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训练法在中学生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2009-09-03吴九红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间歇段落耐力

吴九红

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是一种耐力项目,它在学校的业余体育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部分学校都很重视中长跑项目的训练.因此,对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整体水平、竞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根据多年的运动训练经验认为,应该以各种训练方法合理地组合运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

一、综合训练法的界定

综合训练法不同于力量训练,更不同于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等,它不是将各种单一训练方法简单地相加,而是以一定的间歇方式和交叉组合的方式,将各种单一训练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能灵活地调节运动负荷,有利于科学地安排负荷和间歇,把几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功能.在能量代谢的安排上,以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均衡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在每次训练课中,既有有氧训练,又有无氧训练,使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同步提高.总之,综合训练是以间歇训练作为基本体系,以全面发展的思想作为依据,多种手段互相结合,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的训练方法.

二、综合训练的控制

1.训练负荷的安排

无论是单一训练法还是综合训练法,训练负荷主要都是在发展区、经济区和次最大度区.训练时,运动员心率在170次/分以上.训练负荷安排有节奏,大中小结合,波浪式增加负荷,大负荷后间以小负荷,以增加恢复时间,有利于负荷的再增大.在每次训练结束前,都要进行冲刺能力的训练,最后进行放松跑.

2.以心率作为控制指标

测量运动员训练前的心率,可以观测运动员训练前的准备情况和是否能完成训练任务;测量运动员训练后即刻的心率,即最大心率,可以判断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运动员的最大心率一般在30~34次/10秒,测量运动员跑完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心率和放松后的即刻心率,来判运动员的恢复程度.在间歇训练时,测量运动员的最高心率.运动员的心率恢复到117~120次/分,再进行下次训练.为防止运动员过于疲劳,训练中不要刻意追求最高强度,训练的强度一般控制在80%~95%,这样对机体有较深的刺激,又能反复多次训练,既有利于技术的改进与稳定,又能进行专项能力的提高.在大负荷后进行心率控制,看其疲劳恢复情况.

在训练刚开始,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段落大都短于专项距离,强度较低,间歇时间较长,总量较大.这样做是考虑到,这些段落组合既有专项速度耐力成分,又有中长跑运动员所需要的速度训练成分,加之组合总量较大,使运动员具备了所需要的有氧耐力成分.随着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逐渐增加一些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手段,如上坡跑等.采用强化速度耐力的训练手段,并控制影响训练效果的各因素如运动量、强度、间歇时间等,使专项训练手段更适合于专项训练.

3.训练手段与距离的选择

采用不同段落距离的专项综合训练手段,是发展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主要方法.在手段的选择、设计和应用中,具体办法是:在手段的段落距离上,一组综合训练的总距离或一次段落距离基本与专项距离相等或略长.采用的段落距离,800米运动员以300米~600米为主;1500米运动员以600米~1200米为主;3000米运动员以1000米~2000米为主;5000米运动员以1000米~4000米为主;10000米运动员以1000米~6000米为主.

综合训练的段落距离以短于专项距离的段落为主,长于专项距离的段落为辅.在中跑运动员专项综合训练中,80%的组合段落为200米~600米,其余为1000米以上的段落;在长跑运动员的段落选择上,以1000米以上的段落为主,但每次长段落训练后,都要进行200米到600米段落的冲刺练习,以提高运动员的冲刺能力.

三、综合训练的分类

1.超主项距离的综合训练

超主项距离的综合训练,即超过比赛距离而低于比赛速度的综合训练,主要在中跑训练中使用.例如,1500米训练中,采用一组1500米跑,加一组2000米跑,加一组3000米跑,这种综合训练对运动员的耐力提高效果非常明显,有利于他们在比赛中经受得住各方面的压力,在耐力上不至于败下.

2.间歇训练的组合形式

(1)慢速间歇综合训练.用低于比赛速度和不完全恢复的短的休息间歇,重复一定的段落,休息的时间比跑这一段落短.

(2)快速间歇综合训练.它同慢速间歇综合训练的主要区别是间歇时间较长,恢复较好,段落跑的速度快.

(3)依次缩短间歇时间的综合训练.在采用此法时,先规定好间歇的缩短方法.

(4)包干综合训练.规定一个总时间,包括完成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一起包干.

(5)不等距离的间歇综合训练.间歇训练跑的距离不等,距离可以由短到长,也可由长到短,分为三种形式:喇形间歇综合训练,又称“上坡”形综合训练,间歇的距离由短到长递次上升,例如300米~400米~500米;锥子形间歇综合训练,又称“下坡”形综合训练,间歇的距离由长到短递下降,例如600米~500米~400米等;梭子形间歇组合训练,又称“上下坡”形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训练的兴奋性.跑的节奏不断变化,运动员无法形成固定的慢速的力定型,有利于提高速度,对战术训练也有良好的影响.

3.不分段间歇综合训练

采用这种方法,间歇时间不变,跑的距离固定,但速度要求一个比一个快,到最后一个达到本人速度的100%强度.

总之,教师在训练中,依据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等因素,科学地运用训练学的原理,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获得最佳整体效应,还要把影响中长跑训练效果的各个因素都纳入训练过程,以整体实力改善和提高的综合效应来检验和评价训练的效果.

[责任编辑:罗 艳]

猜你喜欢

间歇段落耐力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