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刍议

2009-09-03杨山录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探究性概念物理

杨山录

摘 要: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痛苦与快乐,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的目的,才能使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全体意识、表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平等意识明显增强,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自主创新、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平等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科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接近、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在近两年的研究实践中,对物理课堂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创设情境、设问引思、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例如,在对“压强”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出如下问题情境:某学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位女士在河边散步,一位穿高跟鞋,一位穿平底鞋,尽管她们体重看起来相当,但为什么高跟鞋鞋跟在地上的压迹会比平底鞋深?有的学生可能猜想到高跟鞋和平底鞋面积不同.接着,在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大小和压力效果有什么关系时有的学生猜想:是不是平底鞋面积大把压力分散到大的面积上,减弱了压力作用?压力作用的效果是不是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这样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感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同时学生从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了强化,为学生的发展预留出空间.

二、形成概念,探究内涵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具体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而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必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更要注重概念产生的背景与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概念的本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密度”教学设计时,先展示大小、形状一样的两个勺子.一个是铝做的,一个是不锈钢做的,让学生们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经过讨论很快得出:体积相同,物质不同.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出:质量不同.接着引导学生们探究“质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探究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使学生认识到具体科学问题常常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研究方法的初步意识.当研究质量与体积、物质两者中的某一量的关系时,应保持另外量相同,在此基础上学生经过进一步探究不难得知:“物质不同的物体,体积相等质量不等;质量相等而体积不等;物质相同的物体,体积相等质量也相等.”进而得出相同体积下不同物质质量大小不同,这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结论,至此密度概念不攻自破.经历概念形成过程,为日后物理概念的建立打下了伏笔.

三、发现规律,探究本质

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景中,让学生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体验探索的痛苦与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探索凸透镜成像的条件”时,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首先让学生探究凸透镜可以成不同情况的像:请学生们利用点燃的蜡烛、纸屏、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试着找一下蜡焰的像.为了防止实验过于复杂,教师应予以适当指导.经过探索实验学生大致能总结出三种情况:(1)根本没有找到像;(2)找到了放大的像;(3)找到了缩小的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实验分别探索三种情况的内因,让学生经过探索、讨论,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避免了为实验而实验.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并真正理解规律应用条件及规律的内涵,学生就会牢牢掌握规律并应用于实践.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通过知识载体培养学习能力.

四、引申和拓展,提高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律,还要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让探究性教学走出课堂.如在讲“电能”后,让学生参观发电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后探究“浮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开展各种迷你小实验,如用废旧牙膏皮制作小船、用饮料瓶制作潜水艇、用排液法称物体的质量等等;学习光学知识时,可以在课外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制作幻灯片、针孔成像机、用照相机开展摄影活动、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察等;学习电学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外设计安装各种要求的电路、对电学中的规律课外再深入研究.同时,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内容,变物理课堂教学为完全开放的、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阵地.

总之,通过探究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有利于改变过去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科学知识,不重视科学技能;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方法,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得不到真正落实的情况.通过探究性教学,使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全体意识、表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平等意识明显增强,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自主创新、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平等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书胜.研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3(13).

[2]李耀标.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原则[J].物理教学,2005,27(8):11.

[3]吴红达.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误区[J].中学物理,2004,22(2):3.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探究性概念物理
只因是物理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我不是教物理的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