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房价制约城市化发展

2009-09-24

环球时报 2009-09-24
关键词:高房价消费观念国情

——兼与刘志勤商榷

秦 东

9月21日《环球时报》第14版刊登了刘志勤题为《房价未必决定竞争力》的文章,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国情不同,高房价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竞争力;二是与西方国家“不接轨”的消费观念是造成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对此笔者不能苟同,特别是这些观念背后所反映出的“主流”意识更让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看一下刘先生所说的国情,即中国目前金融稳定不会如西方国家一样,由于房地产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经济衰退。刘先生似乎忽视了这背后更大的国情,那就是中国经济结构同西方国家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作用机理的差别。中国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以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反映,主要是银行等金融系统的危机,而在中国则表现为出口导向的加工制造业的危机。房价居高不下,在危机过程中逆市上扬导致大量信贷与企业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事实上延缓甚至是延误了加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复苏。

中国的另一大国情似乎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而且已经呈现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高房价无疑是目前制约城市化正常发展的巨大障碍因素。笔者以为,一个用高房价将农民排斥在城市化大门之外,以依靠所谓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来维持的所谓国际竞争力,其可持续性值得怀疑。

其次,看一下刘先生文中所说的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所谓消费观念。脱胎于贸易和游牧文明的西方国家看重的是四海为家;而现代的中国则从绵长的农耕文明中走来,素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和观念。虽然近代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崛起于西方,其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也广为传布,但在今天却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落后”、“先进”来标注,而用“特色”、“差异”等来表述似乎更为妥当,就如同在经营理念上犹太人的“厚利”与华人的“薄利”的不同一样,在市场竞争中两者并没有所谓高低优劣。

再次,刘先生文中建议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先脚踏实地工作,不要埋怨、发牢骚,不要一出校门就想买房。但以笔者的经验,即使是埋怨、发牢骚,出了校门就想买房的青年,绝大多数其实也在脚踏实地地工作,否则连肚子都保不住。他们之所以埋怨、发牢骚,是因为辛苦劳动多年的积累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而且这种状况目前还看不到太多改善的希望。

当然,刘先生在文中指出房价与个人收入比处于不正常状态,也表明他对于房价不合理的状况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但他从国情和与国际接轨等角度将房价问题的责任推给“消费观念”及其主体的普通大众,则让笔者难以接受。这种观念似乎在当今大有市场,即把社会问题的责任推到分散的、处于被动甚至弱势地位的老百姓或群体身上,如所谓“丈母娘推高房价”等。这种观点,从表面看是思考角度的差异,而放在当下中国的利益大格局中来看,则是涉及大是大非的利益、立场的问题。

正如孙立平教授所说,“在今天,‘接轨与‘国情的选择,已经开始具有一种利益关系甚至利益分配的含义”,要用好所谓“国情”、“与国际接轨”等,还真的需要仔细斟酌。▲(作者是北京学者。)

猜你喜欢

高房价消费观念国情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家国情?家国梦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厦门“高房价”原因解读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房价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