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生死朗读》的艺术内涵

2009-09-03李慧霞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文盲汉娜囚犯

张 明 李慧霞

电影《生死朗读》英文名为《The Reader》,改编自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同名畅销小说《生死朗读》。该小说唤起了德国人心底共同的秘密,先后获得了多项大奖,并成为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语书,被译成了十几国的语言文字。而影片从制片人(安东尼·明格拉和西德尼)到编剧(大卫·黑尔),到导演(斯蒂芬·道德利),到主演(凯特·温丝莱特、拉尔夫·费因斯)的豪华阵容,注定影片从筹拍开始就得到了各方极大地关注。从妮可·基德曼、凯特·温丝莱特的女主角易人,到两大制片人同年相继离世,期间可以说是波折不断。直至影片上映,终于揭开了谜底——没有令期待已久的书迷和影迷失望,为人们献上了一道心灵的盛宴。

《生死朗读》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震撼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范畴,主题相当复杂深奥。其实在现实中,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就像是这部电影给人的感受一样。

一、出人意料的情节

影片的情节线索。好几次挑战观众的心理预期,并进而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与人性思考。它讲述了一名15岁德国少年Michael爱上了一个年龄比自己大两倍的女人Hart—na,开始了一场不符合社会伦理标准的“姐弟恋”。但由于二人的年龄差距与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关系,致使他们在一次争吵之后,Hanna不辞而别。聪明的观众都知道女主角会再回来,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再回到观众的实现当中,恐怕是多数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没有想到的。在一段似乎“无因也无果的”畸形感情关系描绘之后,8年后的Michael已经成了一名法学院的大学生,在参加一次法庭的听审中,意外地遇见了Hanna,而此时的Hanna成了一名被告,因为1944年她在西门子工作的时候被纳粹党晋升为集中营的看守,而她的职责是拣选女囚犯,并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这个女人背后掩藏着的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她曾经参与大屠杀。诚实的Hanna在法庭上描述着自己的工作,而其余5名被告在否认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共同诬陷Hanna是负责人,起草了烧死一批犹太人的报告。而Hanna由于自身的另一个令她羞愧和自卑的秘密使得她宁愿承认了被诬陷的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那个深埋于Hanna内心多年的秘密被逐渐揭示——原来她不会阅读。她是个文盲!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宁愿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而Michael——这个惟一知道她秘密的人,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身监禁的重罪,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他同Hanna一样,选择了后者。Michael自欺欺人的婚姻没能维持多久,少年的情事在他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时常想念Hanna的他,每天晚上开始读书并录成磁带寄给在狱中的Hanna。而Hanna在狱中通过录音带对照小说,也学会了阅读。当20年的牢狱生活即将结束时。卑微的Hanna不敢面对这个曾经自己照顾的Michael来照顾自己,最终在出狱前选择了自杀。面对Hanna的遗书,Michael终于面对自己,走出自我,完成了Hanna最后的心愿。

二、汉娜的悲剧折射出人类的悲剧

该影片主题的“纠结”程度。足以名列2008好莱坞电影之冠。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影片除男女主角的感情主线外,更重要的是处于现今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去反思二战。对于汉娜。我们有着怎么样的感情?是鄙视?作为文盲的Han—na,她根本无法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集中营的意义,更无法识破纳粹的本质。德国这样一个充满理性的国度都被希特勒的“信仰”所蒙骗,何况一个微乎其微的文盲女人?她只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看守只是她用来糊口的一份工作。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制造混乱”,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做她份内的工作,谈不上犯了什么罪。结果那么多人被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她冷漠、歹毒吗?不!从电影开始,Hanna对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现出温暖的关怀,证明她有着深沉的爱心。可我们看到,在她的世界观里,那些受害者是囚犯,死了固然很可惜,放出来却更万万不可!影片不断地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Hanna这样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竟然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把服从命令看待得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这样一个在生活里能够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的杀人工具?那么我们怜悯汉娜?或许吧,怜悯汉娜,就是怜悯自己,因为她的命运不得不使我们和那段历史结合起来。

片中有一句台词,从Hanna的口里讲出来,我相信,触动了很多人脆弱的神经。当法官不断地向她询问一个解释:为什么她会眼睁睁看着犹太人被烧死在教堂里不肯开门放她们逃生时,她坚守的职责,竟然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死的辩词。当她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反问法官:“换了你,你会怎么做?”,从法官那游离的、躲避的眼神中,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回答!纳粹给人们留下的是一笔算不清的账,是德国人不愿意再去回顾的历史。现实是残酷的,那段无法抹去的真实的记忆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人为的悲剧!遗憾的是,影片中Hanna却要背负起德国人所有的“罪”,偏偏这样的要求对一个文盲来说又显得如此矛盾。尽管我们在影片中没有看到一套党卫军的制服和标志,但是这种指责却比任何武器都更具震慑力,影片选择的切入点是战争年代中,那些像Hanna那样最普通的妇女。她们软弱、无依、甚至没有文化,然而却在无知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次惨绝人寰的罪行。与受害者相比,到底谁的命运更具有悲剧性?受害者死了,Hanna还活着,这种苍白的生存有时甚至比死亡更可怕。当走进犹太女作家的豪宅,那奢华、典雅、简洁营造出的宽敞与Hanna一生中所处的狭窄、阴暗的环境,形成强烈地视觉反差。其实,有关二战期间德国民众作为一个集体对犹太人的迫害,要不要追究、怎么追究?无论在法理学术界,还是在大众舆论层面,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所以影片并没有一味地去揭露对与错的问题,而把视角集中在集中营看守这样一个特殊的个体上,真实地表现她的想法,以便给观众一个比给出简单对错答案更为复杂、更有意义的思考空间。

而影片把良知“丧失”的缘由归结为无知。知识的获取,的确能够帮助人意识到历史的罪恶,于是便有了Hanna最终在狱中再见Michael时所说的“我学会了朗读”,导演这样的安排。也是给知识一种崇高的寄托。

三、微妙的人物性格

猜你喜欢

文盲汉娜囚犯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汉娜的惊喜
明证
走近土著
级别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全民扫盲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