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德崇智育桃李 厚朴笃行写春秋

2009-09-08吉林农业大学供稿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学校教学学生

吉林农业大学供稿

吉林农业大学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1993年成为吉林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坐落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校园风光别致,树木参天,花繁锦簇,秀水涟漪,生态和美,是育人和创新的佳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1664人,其中,专任教师108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10人。学校占地面积1053公顷,总建筑面积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元,图书馆藏书150余万册。中心教学楼、科研实验大楼、图书馆、体育训练馆等一批教学科研设施在吉林省高校中独领风骚。

学校设有14个学院,1个研究生学院,2个直属教学部门。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5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4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加拿大、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平台,各种类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06个。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848项,取得科研成果39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15项,连续六年获省科技进步奖数量居全省高校第二位。李玉教授的“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成果荣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省省属高校获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承担建设了29个科技示范区,44个专家大院,27个新农村建设帮扶点,共选派省市级科技专家特派员30人,派出科教人员下乡累计达万余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00余项,累计增收80亿元。中部农业机械化示范区、西部绿色食品系列开发示范区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的高度赞誉。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建校、严谨治学、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校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等职能协调发展,成为吉林省农业、农村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摇篮。

夯实基础加强本科教育 突出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吉林农业大学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工作的不渝追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强化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创新是推进现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持育人为本,打造学科优势,彰显办学特色,促进和谐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发展观。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建立起灵活、高效、开放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了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强化为中心服务责任意识。多年来,学校一直把教学工作作为办学的中心任务,调动和协调全校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舆论导向教学”的工作氛围。积极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软环境建设,极大增强了为教学工作服务意识。管理部门为教学服务的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形成了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处处服务中心、事事为了中心的良好风气,形成了更新观念重质量,深化改革求质量,重在建设保质量、严格管理促质量的浓厚氛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构建人才高地,“以事业凝聚人,以政策吸引人、以待遇稳定人、以情感留住人、以环境塑造人”的用人机制充满活力。本着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强化考核、发挥专长的原则,大力加强教师引进、教师进修提高、学科带头人培养等方面工作,构建校、院及学科三级队伍建设体系。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岗位津贴制度、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使待遇向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倾斜。划拨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设立教师进修深造专项基金,为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深造提供保证;设立科研启动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近些年来,学校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67人,比例超过20.49%,硕士学位以上比例达到60.33%;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279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國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吉林省高级专家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9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8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主讲教授2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一支政治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办学的中流砥柱。

以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造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学校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学科对接区位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坚持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龙头,着力把教学型学科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学科,把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学科建设成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学科,形成了一批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支撑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1个,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涉及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8大学科门类。

立足区域和服务面向,以省部级重点学科为平台,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批起点高、实力强、影响大的优势专业,发展一批与市场经济结合度高的新专业。依托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中药学等省部级重点学科,打造出了农学、中药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等一批优势专业,对提高全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层次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校适时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发展与市场经济结合度高的新专业。依托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调整新增18个本科专业。 2001年以来,在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类专业;积极发展了工商管理、轻化工程、交通运输、自动化等应用型专业;适度发展了家政学、应用心理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专业。新办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估优良率达97.4%以上,专业满意度达98.3%,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7.95%。学校现有的54个本科专业,结构得到优化,布局更加合理,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彰显了办学特色。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十五”以来,学校三次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融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实施了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切入点,结合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构建了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实践技能训练过程的完整性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现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精心组织课程建设,注重课程特色和实力,构建起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优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倡导研究型教学,积极采用讨论、研究、案例、PBL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十五”以来,教改立项总数359项,其中国家级教改项目15项、省级教改项目129项,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平台。教育教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78项,其中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50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47门,校级优秀课程69门。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183部,其中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6部,省部级“十五”规划教材30部,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项目13部,列入全国高等农林院“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计划23部。2005年,获农业部中华科教基金优秀教材奖5部,吉林省优秀教材奖19部。《药用植物栽培学》《野生植物资源学》《中药材加工学》等一批教材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多所高校作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首选教材。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科学规范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了学院教学管理职能。建立校院(部)和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90余项,规范了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了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制定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建立了由学校领导、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务处、督导组和学院组成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程,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化,教学过程监控经常化,教学监控实施全员化,保证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形成了学校监督检查、学院自查、学生网上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实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制。实行教学奖励制度,设立了奖教金,通过评选教学名师、优秀教学质量奖及开展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等活动,引导和激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教学工作上。2001年以来,学校连续实施了“教学质量年工程”“教学质量管理年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校师生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教学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按照建设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校园的先进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并建设校区。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周到的后勤服务,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建成了中心教学楼、中心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和学生宿舍、餐厅等一批先进的办学基础设施,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2004年以来,投入专项经费1.24亿元进行实验室建设,购置了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基本实现了实验教学装备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丰富,为读者服务周到。校园网基础设施覆盖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场所及学生和教工家属宿舍,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与互通。教务管理网的选课系统、排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教学质量监控和学分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科研强校增强办学实力 科技创新提高育人质量

