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黄瓜病害几种防治措施

2009-08-31于淑霞钮艳峰孙玉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7期
关键词:棚温瓜条天喷

于淑霞 钮艳峰 孙玉玲

一、黄瓜灰霉病

1、症状: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幼瓜,病菌多从花和幼瓜蒂部侵入,病部先呈水浸状,软腐,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烂去瓜头。烂花落在茎、叶上造成烂茎、烂叶,并有灰色霉状物。

2、防治措施:(1)清除病残体。发病时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出棚外埋掉。(2)药剂防治。可选用的药剂:50%速克灵15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65%甲霉灵1000倍液,50%多霉灵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若遇到阴雨天,不宜喷雾,可改用10%速克灵烟雾剂熏棚,每100平方米大棚用50克,或每667平方米用10%灭克粉1千克喷粉。

二、黄瓜霜霉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呈多角形,后为淡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长黑色霉层。病叶由中下部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

2、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生态防治。上午棚温应保持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棚温达到30℃时开始放风散湿,25℃时开始闭棚保温。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注意浇水一定要在晴天早晨进行,切不可阴雨天浇水。苗期少浇水,浇小水,盛瓜期适时浇水,浇水后立即闭棚升温,当棚温达到30℃时通风排湿,当棚温降到25℃时再闭棚,棚温升到30℃时再放风散湿。若霜霉病发生较重,可以进行高温闷棚,先浇水,后闷棚,浇水后第2天中午棚温上升到45℃时不要通风,使棚温维持45℃达2小时后再慢慢放风,使棚温降到25℃时再闭棚。选晴天高温闷棚,连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3)化学防治。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物较多,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8%瑞毒锰锌6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上药剂选用1种,再加入白糖和尿素(每15千克药液加白糖100克,尿素50克)。如果遇到阴雨天气,不宜喷雾,可以用20%百菌清烟雾剂,每100平方米大棚用50克,或用50%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亩)棚室用1千克熏棚。

三、黄瓜角斑病

1、症状:黄瓜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先是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无黑霉层,病斑易破裂形成穿孔。有时可危害瓜条,使瓜条腐烂发臭。

2、防治措施:(1)种子处理。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种。(2)土壤处理。主要是苗床,可用50%多菌灵(防治炭疽病、枯萎病等)和30%DT(防治细菌性病害),按每平方米10克的用量,加适量细干土拌匀,撒于畦面,划入土中,再播种育苗。(3)药剂防治。5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78%科博5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四、黄瓜蔓枯病

1、症状:黄瓜的茎、叶、瓜条都能被害,茎部受害病斑呈油浸状,黄褐色,有时出现白色黏胶物,严重时由茎表面向内部发展,但维管束不变色,这是与黄瓜枯萎病的区别。叶片受害后,多从叶片边缘向内发展成三角形大斑,黄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瓜条受害,多在瓜条顶部出现水浸状,有白色黏胶物。

2、防治措施:(1)消毒处理。用55℃的温水浸种。换茬时用848消毒液300倍液全棚消毒。(2)增施磷钾肥,注意通风降湿。(3)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托布津500倍液、40%百可得1000倍液、1.5%菌立灭500倍液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以上药剂涂茎防治。

五、黄瓜褐斑病

1、症状:主要危害中上部叶片,病斑黄褐色,近圆形,小斑点,叶正面有小突起,重者叶片干枯。

2、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棚温瓜条天喷
日光温室茄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西葫芦脯的加工工艺
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特征及其预报*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西瓜皮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春浇棚菜有技巧
越冬辣椒施肥与病虫防治经验
施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