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2009-09-03黄煜熙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职业

黄煜熙

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应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所面对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大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其心理发展敏感期以及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彻底掌握这个时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尤为重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以心理健康为突破口,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笔者还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优化课堂环境,促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

境的核心.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2.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学生上体育课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应在课前画好场地,放好教具,使之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让学生一

进入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愉快有趣,渴望快点上课.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的自信心无论对他们的学习还是人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既保持不断的创造力,又保持健康的心态.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跑的速度素质较好,而有的学生弹跳较好,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得较快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体验,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既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和维持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压力,使之紧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如:100米跑步练习中,设定两条起跑线,让速度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跑速较慢的学生在前面,同时起跑,一方面可以让跑速较慢的学生获得比别人快的成功体验的心情,另一方面,让跑速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追,增加其运动量,又增加了比赛气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

2.正确认识自我,克服不利因素.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和

气质类型的不同性,致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外的开放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深入学生体育学习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正确对待各种问题.如在进行短跑测验时,对一些个子较矮或体形较胖和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导致体育成绩跑不快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而是素质和先天条件造成的,促进学生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同时给这些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只要达到这些标准就合格.有些学生往往自高自大,缺乏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在课堂上,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有错不会改.教师应适时给予挫折教育,加以启发、引导.

3.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互帮共进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4.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自制力与进取心.注重体育游戏所独具价值的规则性,提醒学生必须保持一定的自制力,才会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学生在这其中所形成的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将迁移和反映到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缩短对社会行为规范掌握的过程,并可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习惯.平时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性的体育游戏,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活动中,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竞赛性使得整个过程活泼而热烈.对学生来说,取胜的机会始终是均等的,而其结果通常又是不确定的.他们为了取胜,就必须摒弃一切懈怠和散漫的行为,承受对手或竞争目标所施加的心理压力,靠自己的力量、意志勇敢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同时,注意个体差异,以“强对强”、“弱对弱”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参加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

三、课堂结束的延伸,渗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竞技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在课堂结束时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2.利用体育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效流逝的间隙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使玩所涉及的人、物、事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使身心健康在课外活动时间成长.比如:让那些个子较矮和体

胖的学生或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先练习下节课所要上的内容,给他们提供练习的器械和场地,在课中就让这些学生出来做示范,如在沙包掷远教学中,让臂力强的大胖子来示范,在技巧课练习中,让那些个子较小但技术动作掌握得好的同学来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意义的教育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学生差异的学习情绪,如焦虑、依赖、压抑等,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排除,使他们形成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总之,良好的心理健康气氛的形成,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中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措施.探索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健康心理气氛,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时代的需要.

[责任编辑:罗 艳]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职业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