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坚持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道路。改革科研工作管理体制,下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组建科研团队和争取重大项目,提高了科研工作水平。“十五”以来,构建了教育部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吉林省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等1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主持承担科研项目848项,其中“863”、“948”等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了新的突破;科研总经费达到1.1亿元,年平均递增20%,获省科技进步奖数量连续七年居全省高校前两位;承办首届东北亚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论坛、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届“家政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第8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全国食品生物制造及功能性食品资源开发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30余次。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使科研连接教学、科研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的功能不断增强,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科研成果优化教学内容,科研与教学资源共享。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活动,不断创造新成果,汲取新知识,将最新的科研和教改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补充了课堂教学的“新鲜血液”。郑毅男教授把“红参加工工艺及原理”“梅拉德反应在红参中应用”等成果融入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李向高教授将中药材栽植和加工技术等研究成果写进《中药材加工学》,该教材被确定为“面向21世纪教材”;钱爱东教授将家畜家禽疾病防控研究成果纳入《预防兽医学》课程中,凝炼成了国家精品课程;张连学教授把“农药在植物体内和自然环境中的残留降解规律”“绿色人参生产技术”等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使学生对中药材生产安全性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三年来,利用科研经费520余万元购置了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实验仪器设备,为本科生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搭建了平台,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教师的科研项目吸收本科学生参加,为建立博士、硕士、本科生研究梯队提供了载体。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参加教师科研活动、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搭建了平台,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十五”以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科研和生产实际的达到了70%,来自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和生产实践中,深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也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以“世纪大讲堂”“周末学术报告厅”等学术活动为载体,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每年学生参与活动达2万多人次。自2003年以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十分踊跃,参赛作品900余份(件),其中获奖作品189件,获奖学生693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项、成功参赛奖22项,获奖135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語竞赛中1人获特等奖、15人获一等奖、40人获二等奖、79人获三等奖。文化艺术类活动获国家级集体奖2项,省级集体奖11项。

开放办学拓展办学空间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模式

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加拿大、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500余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与管理骨干赴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访学、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300余人次,并与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的高校开展了“学生交流项目”合作,定期互派留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办学之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创建院级董事会办学体制。1997年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董事会,省内外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董事单位,这是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联合办学的院(系)级董事会。2002年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董事会,进一步拓展了董事会办学的覆盖面。董事会办学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二者互为依托,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企业直接参与学生培养,实现了教学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活动的直接融合。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技术难题攻关、技术人员培训依靠学院来完成,学院从企业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为学院的科研提供平台。董事单位参与审议学院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提供咨询和指导意见。学院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实现了企业生产、学院教学双向互动,使学校育人、创新和服务的职能得以更好的实现。《中国农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校企合作,推进了学科专业建设和层次水平的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董事单位共同打造了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群和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增设了轻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教育3个本科专业。

创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建成了校内专用型、校企联合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型三类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291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与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形成了阶梯式功能依次递进的3个实践教学平台。“十五”以来,不断加大对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力度,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现已建成教学实习示范园区、实验站、实习农场等条件优越的校内专用型教学实践基地57个。这些实习基地,保证了对学生专业基础认知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启蒙和基本功的训练。农学院为学生分配了校内实习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种到收及产品经营都由学生自行操作完成。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服务社会致力兴省裕民 报效桑梓彰显人生价值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是学校多年积淀的办学传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条主线不放松,积极探索新时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之路,引导广大师生投身到“科教兴农”“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活动中,为富民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扎扎实实把论文写在了吉林大地上。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制定了政治上鼓励,经济上奖励,职称上激励的科教兴农“三励”政策,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其他领导配合的科教兴农工作领导体制,形成了院(部)领导、技术人员负总责的科教兴农工作运作模式,调动了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农村、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十五”以来,承担建设了29个科技示范区,44个专家大院,27个新农村建设帮扶点。学校与38个市县区(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创立了校县合作的“安图模式”。大批公益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得到了成功转让。选派科教人员下乡累计7000余人次,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及农民24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400余项,累计技术增收80亿多元。

学校根据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域特产资源、中部黄金玉米带的优势及西部荒漠化治理的实际,面向区域,发挥优势,构建了4种不同生态区域的技术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全校广大师生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己任,长期活跃在广袤的农村,传播科学知识,播撒科技火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引领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走上致富路。

扎根西部,治沙斗碱,开辟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在吉林省西部地区进行了建设生态农业的探索。1973年姜岩教授带领师生进驻前郭县套浩太乡碱巴拉村,采取植树防风、引水改土、种草治碱、草原轮牧、根茬还(留)田等综合治理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在碱巴拉的风口上,栽植防风林8万多延长米,人工种草700多公顷,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惜日不毛之地的碱巴拉村如今变成了杨柳依依、绿草茵茵的生态村。姜岩教授因此获得了国家“支农扶贫为农林生产服务”的奖励。80年代初,王福荣教授每年带领120多名学生,推广盐碱地区种稻新技术,开辟了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农业开发之路,开发水田300万亩,每公顷水稻产量超过7000公斤,累计创经济效益逾亿元。尚庆昌教授成功破解了盐碱地种稻育苗难的问题,每年率领60多名学生推广和普及水稻床土调酸技术,为盐碱地区农民种植水稻吃了一颗定心丸。吴春胜教授主持建设的宁江区大洼镇科技示范区,面向市场,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主线,合理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济,探索出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几年来,他带领2700多名学生累计推广先进适用配套技术24项,创经济效益964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2300元增至2005年的4600元。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视察该示范区时给予了肯定。

