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2009-09-0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专柜名著图书

龙 坚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明确而具体地指定了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读书中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呢?笔者想谈点做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阅读名著

1.班级设立名著图书专柜。

作为文一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笔者十分重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不断开掘图书资源,提高使用效益。一般来说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图书角的藏书量会超过300本,人均七八本。不过对学生们捐集上来的图书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图书主要是一些卡通书、作文书等快餐式的大众通俗读物,名著少得可怜。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感性化、浅层化的趋势,学生阅读疏远经典名著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将学生课外阅读的注意力吸引到能够代表人类文化精粹的经典名著上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设立一个经典名著图书专柜。这个专柜的图书管理方式是私有公用,专柜对班上学生拥有的名著进行造册登记,图书仍由个人管理,面向全班同学开借。这种方法好处有三:一是名著管理方便,损毁率极低;二是专柜虽无书(书都在学生手上),但对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情况有记录,便于教师掌握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三是让学生感染学生,形成一种“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读书氛围。

2.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质量观,不能急功近利,以大量的书面作业代替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少布置课外作业,多读书(笔者近三年来,几乎没布置过书面课外作业)。与学生交谈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想读名著,原因一方面是怕影响学习,另一方面他们的课业负担实在是太重了,课间看一看消遣类的书,仅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要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这些名著,除了引导得当外,关键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一方面要和其他科任老师多沟通,尽量少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另一方面,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大力宣传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让他们支持子女进行课外阅读。

二、大力营造阅读名著的读书氛围

1.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

新编的语文教材,无论是苏教版、人教版还是语文版,《语文课程标准》建议中学生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可进行引导点拨,导向课外。笔者统计了一下,七至九年级《语文》(语文版)节选名著篇目的有《美猴王》(七年级上册)、《空城计》(七年级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八年级上册);此外,对一些重要的作家比如老舍、鲁迅、冰心、罗曼·罗兰、高尔基等的作品也有所涉猎,语文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上好名著欣赏课、导读课,刺激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语文版)一共安排了四个名著引读栏目,七八年级每学期各安排一个专题,对“课标”指定的必读经典名著进行导读和推介,教师应重视这四个专题的引读,并辅以名著欣赏课,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3.大力开展以名著为主题的讲故事、朗诵、演讲、舞台剧、征文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阅读。

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笔者觉得一定要把班上所有同学的阅读活动开展并丰富起来。讲故事、朗诵、演讲、舞台剧、征文比赛等活动,可能要花去教师和学生的许多时间,但这是一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活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起来。而一旦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的课外阅读会一发而不可收,收到奇好的效果。比如,我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搞了一个《三国演义》歇后语比赛,同学们的阅读兴奋点一下子高涨起来了;在引导学生读《水浒》时,我搞了个水浒人物绰号比赛,学生阅读《水浒》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总之,名著的阅读是主题性的文化阅读,应通过有效的活动,突出阅读主题,让学生有阅读的紧迫感。

4.制定阅读激励制度,让阅读名著具有挑战性。

现在的初中生的阅读状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初中生别说读名著,就是普通的课外读物,都读得很少,这与我们现阶段社会转型期,人们过多追求功利、过多追求浮躁的物质生活状态有关。在学校里,阅读不是一种主流动的学习方式,替代它的是应试和做题。因此,名著的阅读,应作为一种挑战行为,重视激励措施的落实。笔者每个学期,都会对班上的同学进行阅读分组,互相挑战,每期分阶段进行阅读评比、颁奖(奖品多是书)。名著阅读除了让学生互相挑战外,也鼓励个体的自我挑战。有一个典型的个案是这样的,2007年,笔者任教班有个学生王某,基本没有阅读习惯,笔者和他约法三章,每读五回目《三国演义》送一张老师自制的读书卡片,读完一部《三国演义》奖励一部《水浒》,……在老师的激励下,到2009年春季,这位同学已读了近十部经典名著。笔者的心得是:集体的阅读氛围,会感染个人,个别的阅读指导,也会带动全体。

总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笔者奉行的是行动主义,有了目标,就去做,做了就务求收到最佳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最大的心得是:只要教师改变语文教育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并形成一个专门的阅读名著组织管理体系,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期望有更多的教师重视学生阅读生活的重构,通过推进阅读来撬动初中的教育改革,这会成为现实吗?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专柜名著图书
北京今年投放约1万台消费扶贫专柜
北京市2020年投放约1万台消费扶贫专柜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为3C换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