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鹰潭龙虎山

2009-09-03郭军宁

百科知识 2009年14期
关键词:龙虎山天师红层

郭军宁

近年来,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的旅游热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聚拢到这里,坐上竹排,享受微风扑面的清凉惬意,欣赏芦溪河两岸的绮丽风光,观看惊险刺激的悬棺表演,参观神秘的上清宫、天师府等道家殿堂。

龙虎山的确很美,碧水丹崖,宛若仙境。明镜秀美、婀娜多姿的芦溪河似一条玉带,将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巧妙地串联起来。登高远眺,只见山立水边,水绕山转,山水交融,相互映衬,恰似美轮美奂的水墨画,令人拍案叫绝。古代达官名流王安石、苏东坡、曾巩、赵孟烦、徐霞客、文天祥、陆九渊等来到此地,都禁不住提笔赋诗或写游记、题刻,称颂美景,寄托情怀。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在观赏美景的同时,还应当对龙虎山特殊的地质地貌、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和难解的悬棺之谜有所了解。世界丹霞地貌景观的典范“亿载造化成绝迹,龙虎丹霞惊天下”。2007年n月,从马来西亚兰卡威传出喜讯:“中国江西的龙虎山被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江西省继庐山之后第二个获得世界地质公园这一称号的景区。

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独特而稀有的地质地貌和珍奇秀丽的美学观赏价值。龙虎山独特而稀有之处在于: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远远望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将之称为丹霞。20世纪2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陈同达先生在对广东丹霞山以及华南地区红层山地作了深入研究之后,将这一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1992年,地质学家黄进等人,又将丹霞地貌的定义简化为“由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霞赤壁及其有关地貌”。

据科学考证,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它是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也就是从1.95亿年前直至今天逐渐演变形成的。红层是一种偏红色的陆相碎屑堆积。华南很多地区都是红层地带,这是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红层形成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下,主要由高价铁相对富集而成,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盆地中。红层物质组成的差距巨大,有洪积泥砾、短促河床砾石层、河床相砂砾、以泥质为主的湖盆相粉或淤泥质沉积等等。基于此差异性及成岩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和隆起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同一套红色岩系中上下的颜色会有较大的差别,有时会有含有多层的非红色夹层。但只要总体色调呈现偏红色,即可认为是红层地区。

龙虎山在远古时代是一片红层沉积的内陆盆地,后来盆地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今天这种样子。创造这种地貌的最主要的“工程师”是流水,其次是风和重力。流水通过下切和侧蚀作用,蚀去坡面上的风化物质,还在坡脚掏出水平洞穴,使上层履岩地悬空,为重力崩塌提供了可能。风对暴露的红层坡面进行经常性的破坏,尤其在陡崖坡上,风的作用比流水的作用还要大。在这3种相互不断的因素作用下,丹霞地貌总体上呈现出“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

从丹霞地貌成因类型的角度来说,龙虎山地貌可以归纳为5类:1、水流冲刷型,其景观代表是一线天、陡崖、嶂谷等;2、崩塌残余型,以象鼻山、仙桃石为典型代表;3、崩塌堆积型,以莲花石、玉梳石为典型代表;4、溶蚀风化型,以丹勺岩、仙女岩、仙人足迹为典型代表;5、溶蚀风化崩塌型,以仙姑庵最为典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龙虎山装点得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中国道教正一(天师)道的发祥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有名,主要原因在于世代不绝的道家传承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开篇讲的就是龙虎山的事:奉北宋天子仁宗之命,太尉洪信于仁宗嘉祜三年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他在山上先是受到猛虎和大蛇的惊吓,后来一个牧童告诉他天师已知事由并已经乘鹤驾云去也。这个牧童正是张天师。次日游山时,洪太尉在上清宫的“伏魔之殿”中,命人放倒凿有“遇洪而开”的大字石碑,掀开大青石板,放出了压在里面的36员天罡星和72座地煞星,从而酿就了祸胎。

这个故事当然是艺术的想象与虚构,但是,书中说的龙虎山正是此山,张天师也确有其人。他是何许人也?略知道教的人也许会这样回答:他是汉朝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道陵。不错,张道陵是个张天师,还是龙虎山的“祖天师”,但他不是《水浒传》里说的那个张天师。

张道陵是汉朝名臣张良之后,他未继承祖业出官任仕,却于汉朝末年来到云锦山精思修道,炼九天神丹。丹成“有青龙白虎驯绕其上”,龙虎山故有现名。张道陵在龙虎山先后获“黄帝九鼎丹书”和“太清丹经”,撰《老子想尔注》,创立了正一(天师)道(因后来规定凡入道者须交五斗米,遂被人称作“五斗米道”),为该道第一代天师。其后,他在四川青城山建立了正规的教团组织,在唐僖宗时被封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

