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的由来

2009-09-03

百科知识 2009年14期
关键词:意见箱右派民兵

在古代,“文章”一词与现代意义迥异。“文”和“章”都是指带有彩色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叫作“文”,红白相间叫作“章”,“文章”二字连用,即指色彩斑斓的图画。“文章”被译为现在的文字作品之意,始于汉代。那时,社会上崇尚文学风气极浓,人们都喜欢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变到今天的“文章”——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了。我国古代的“意见箱”

见于史载的我国第一个使用“意见箱”的人,是汉武帝时代的河内太守王温舒。此人在司马迁笔下名声不太好,用刑严酷。但他却是一位治盗的好手。在他任广平都尉时,“广平号为道不拾遗”。王温舒治“盗贼恶少年”的办法之一,便是“投垢,购告言奸”。“垢”,《史记》“索隐”解:“受投书之器,入而不可出。”正如我们今天上锁后的“意见箱”,不过那不是木制的,而是用陶泥烧成。到了南北朝时代,粱武帝萧衍继“谤木”、“肺石”遗风,在公车府前置。谤木函”和“肺石函”各一,规定“欲有横议(意见)投谤木函”,“欲自申并(求达)可投肺石函”。“函”既可“投”,自然非“箱”必“柜”。值得一提的是:粱武帝对“意见箱”的职能进行了第一次分工。“垢”、“函”发展到武则天时代,分工更细,且名称又变了:“武后垂拱:年,有鱼保宗者上书,请置匦,以授四方之书。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新唐书》)四“匦”分别接受怀才求达、谏议时政、伸冤陈屈、献赋作颂四类投书。这显然过于繁琐,因此,不久便改一匦四门。“匦”,在秦汉以前是一种礼器,如“箱”或“匣”,这时成了唐代“意见箱”的代称。茶话会始于三国

据史书云:三国时吴末代皇帝孙皓,每宴群臣,必尽兴大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蔡代酒”的方法。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饮荼的饮宴,且普遍起来,很像今天的茶话会。茶宴多以名茶待客,宾主在茶宴上一边细啜慢品,一边赋诗作对,谈天说地。今天,这种茶话方式,或用于友朋联谊,或节日欢聚,或学术研讨,或洽谈生意,内容更为丰富了。

民兵溯源

民兵,即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武装。民兵的称谓最早见于宋朝,宋《王海·兵制》载:“庆历五年,丁度为兵录五篇,宋祁为之序日:凡军有四:一日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日厢兵,诸州隶焉;三日役兵,郡有司隶焉;四日民兵,农之健而村者籍之。”由此可见,民兵在我国古已有之,那种平时务农、战时打仗的就属于民兵。

为什么会有“左派”与“右派”之分

现代汉语的某些词汇,特别是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一些语词,是从外语中吸收、转译或“拿来”的。“左派”(或左翼)、“右派”(或右翼)便来自法语。“右派”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其渊源可追溯至法国17世纪中期或16世纪下半叶。但史学界普遍认为“左派”和“右派”这一对词语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制宪议会上,第一等级教士和第:等级贵族的议员与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年9月的制宪议会会议上,第一、二等级的议员大都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而第三等级的议员占据了左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中,在词汇里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一对政治概念。进步或激进者称为“左派”,倒退保守者称为“右派”。

古人的方便食品

清朝有一种方便食品叫“耐饥丸”,做法如下:将半锅糯米炒到发黄,倒石臼里晾着。再将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倒石臼里晾着。然后用大杵使劲捣,把糯米和红枣捣烂捣匀,捣成糊状,再挖出来,团成鸡蛋大的丸予,铺在苇叶上晒干。清朝人李化楠说,这种丸最能耐饥,吃一丸,保半天不饿。明朝有一种方便食品叫“守山粮”,加工起来也挺容易:大萝卜洗净,剁掉根须,刮去青皮,摆锅里蒸熟。冷却后,倒盆里,捣成泥,倒进模子,脱成砖坯,摞起来,自然风干,然后用来筑墙。单看原料和做法,这种食品该叫“方便萝卜”或者“萝卜砖。才对。但是清代名医王士雄说,该食品主要是用来防兵防匪——哪天战火一起,全城戒严,等到面缸见底、米囤空仓的时候,市民们可以从墙上凿下一块砖来,扔锅里熬粥喝。此物贵能防守,所以叫“守山粮”。

什么是十三经?

所谓“十三经”,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必读书”。“十三经”中的十三种书,是逐渐增加而成的。所以先要谈谈:“六经”、“五经”、“九经”和“十:经”。孔子册定的六经是:易、书、诗、礼、乐、春秋。秦始皇焚书以后,到汉朝收拾残余,亡佚了《乐经》,从此就只有“五经”。《礼》自汉代以后,所传凡三书,即《周礼》、《仪礼》和《礼记》:《春秋经》也有秦以前三个人所作的“传”留下来,即左丘明作的《左氏传》、公羊高作的《公羊传》和谷梁赤作的《谷梁传》。五经中有两经各“一分为三”,就成了“九经”。唐文宗开成:年(公元837年)在京师把九经刻在石上,是为《开成石经》。后来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成为“十:经”。北宋中期,提升《孟子》到经部,于是最后形成了“十三经”。我国的名片始于汉朝

名片的历史久远;古已有之。汉朝时,人们就削竹为简,将自己的姓名写于竹上,这种写有姓名的竹简,当时称为。刺”,因竹简携带不方便,后来便改用为纸,称为“名纸”。据《留青杂札》栽:“古者削竹以书姓名,故日刺。后以纸书,谓之名纸。“据《山堂肆考》中有这样的记述:“名纸谓写名于纸上也,令呼名贴。”

碑最早叫什么

古时候,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的用以识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那时的石碑上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的意义。尔后,在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周围树立石柱——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也不带有纪念的意义,只是行葬时使用的一种工具。随着时间的流逝,立于墓旁的石碑有些未拔掉,并被人在上面镌刻上纪念或说明文字,为死者歌功颂德,于是出现了“树碑立传”的作用,并演变为今天的墓碑。碑在秦代称为刻石,到汉代才称为碑,以后碑被广泛借用。纪念碑、墨迹碑、地界碑、里程碑,应有尽有,成为人类历史的各种标志。(文章代码:1429)

猜你喜欢

意见箱右派民兵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意见箱
大学生右派林希翎的下落
蒜汁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发展及走向
“小说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