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09-09-01陈宏鹏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灵车情景多媒体技术

陈宏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它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日益显现出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全球化。信息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全球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空前加深与拓展。而这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而言,要把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须现代化,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必不可少的艰巨任务。

教学情况千差万别,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真正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生动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如:我在讲《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给学生放了一首《一剪梅》,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进入课堂,引入课文,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另外,我用一幅幅的梅花图片,让学生进行梅病前后的对比,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准备要学的新课文的主题——“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做铺垫,让他们欣赏美丽的梅花图片后,思考:这么漂亮的梅花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呀!然而,“江浙之梅皆病”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对课文的探讨。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巧用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感人场面。当学到周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人们悼念总理时,教师放一段录像:夜幕中,响起了哀乐,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少,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比如:我在讲《秋水》这一课的时候,通过大幅的彩图,引导学生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联想,去领悟文章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秋水》这一课节选的文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我展示了一幅广阔的黄河彩图,引导学生理解文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通过看图、想象,领会文句的意思,懂得因为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这里,因此欣然自喜。又如:我展示一幅壮阔的海景图,引导学生理解“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让学生知道,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所以望洋兴叹。学生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一步一步地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4.巧设质疑,拓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如《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可放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后再问学生:“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兵出来反攻吗?”我们也可以把电影《赤壁》(下)的场面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探讨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解疑。通过由学生质疑,再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语文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灵车情景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窃贼偷灵车捎带上尸体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楼梯间 要小心
堵车了
古巴 悼念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陌路灵车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