迁移,富集于墙基、墙根及墙体中部。土体中的可溶盐,尤其是Na2SO4,随着温度、水分的变化发生周期性的溶解收缩一结晶膨胀一再溶解收缩,从而破坏了土颗粒骨架,导致土体结构松散、黏聚力急剧下降、强度降低。在风、雨等外力作用下,疏松的墙基及墙体中部不断被掏蚀凹进,最严重处凹进1米多深,造成临空面,致使整个墙体有随时坍塌的可能(图版30)。

4、表面雨蚀

吐鲁番地区虽然干旱少雨,但是往往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高昌故城的雨蚀病害主要有两种情况:低洼区浸水、冲沟。低洼区浸水主要发育在一些地势低洼的街巷和房屋。冲沟主要发育在一些建筑物有优势结构面形成的软弱地带。对于夯土或土坯砌筑的遗址来说,偶遇暴雨或连续降雨就可以对表面造成冲击和侵蚀。

5、泥皮片状剥落

泥皮剥落主要由雨蚀、风蚀等造成,对遗址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文物的完整性。

故城所在地区大风和沙暴频繁,大风携带沙粒年复一年地对遗址的磨蚀破坏非常严重,加之雨蚀,遗址墙体被剥蚀得凸凹不平呈蜂窝状,有的呈鳞片状龟裂剥离,墙面上形成许多龟裂和即将剥离的小块,其中以迎风面墙体最为严重。

吐鲁番地区集中式降水后便是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在雨水中软化的墙体急剧变干。在这种强烈的干、湿作用下,墙(台)表面土形成片状硬壳附着在墙体上,与外界接触的表面土体强度越来越低。在重力及外界其他力的作用下,松散的表层部分就会自然剥落。由于泥皮和内部夯土在变形、抗冻胀能力、耐盐碱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外界条件循环变换的情况下,外层表面的泥皮常常会在其受力薄弱的部位发生碎裂(图版31)。尤其含沙量较高的生土挖造和板筑建造而成的建筑,最易发育这类病害。

6、生物破坏

故城发育的生物病害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生物巢穴病害,主要有鸟巢、鼠洞、蜂巢,多见于建筑基础生土部分;第二类是生物粪便污染病害,多见于靠近建筑物顶端生物巢穴附近。

7、人为破坏

高昌城废弃后,故城周边仍有居民生活。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是大规模开垦农田对故城遗址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游人随意攀登、刻划、掏挖、抛撒垃圾等对故城遗址也造成较大的损害。

8、坍塌

坍塌是土遗址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

高昌故城坍塌病害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坍塌:第一类是由优势结构面导致的坍塌,包括建筑原洞的坍塌、墙体大型坍塌、建筑物的小规模坍塌;第二类由重力作用和掏蚀、酥碱作用共同组合形成的坍塌。

三主要的破坏因素

1、自然因素

(1)风蚀

这是造成高昌故城建筑遗址毁坏的主要破坏因素。风蚀不仅剥蚀地表,使地面建筑遗迹的外表逐渐颓平,同时也可能造成建筑物的坍毁。

(2)雨侵

据史籍记载,历史上当地“雨及五寸,即庐舍多坏”近年来,吐鲁番地区降水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雨水冲刷不但可加剧裂隙的发育,而且还可造成墙体坍塌。

(3)水融

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土建筑的表层在水分作用下融化,干燥后结成脆弱的薄片。在践踏、触碰或热胀冷缩时,便会出现大面积剥落。

(4)温差

吐鲁番地区的地面昼夜温差大,夏季日平均温差达15℃以上,导致遗址墙体频繁涨缩。在风蚀、雨侵的共同作用下,极易造成墙体开裂、裂隙产生、泥皮脱落等破坏现象。

2、人为因素

(1)农田水利

高昌故城内曾进行过大面积的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的耕作与灌溉直接对故城的外城墙造成危害,致使西墙南段的马面、墩台出现严重的滑

坡、塌方,其它城内的一些建筑也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2)日常穿行

当地居民及机动车因农业生产活动而往返穿行于高昌故城,致使城墙形成道路通行的缺口。

(3)取土与掏洞

居民多年来掏挖城墙墙基、建筑基址取土肥田,是故城外城墙基下部缺损的主要原因,故城内大量建筑基址的消失也主要与此相关。

(4)搭建临时建筑

由于故城北侧有东西向公路,一直存在着利用故城北墙或在城墙缺口处搭建l临时性建筑的情况。

(6)盗掘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多支外国考古探险队在故城建筑基址中大肆盗掘、盗揭,对故城造成巨大破坏。

(7)攀登与践踏

由于缺乏管理,一段时期里旅游者在故城中随意攀登城墙随意践踏建筑基址。

(8)修缮失当

当地文物部门曾对故城中的部分建筑基址进行了修缮。受当时文物保护理念和工艺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修缮过程中对于遗址原状所包含历史信息的处理,有些过于简单化,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四结论

高昌故城规模大、遗迹多,保存程度较差,急需保护。高昌故城的病害类型多样,这些病害产生因素复杂,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和人为破坏等。

参考文献:

[1]张景科,谌文武,李最雄,等,交河故城东北佛寺墙体裂隙程度发育反演研究[J],敦煌研究,2007(5)

[2]张山清,等,近45年吐鲁番地区气候变化趋势[J],新疆气象,2001(3)

[3]程乾,等,吐鲁番一日最大降水量年极值频率分布[J],新疆气象,1998(1)

[4]郑乐娟,等,吐鲁番盆地近30年沙尘天气分布特征[J],新疆气象,2003(2)

[5]孙满利,李最雄,王旭东,等,干旱区土遗址病害的分类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6)

[6]赵海英,李最雄,韩文峰,等,西北干旱区土遗址的主要病害及成因[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增2)

[7]郑乐娟,等,吐鲁番地区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分析[J],新疆气象,2002(3)

[8]脱脱,等,宋史·高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4112

[9]丁洪军,于明,谈辐射侵蚀和水融侵蚀[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5(2)

[10]勒柯克,高昌——吐鲁番古代艺术珍品[M],赵崇民,译,吉宝航,审校,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