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标指导下探讨英语教师素质

2009-09-0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标素质英语

王 茁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特别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时代对英语教育目标和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英语教师正面临着如何将“英语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及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等新情况,这些既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时代提出的具体要求。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解决这两个突出的问题,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笔者就英语教师须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英语 课标 教师 素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英语教师要完成这些使命,其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水平以及自身的基础素质起着直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须具备以下七方面素质。

首先,英语教师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及道德修养。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培养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人先正己。”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品格、言行,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态度,都将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要严于律己。现代教师的形象,已经不是只注意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面向未来教育的革新的主导员,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其次,英语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英语专业知识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当代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①普通文化知识。②学科知识(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语言学基础知识,本民族语言知识等)。③一般教学法知识。④英语教学论知识。⑤个人实践知识。

第三,英语教师应有有效的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英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刻苦努力,把学习英语当作一件乐事,而并非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师要把学生当主体看待,尽可能发展学生最大的潜能。学生应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正如有句谚语所说:“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not make it drink.”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创造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第四,英语教师应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英语教师是“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课标中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课标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要适应这些变化,就要进行必要的思想、观念的调适和重塑。

1.更新人才观念。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转变教师角色。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走出演讲者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3.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也是“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习策略培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了解学生现有策略。②确定学生所需策略。③制定策略培训计划。④讲授新策略。⑤训练新策略。⑥评估新策略的效果。⑦强化新策略的运用。为实现新课标的目标结构,英语教师须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

5.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解决学习问题,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因为未来的学习不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注重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取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

6.实践终身学习。终身学习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师应率先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一个人不是一从师范院校毕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合格的英语教师需要不间断地实践、反思、学习、提高。学生终身学习,教师也要终身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常年不变的英语教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即使那些英语高级教师、英语特级教师,如果停滞不前,不经常更新知识、调整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原有的许多英语知识(包括词、句、语法等)也会老化,从而变得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适应教学的要求,最后沦为不合格的教师。

第五,英语教师应有较高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科研水平。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英语课程开发能力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英语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开发者的角色转变,提高英语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才能使英语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这就要求现代英语教师应当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英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包括:①英语教育能力。②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作为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③课堂教学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④创造、鉴别、运用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⑤洞察、协调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具备这样能力的英语教师不再是“照亮别人毁灭了自己”的蜡烛,而是既能照亮别人又能照亮自己的火炬。这是每位英语教师应当追求的境界,也是应当具有的风采。

第六,英语教师应有合作交流的素质。英语课已从过去的封闭式走向现在的开放式,英语教师有了创造性教学的空间。为此,具有善于与人合作交往的个性品质对一名英语教师就显得特别重要。英语教学需要师生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学习、成长。同时,每个英语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英语教育教学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家庭与社会,所以英语教师也应具备有与家长、社会有关人员沟通与团结合作的能力,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育教学。

第七,英语教师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会影响自身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会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效。当代的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谦逊好学的品质,应具有是非分明、心胸开阔、关爱他人、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影响。

在国内外教育形势日益变化的今天,作为“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及英语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之一,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锐意进取,主动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才能不断地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晓明.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课标素质英语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