正一(天师)道第四代天师张盛在张道陵炼丹处建起祠庙(即后来的正一观),又在附近建了传篆坛,尊张道陵为掌教“正一天师”,并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遇三元日(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登坛传篆,以授四方学道之士,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的正一(天师)道龙虎宗。从此,正一(天师)道龙虎宗在龙虎山扎下根来,代代相传。笔者查录宋史和道家资料,认为《水浒传》中说的那个张天师最有可能是龙虎山第26代天师张嗣宗。《汉天师世家》中记:“至和二年(1055年)已末,宋仁宗召阙”,并授张嗣宗“虚白先生”的封号。这正是宋仁宗在位的年代。宋仁宗是宋朝的一位有为皇帝,他在位41年间(1023~1063年),曾召见过龙虎山的3位天师,他们是第25代张乾曜、26代张嗣宗、27代张象中。《水浒传》说的宋“仁宗嘉祜三年”是1058年,与“至和二年(1055年)”只差3年。3年中,宋仁宗召见张嗣宗1~2次,都是可能的。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自汉朝末年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到民国时期第63代天师张恩溥止,奕世沿守1800余年,代代天师均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有的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龙虎山因千年积淀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成为名扬海外的道教名山。

中国南方古人悬棺葬式的代表地

凡到龙虎山旅游的人一定会看到惊险刺激的悬棺表演。

悬棺葬在我国南方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

等省均有发现,龙虎山悬棺数量之多、位置之险、造型之奇特为举世罕见。在离地20米以上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的天然洞穴中,安放着202座悬棺墓,里面随葬品丰富,科学研究价值巨大。这些棺木几乎都是由一根根木头制成的,把一根大木掏空,像独木舟一样。人们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隐约望见藏棺洞口或半个棺木,或钉木桩,或封木板,神秘的感觉油然而生。

考古学家考证,这是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群,且是流行于中国长江以南许多省区以及台湾和一些太平洋岛屿的悬葬的起源。那么,在百米悬崖绝壁之上;古人是用什么办法将棺木放进洞穴中的昵?

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大概是南朝人顾野王。他称搁置悬棺的崖洞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处。神仙能够腾云驾雾,悬空置棺当然不难。但神仙只是幻想中的产物,并且长生不老,怎么需要棺材呢?

唐代张篱《朝野佥载》中记有古人在临江高山半山腰间开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办法是从山顶上放绳索把棺木吊下来。采用“自山上悬索下枢”的方法不是不可能,但这种方法必须要有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先攀援到后山顶,而有些后山,至今人们也无法攀上去。2600年前的古人怎么可能拥有足以吊起数百千克重量的绳索呢?

清代许瓒曾《东还纪程》记载了一种与从山顶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的办法:即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载棺而将之运进预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崖窦里,等水位降低后,便有了石壁悬棺下临绝壑的奇特景观。我们从龙虎山地貌变化的角度,可以看出其可能性。龙虎山就是盆地抬升流水切割等作用的结果,数百上千年前没准芦溪河的水位要比现在高出20米以上。然而,现在不可能找到2600年前芦溪河水位的数据。

也有人参照菲律宾巴拉望岛古代居民安葬瓮棺的办法,提出另一种设想:依靠绳索、长梯之类的攀缘工具,将包裹尸骸的麻袋及板材、殉葬物品和必要的制棺工具等,一一借单个人力运送到事先选定的洞穴中,然后现场制棺成殓并予安葬。然而这又与事实不符,龙虎山悬棺棺具多用巨木刳割挖空而成,木料又多为沉重的楠木,不是破开的板材。

对于古越人为何要将先人安放在洞穴之中的问题,也是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有人认为古越人及其后裔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他们把高山险峰作为神灵居所或通天之路,悬棺葬是他们顶礼膜拜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悬棺葬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那些习惯水上生活并善于造船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魂灵仍将与自己家人及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

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可以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的伤害。有人认为悬棺葬是实行“孝道”或为了吉利,唐人张篱在《朝野佥载》中记载崖葬习俗时言:“弥高者以为至孝”,以至丧家争相挂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猜测与判断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由于龙虎山崖墓中没有任何文字甚至符号,缺乏有力的资料证据,所以以上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为解开这些千古之谜,龙虎山管委会先后两次共悬赏了70万元人民币。朋友,你能拿到这笔钱吗?(文章代码:1430)

猜你喜欢

龙虎山天师红层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连续16年现身江西龙虎山
湖南省红层下找煤样式
王天师消暑之法
龙虎山
闽西南白垩系红层分布特征与盆地基底含煤性分析
红层油气成藏要素定量评价及成藏概率分析——以东营凹陷博兴地区为例
云南红层岩组特征分析
天师箓经收集整理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