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日新:富国强军,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

2009-09-11张春华张洪福

WTO经济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核核工业导刊

林 波 张春华 张洪福

“中核集团是共和国的‘长子,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对社会的庄严承诺。”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说。

在康日新看来,确保国家战略核力量和核能发展的先进性、有效性、安全性就是中核集团公司最大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中核集团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核安全让国人放心,发展民族核电让国家放心,发展清洁能源让后代放心,建设和谐集团让职工放心为己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实现我国核工业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发展做贡献。”康日新说。

核工业的社会责任是与生俱来的

《WTO经济导刊》:今年年初,中核集团发布了《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我国军工集团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它的发布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您能给我们谈谈中核集团编制发布这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原因吗?

康日新:综合来说,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

我们先说内部原因。中核集团公司历来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自创建之时起,主要目的就是国家利益和民族责任。核工业的社会责任是与生俱来的。1999年中核集团组建,在继承资产、单位、人员的同时,也庄严地继承了富国强军的神圣责任。2004年,集团公司制定“3221”发展战略时,就将“兴核强国、服务社会”确定为集团宗旨,写在企业发展的旗帜上。另外,集团100余家主要成员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从事各项专业工作,需要一个共同的理念来凝聚力量。所以,也有必要明确共同的责任,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再来说外部原因。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核工业日益走向市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企业自身对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愈来愈强烈。党的十七大以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成为主流。中核集团公司的业务领域广、产业链长,从铀地质勘查、铀矿采冶,到同位素分离、核材料和核燃料生产、核动力研制,从核电研发、设计、建设和运营、核技术应用,到核辐射防护、核环境保护、放射性废物处理等,将上下游产业链全部囊括。长久以来,由于核工业的军工特性,公众对核工业了解不多,总有一层神秘感。这样的状况,不利于中核集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特大型企业集团的企业发展目标的要求。另外,随着核事业的不断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交往日益频繁,企业在展示经营实力之外,更需要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以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必须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WTO经济导刊》: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我们如何来理解中核集团的社会责任?

康日新:我们的《2008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中核集团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确保国防力量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核电发展、大力发展核燃料循环产业、积极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提高核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集团等等。

《WTO经济导刊》:说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我们知道,我国核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亏损状态。而根据公开的数字,中核集团2008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366亿元,利润为48亿元。这样的一个跨越是怎样实现的?

康日新:事实上,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作为重要骨干中央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经济增长,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因此,我们始终牢记我们是企业,立足自主发展,强调除确保完成军工任务外,始终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经济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把经济发展好,才能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来进一步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导下,近五年来,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翻了一番多,利润增长20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WTO经济导刊》:过去,我国核工业是以军工科研生产任务为主,现在中核集团走的是“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您有什么体会?

康日新:实践证明,核工业建设如果只搞军用,不搞民用,路子将越走越窄。因此,在1979年4月,中核集团前身——二机部召开工作会议,着重研究工作重点转移,提出了要积极发展核电和推广同位素与其他核技术的应用。1981年3月,在国务院及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正式提出了“核工业应在保证军用的前提下,把重点转移到为国民经济利用上来”的发展方针。由此拉开了中国核工业变革的大幕,“军民结合”、“保军转民”成为变革的主导思想。

应该说,军民融合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必由之路,也是国际核工业发展的通行做法,符合核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核技术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军与民不可分。富国强军是核工业的立业之本,是集团公司战略地位和政治地位的重要体现。作为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我们始终把核军工作为首要任务,无条件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核军工科研生产任务,以军促民、以民养军,实现了军民互动的良性循环。

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建立稳固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切实有效保障我国战略核能力建设的需要。

确保核安全,让国人放心

《WTO经济导刊》: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对于核工业来讲,为什么说安全问题如此重要?中核集团又采取了哪些举措来确保核安全?

