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语言教学

2009-09-01范文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小兄弟胡适风筝

范文来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品味语言。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地、有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感悟到作品中的心灵世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涉及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读”。“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

一、文学作品语言教学误区

1.纯粹赏析,急功近利。语文教学不是劲舞,是慢功。慢功,就需要长期积累并逐步形成的文学素养。现实中的教师,课堂教学适当地进行中考题型训练,紧密结合中考形式进行专题化的语言赏析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用“抓字词的解释和运用”这一招来强化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的快乐就被机械的练习所代替,容易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教学毕竟不是为了考试而教,真正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社会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2.张扬个性,忽视背景。作品带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如果教师用自身的想法来理解文本,往往会偏离文本的主旨。一位教师在教学《刷子李》后反思道:“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津味语言的特色,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要提到“抓字词”,这位教师抓了三个可以带动全文教学的点:52个‘一;几个带‘然的词。这是很显个性的语言赏析,但语言赏析还得考虑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浓厚的文化积淀。

3.人云亦云,机械重复。“如果不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只是抱残守缺,哪怕是把古人最有意义的话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我想也很难使中国文化复兴,更不可能使中国文化对现代作出贡献,搞不好甚至会陷入‘国粹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之中。”这是中国近几年轰轰烈烈地兴起“国学”热时,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强调用批评、改造的精神对待国学问题时所说的话。

信息的普及,难免很多的教学工作者只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对待新课标背景下的语言文字探究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上网或是利用教学资料,一查,二搬,三灌,全然不顾实用性和个体的差异性。

二、文学作品语言教学方法初探

1.巧妙借助作品背景,深化语言理解。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孙犁《荷花淀》

同样的荷花,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创作目的,会产生不同的艺术现象。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是怀着“颇不宁静”的心态,在宁静的月夜,悠然散步静观。因而他笔下的荷花就是一位温柔端雅的女子,人过香流,意蕴无穷;孙犁就不一样,他要描写的是一场战争,一场白洋淀上的伏击战,于是,眼中的荷花也就成为他笔下的机智坚强的战士。

2.紧紧结合主题,探究语言的艺术化。

“普通的话,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景中说出来,就能变成有文艺性的话了。”(老舍《出口成章》)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胡适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地怀念。可有不同于其他的阐释母爱的文章,因为,母亲对胡适的爱是一种爱而不腻、严而不过的特殊的教育方式。针对这点,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总纲串起全文:“教训”能否改成“教育”?既然是“训”,在教育的同时,又糅合一种严厉,这样就能把母亲对“我”的那种严爱有加的教育方式表现出来。再如文中的一个“混”字,“混”本意为小混混,得过且过地过日子。可是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怎可以用一个“混”字来形容自己的生活呢?熟读全文发现,胡适把所有成就的取得的原因都归功于母亲的培养和教育。并且,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所作出的不平凡举动,让胡适觉得自己的所有成就同伟大的母亲相比,根本是微不足道,因此带着一种极为谦逊的口吻来形容自己离开母亲后的生活。再者,如果这一个“混”字,同前文的“广漠的人海”、“独自”这些字词结合起来理解,且透露着一种自豪感。独自一人,没有任何人的管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生活,并且是十分有作为的生活二十多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这奇迹的取得,是来之于母亲在少年时代对胡适的言传身教,因此这一个“混”字,又传递出了作者对母亲的一种深深地感谢。

鲁迅是一位文学大师,深邃的语言举不胜举,普通的语言同样造就了不普通的艺术效果。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鲁迅《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在初次创作《藤野先生》时,是使用常规双音节词“咚咚”的,后来改为三音节“咚咚咚”,用这一个拟声词形象地表达留学生在杂乱学跳舞的情景,于无声处流露出作者的鄙夷之情。

3.精挑细选,顺应教学目的。

李廉方曾这样形容“教法”和“教材”:“从前研究教法,多偏重形式方面,往往把教法当作一种达教育目的的工具。要证明这个错误,试取雕工作个譬喻。雕工雕刻图章,刻普通具、石具和坚硬的水晶石,刻的方法不同。若是仅懂方法,都用同一的刀去雕,依然不能成功。所以达教育目的的工具,是‘教材,不是教法,离了工具不能谈使用的方法。”(《从教材看文学和故事读本的体例》)确实,教学,教学,教材才是关键。

在教材规范之余,选择不同的语言作赏析,也会营造出不同的课堂效应。这正如同样的半杯水,乐观与悲观之人,所见截然不同。一个文本,教师不同的审美观点,学生不同的现实状况,都会让作品的语言探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个文本,挖掘的字词千变万化,可以探究的语言也是应有尽有,能顺应你自身的教学目的才是关键。下面,笔者以鲁迅的《风筝》为例,作具体阐述。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主要问题是这样三个:小兄弟只是看看风筝,为什么“我”会去取笑他、鄙视他?小兄弟只是做做风筝,为什么“我”会如此粗暴对待他?“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小兄弟为何会全然忘却?小兄弟对风筝的越加喜爱,更能体现出“我”对他的“残暴”,“我”对小兄弟的越加粗暴,更能体现出小兄弟最终的“忘却”。因此,在选择字词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一点。那文中的哪个字词最能表现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呢?当然是“惊呼”、“跳跃”两词。因为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小兄弟在“跳跃”。而瓦片风筝呢,是一种既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的、寂寞的、憔悴可怜的风筝。小兄弟连这种别人看都不想看的风筝都会为之欢呼、跳跃,足见他对风筝的喜爱。因此,“跳跃”就成了探究这个问题时应该抓的关键词。而“我”对小兄弟的粗暴,主要表现在小兄弟在制作风筝时“我”的一系列的破坏动作上:“即刻”“伸手”,“抓”“断”了,“掷”在地下,“踏”“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字词,定能将“我”这个残暴的哥哥形象给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比如,可以采用对比法,让同学设想,这样一个连小兄弟看看风筝都不允许的哥哥,现在看到小兄弟却背着他在做风筝,你说他会怎么做?两者作对比,更能体现出鲁迅语言的形象性,不可替代性。

而放眼全文,文中的“惊异”、“悲伤”、“堕”、“只得”等等字词,都具有极强的赏析价值,只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限,不能泛泛而谈,而要精挑细选,选出最适合于本堂课教学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字词来,这样才不失语言赏析的价值的功用。

学习语文,赏析语言文字,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能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历来被认为是基础科学,运用好祖国的语言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廉方语文教育论著选.郭戈语文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2005: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庄文中.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小兄弟胡适风筝
读懂你的诗样年华
最是一抹少年蓝
打饭即景
黄侃妙试胡适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心如止水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胡适的星期日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