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探索实践

2009-09-10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8期
关键词: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实训

农业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当地“三农”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双重任务,其载体和平台是农科教结合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创建“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开展了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合作建设、项目引进、运行管理等实践探索,已显现出教学实训、科技推广和产业开发等示范功能,对建设农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借鉴意义。

一、示范园区的功能定位

示范园区不仅应能够供教学理论验证和教学实习之用,还须有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服务“三农”的功能。

1.工学结合的载体。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为学生提供边学边干、工学结合的实训平台。为满足教师边教边干和学生边学边干的需要,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示范园区应实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成为农业类专业师生参观感受、实习教学、生产实训、科学试验、科技推广和产业开发的教学场所。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园地。示范园区既是农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又是现代农业科技组装集成、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的园地。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结合专业教学,让学生随教师一起参与应用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加工农产品及其过程的观察、记载、试验和实训操作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结合教学,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为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产业开发服务,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3.农村产业的开发场所。示范园区是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器,是催生农村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建立示范园区,能将现代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辐射至周边农村,打造“示范园区 + 农民合作社”、“示范园区 + 农户”等纽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农产品、新的服务项目和新的产业,进而转化为农业增产和农户增收的现实生产力。

4.服务“三农”的平台。农业高职院校及师生为“三农”服务的项目,主要是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现代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服务,及农村产业项目的开发服务等。要完成上述服务任务,必须建立示范园区服务平台,吸纳农民到示范园区参观学习,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在实践中应用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以实现增产增收目标。

二、示范园区的建设实践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园区的建设实践,包括立项申请、选址规划、建设实施、项目引进、成果转化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环节。

1.选址与规划。示范园区选址的基本条件是:具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具备交通便捷、信息畅通、连接市场等区域优势;利于主导产业与主干专业、特色产品与专业技能等对接;还要置身农村、毗邻农户、与农田相连以及校地、教产、科教合作关系良好等。综合上述因素,该校选择距离江苏句容市约8公里的边城镇建立了示范园区。依据示范园区功能定位,将示范园区划分为核心区、功能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800亩,作为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生物应用技术和畜牧兽医等6个专业的教学、科研、产业结合的实训基地;功能区1800亩,按照现代农业企业岗位工种生产经营的实际,建立生态林及抚育、生物中心(组织培养)、彩叶苗木繁育、应时鲜果栽培、优质粮油品种繁育、畜禽饲养、无土草毯生产等7个教科产结合功能区;辐射区8000亩,将功能区与周边农户的农田连成一片,把经示范后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新技术向农户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校地合作建设。该校的示范园区是校地合作的结晶。其核心区800亩土地,是地方政府无偿划拨的国有林地,土地产权为学校所有。功能区1800亩土地,采用学校租用并由部分农民参与的共建方式。辐射区由农民自主经营,学校提供新品种,给予技术指导。示范园区的建设,一般要经历初创建设、演进发展、提升特色、功能实现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校针对繁育苗木专业,与边城镇赵庄村校地合作建立了苗木繁育基地,面积约300亩,这是教科产结合实训基地的初创建设阶段。2002年,随着江苏园林产业的发展,在原有实训苗圃基础上,校地再次携手合作,将土地面积扩至650亩,并将普通苗木繁育提升为有特色的彩叶苗木繁育,这是示范基地的演进发展阶段。2004年,该校作为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参观现场,促进了校地进一步合作,正式建立了“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土地面积增至2600亩,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相继落户示范园区,其中无土草坪、彩叶苗木等科技成果已开发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此时示范园区进入了特色提升阶段。随着该校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实践活动的开展,当前示范园区已逐步进入功能实现阶段。

3.引进科产研发项目。将科产研发课题项目引进示范园区,有利于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含金量,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发挥面向农村、为农民示范的功能。该校组织农业类专业教师申报各级立项课题,带领学生开展科产研发活动,先后承担并完成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52项,项目总经费达1亿元。其中有3项科技成果获省政府三等奖。现有国家“948”、“973”等13项部、省级科研项目落户示范园区。同时,该校在事业费预算中,专门安排校级科研经费每年不少于150万元,以此鼓励教师开展现代农业应用性课题研究。

4.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尝试。在示范园区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方面,开展了探索实践的尝试:成立示范园区管理机构,代表学校行使对示范园区的资产管理、协调监督等职责;将核心区各专业的教科产实训基地和7个功能区,分配给每个专业经营管理,实行课题项目管理和基地企业化核算;成立“绿苑实业总公司”,并购“中江种业公司”,分别对彩叶苗木、园林施工、粮油良种等生产经销,完全采用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各专业及教师成为科技创新、经营资产和进出市场的主体。

三、示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该校示范园区从创建、演进到发展的各个环节,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示范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未达到最优;二是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四是学校与示范园区存在时空差;五是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为进一步加快示范园区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开源节流,努力完善示范园区的基础建设。要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各项功能,实现建设目标,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筹集经费,加大对科研、产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及各种仪器设备建设,以此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如该校各系(部)联动,专业之间相互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吸引“三资”(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示范园区,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学校及专业教师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并逐步成为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载体。同时,对内以专业为单位实行项目管理、企业化运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如利用畜禽粪便建造大型沼气池,基本解决示范园区的电力供应,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格局,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2.引进优秀企业,发展校企合作。示范园区必须优先考虑企业性质与学校的专业特色,引进优秀企业加盟,改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权利与义务结合、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机制,以增强示范园区的活力,促其健康发展。如该校把光明乳业集团和江苏红太阳集团等企业引入园区开办“光明乳业班” 、“红太阳班”等,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3.增强组织教学能力,调动学生参训积极性。目前,园区与校区之间距离较远。为更有效地在园区内组织教学、实训和开展科研、产业活动,必须在示范园区内建造学生宿舍和食堂,同时增加实训的工位数,以保证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定期入住园区。同时,还必须根据市场所需的技能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加强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指导他们获取相关职业资格,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4.创立品牌,提高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示范园区既要确保培养高职人才的教育效益和服务“三农”的社会效益,又要创造经济效益。可以借助示范园区的科技与人才孵化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产品,然后把产品推向市场,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示范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

江苏省农林厅科教处

田玉斌

猜你喜欢

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实训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贵州省正安县谢坝大鲵驯养繁殖示范园区建设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