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2009-09-03王多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大气压液体规律

王多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中大多数基本概念、定律、计算公式等都是通过观察、实验后分析概括出来的.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编排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同时,实验又适应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创新.因此,在新课改下要用好新教材、教好新教材、学好新教材,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

一、先实验探究,后分析总结

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物理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努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先通过实验揭示现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推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维加工,归纳总结建立概念,导出规律.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时,运用“水杯—厚纸片”实验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所要研究的现象上,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实验所揭示的现象本身就提供了思维的方向,有利于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并激发学生求知欲.另如,在《液体内部压强》的教学时,先通过“玻璃管—橡皮膜”实验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再通过“三孔圆筒”实验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然后通过“金属盒—压强计”实验得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最后换用不同的液体实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综合以上实验概括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感性知识作为认识的基础,依据实验所提供的思考问题的途径,对分析得出的结论加以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先理论分析,后实验验证

物理教学也不能事事从直观开始.学生学过了一些概念、原理、定律、理论后,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得出规律后再运用实验加以验证.例如,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的教学时,首先根据已学欧姆定律分析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后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另外,对有关的实验,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先论述实验原理,进而分析推论,判断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和结果,然后,再通过实验检验理论分析或推理判断是否正确.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教学时,运用这种方法,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学习了理论、原理之后,配合实验让学生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例如,学习大气压之后解释“钢笔吸墨水”;学了物态变化之后分析雨、雪、霜的形成;学了光现象后,破解彩虹之谜等等,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先理论分析后实验验证的方法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先转变教法,后教学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单一的教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依据教材实际,采用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的方法,可以实现几个转变:一是教师在教学上由灌变为导;二是学生在学习上由以视听为主变为以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为主;三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二力平衡》教学中,先以日常生活中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等保持静止状态的实例出发,提出问题:怎样的两个力能保持平衡?进而让学生通过“小车—钩码”实验寻找二力平衡的条件.学生往往会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错误结论,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应让学生继续做以下实验:(1)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个直线上.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否定了自己的片面论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教师硬灌的,也不是自己死记的,而是通过实验、探索而发现的、有血有肉的知识.与此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先合理设计,后精心实施

实验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想使实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安排实验.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时,首先运用课本上“问题与思考”中的乙、丙、丁三个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再用“问题与思考”中的实验甲,证明物体各个方向上都存在着大气压强;进而增加“马德堡半球实验”,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使学生兴趣盎然,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接下来进行托里拆利实验,解决提出问题.这四组实验,一环紧扣一环,教学内容步步深入,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然.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特别是组织学生讨论当地广泛使用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双基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加深理解、巩固应用知识的目的.

总之,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为教学服务的,实验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同时,实验方法将影响着物理教学的质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努力改进实验方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物理教学的需要,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大气压液体规律
液体小“桥”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可怕的大气压
捣蛋吧,大气压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