康日新:与其他行业相比,核工业的安全问题有明显特点。一是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二是核事故往往伴随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重大核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的伤害,而且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说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核安全是我们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我们的生命。

正是因为将核安全视为生命,50多年来,我国核工业充分发挥核安全基础、体系和人才的特有优势,从铀矿地质到乏燃料后处理的完整核工业体系中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安全制度体系和统一、先进、自主的核标准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核安全文化,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没有发生过任何超剂量排放和污染环境的事故,确保了核设施的固若金汤、万无一失,赢得了全社会对核安全的充分信任。

在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核电批量化规模发展对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牢记责任和使命,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更加注重核电安全稳定运行,始终把核安全与工程建设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到万无一失,长治久安。

项目带动,集团主业发展的关键

《WTO经济导刊》:您曾在多个场合说过,推动集团公司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是关键。那么,项目带动在中核集团的发展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康日新:只有今天多播种,才有明天更大的收获。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抓住发展中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和影响深远的关键环节,积极争取,加快落实。仅从去年11月以来的半年多时间,我们就开工了3个核电项目、6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同时又有5个项目、12台机组获准开展前期工作,核燃料循环产业各个环节重大项目全面铺开,十几大工程全面推进。这些大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对集团公司主导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说,集团公司主导产业进入了规模化发展、全方位推进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核事业正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特别是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核电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家加快了核电项目的审批。同时国家正在调整核电发展规划,这无疑对核电加快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把落实和做好主导产业项目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好核电、核燃料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并尽早形成生产能力,促进集团公司产业的加快发展。

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

《WTO经济导刊》:2009年第1期的《求是》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核工业:民族自立的脊梁》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自主创新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鲜明特点。”在自主创新方面,中核集团取得了哪些成果?

康日新: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应该说,自主创新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鲜明特点。核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高科技战略产业,高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拿钱是买不来的。我国核工业5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成功研制“两弹一艇”,还是自主设计成功建造核电站,核工业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多年来,我们始终重视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科研也要讲效益,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集团公司发展的生产力。我们在国产核燃料专用设备、核电自主化设计、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的一批重大成果,充分说明了核工业自主创新是一条十分正确的科学发展道路。

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目标就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不断提高国家核能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核工业自主创新,抓住关键环节自主创新不动摇,占领战略制高点,实现技术大幅跨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管理创新,实现集团化发展

《WTO经济导刊》:中核集团有二级成员单位100余家,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核集团是如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

康日新:2003年,我们在全集团提出“垂直管理、分级授权、横向协作、相互监督,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运作”的新型管理模式,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我们不断加强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基础管理,全面树立责权利一致和“赢在执行”的管理理念,通过创新管理出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这是我们向实现管理跨越迈出的第一步。

另外,我们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改造和企业重组,积极推行集团化、专业化运作取得显著成效。重组设立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对福清、方家山核电项目实施工程总承包,这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以设计为基础,集设备采购、施工、调试管理为一体的核电工程总承包;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公司总承包广西铀矿冶工程;中国国核海外铀资源开发公司、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公司、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公司陆续成立;通过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改组为中核国际股份公司,搭建了海外铀资源开发平台;建立和完善了原子能公司核燃料销售供应平台;推行集团化融资模式,有效保障了集团公司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加强全集团资金集成管理,日均集成率提高到88.6%,居中央企业前列,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

“核工业十万人是一个大家庭”

《WTO经济导刊》: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之一,您在前面也提到,中核集团要构建和谐集团,那么您是

如何看待中核集团对员工的责任的?

康日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积极促进集团员工与集团共成长、共发展。我们在全集团大力倡导“核工业十万人是一个大家庭”的和谐理念,得到广泛认可。

我们的目标是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荣誉,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核工业大家庭的温暖。我们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改善福利待遇。2008年,集团公司人均收入达4.9万元,是1999年集团公司成立时的5倍;我们设立集团公司特困救助基金,不让职工看不起病,不让职工子女上不起学,首批共救助了6100多名困难职工;为核工业系统老红军增加生活补贴,从2005年开始每人每月补助5000元;始终关心“两弹一艇”的功臣,着力改善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待遇,努力提高工资水平偏低的成员单位职工工资;用经济发展成果,着力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核电利润中拿出2亿多元帮助四○四、八二一两个大厂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这些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以人为本”,它既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WTO经济导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的中央企业要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您认为,当前中核集团应该如何切实承担起中央企业应有的责任?

康日新: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我们认识到,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科学发展中要敢于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大任。因此,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家经济保8%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年1-5月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41%。同时,我们在坚持不裁员、不减薪的同时,今年还计划接收2400名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1%,切实承担起中央企业应有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中核核工业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中核公铁
中核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中核科技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