立足中部,建设机械化农区,探索效益农业发展之路。根据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学校组织师生深入中部农区,开展科技攻关,构建了新型效益农业发展模式。张盛文教授带领师生在榆树市弓棚镇科技示范区,通过推动发展农业机械化、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将85%的劳动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发展效益农业的新路子。被誉为“弓棚子现象”的效益农业发展模式,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称赞。赵兰坡教授针对松辽平原黑土土壤流失和退化的现象,带领300多名师生开展土壤调查和立项研究,通过示范推广玉米种植的“轻主重辅”三三耕作制、测土施肥、精准农业变量施肥等三项技术,有效防止了黑土流失,恢复了土壤肥力,提高了“黄金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深入东部,挖掘长白山区特色资源,构建可持续立体开发的特色农业之路。李向高教授的人参不去芦研究成果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来人参去芦的传统,每年带领100多名学生深入东部山区,指导500多户参农从事人参加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皇甫淳教授在集安选育出了“集安紫肉”和“古红”山楂、“双优”两性花山葡萄三个果树新品种。“双优”山葡萄新品种的大面积栽植,使当地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他因此被国家科委授予“科技致富能手”的称号。李玉教授提出的“南菇北移”、“东木西草”战略构想,推动了敦化至珲春“食药用菌百里长廊”的形成,构建了菌类工程化和产业化新模式,辐射和带动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菌业生产,被誉为“菌物世界的拓荒者”。胡全德教授从1990年就来到了长白山区,累计蹲点2000余天,行程近2.5万公里,踏遍了临江辖区所有深山老林,探索出了林下种植中草药、林蛙养殖、山参保护、果树生产等于一体的长白山资源综合立体开发模式,被誉为“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科技大侠”。学校师生建立的“林下经济植物模拟管护示范基地”“山珍植物园田移植栽培示范基地”“中草药人工栽培示范基地”“人参西洋参优质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高山红景天栽培示范基地”,搭建了以长白山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链条,探索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模式,走出了资源立体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的特色农业之路。几年来,围绕长白山区资源,研发了60多项野生植物栽培技术、50余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填补了国内陆地栽培西洋参技术空白,提供了60%以上以人参、梅花鹿为标识的北药相关技术,主持制定了近50%以人参、梅花鹿为标识的吉林省30余种地道北药品种的SOP标准。4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

育人为本重在明德崇智 强化实践贵在厚朴笃行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机制,拓展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与养成紧密结合的工作方式,从组织、制度、人员上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扎实推进“三进”工作,注重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教学坚持贴近学生思想、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时代精神,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施了理想导航工程、文化熏陶工程、文明修身工程、创业实践工程、爱心服务工程和示范管理工程等六大工程,构成了学生铸魂修身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三个代表”践行社,现有会员5000多人,面向社会,服务“三农”,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党的强国富民政策,传递科技致富火种。利用党校、团校、学生社团、业余文化活动等阵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自律,修身正己”“学会感恩,勤学惜时”“健康成才,德润人生”“知校爱校荣校,成人成才成功”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激勵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了解国情和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学科专业特点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构建了具有农业院校特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计2学分,规定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周。在全省建立百余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多年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为100%,撰写社会调研报告和征文5万余篇,学校连续18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开设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体育和心理健康等全校公共选修课78门,为大学生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和报告100余场,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和体育节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中华魂”武术表演、“世纪风采”辩论赛、“青春飞扬”演讲赛、“校园之声”钢琴演奏会、“秋之韵”舞蹈大赛、歌剧欣赏、校园体育吉尼斯、趣味运动会等精品文化活动,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参与度。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舞蹈“海的呼唤”获国家级舞蹈二等奖、小合唱“天上有没有北大荒”获国家级三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学校体育代表队在国家和省市的各类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全国三好学生陈知送、李伟,勇救落水儿童的李凯荣、魏巍峰、杨勇,“卖肾救母”的游新华,真情感动吉林校园的优秀大学生徐勇……他们是在校优秀学生的典型代表。

“明德崇智育桃李,厚朴笃行果飘香”。学校培养的5万多名学子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科技专家、管理精英,商界奇才,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恳耕耘、实践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吉林农大学子以会做人、基础牢、能力强、善钻研、敢创新、潜力大、作风实而见长,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吉林农业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建校、严谨治学、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校风,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加快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努力建设质量农大、效益农大、特色农大、诚信农大、和谐农大,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为优势和特色,面向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全国先进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学校教学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