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浅析

2009-08-31周启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市政工程

周启雯

摘要:文章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立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目标,分析了影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期提升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3-0105-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安全是生命、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市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的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开展市政工程的生产和服务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监督检查,预先消除隐患或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目标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一条规定就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一条规定也强调,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安全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发生

市政工程施工不仅大多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是城市经济其他生产部门的上游产品,其安全系数的稳定程度与市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有密切的关系。市政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提供安全、稳定的市政产品。要通过施工现场的严格安全检查,收集各项市政工程施工等资料,仔细分析施工过程,综合评价施工现场,找寻安全隐患,以出台或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管理的体系,提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二)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准则是衡量安全管理效果的最高准则。国外在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方面有了严格的法律体系支撑。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ct)提出“尽可能保证每+工人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护国家人力资源”,它强调的是对每一个工人个体的保护。在英国,《劳动健康安全法》(HSWAct)提出的目标是“保证职业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可能会受到生产影响的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它强调的不仅是对工人个体的保护,同时注重对社会公众健康与安全的保护。不难发现,美国和英国安全管理目标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对每—个工人的保护。我国《安全生产法》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规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三)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各方主体的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从生产到服务,全方位、全过程抓起的市政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施工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从国际上看,美国将在施工现场不发生任何事故(zero—Accident),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英国、中国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推行“自我规管”(self-reg-ulation)模式。要借鉴这些国外经验,促使和帮助市政施工企业管理建立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来落实施工现场的强制性规范、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等,从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影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政设施得到了快速完善。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市政工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仍然层出不穷,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特大恶性事故也时有发生,暴露出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贯穿工程监管的始终

市政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往往承受着献礼、形象、政绩、民心、承诺等多方面的考验和制约,以致工程实施后,重政治、轻技术,重工期、轻质量,重承诺、轻监管等现象应运而生。—些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真正树立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监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项目管理单位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市政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但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力度不够,以致许多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形同虚设,施工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或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人、各级组织,分工不清楚,责任不明确,奖惩不到位,致使某些从业人员或职能部门,在生产中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市政工程建设市场规范程度不高

市政工程招投标市场虽然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不规范。一些建设单位不按规定程序办事,随意左右工程造价,造成施工企业为中标,不惜压低标价恶意竞争。致使中标后,为盈利违反约标时的承诺,安全管理上不肯投入、少投入,有的分包给资质不符合要求、管理差、流动性大的施工队伍。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在安全管理上不肯管、不想管、管不了是一普遍现象。市政工程监理不到位,监理徒有虚名。设计方案单位安全管理措施设计完善不够等,这些均是市场规范程度不高的体现。

三、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对策

当前,市政工程建设市场日趋规范,市政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模式正在形成。市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既要与时俱进,又要针对市政施工特色,不断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水平,努力解决现有和潜在的各类安全问题。

(一)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管责任

必须进—步提高市政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安全生产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义务和权利,让“保护第一个人的安全与健康”成为市政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宗旨。同时,要进—步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关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让相关主体共同承担监管责任。

(二)加强队伍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开展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规范等安全知识的常规教育。要坚持培训和考核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通晓和掌握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让每一个安全监管人员都认真学习安全技术规范,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监管工作计划,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确保各个单项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施工安全监管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安全知识教育,并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制度执行。

(三)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要严格落实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努力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强化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代表政府实施安全监督,其行为要求具有强制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权威性强化的同时,也是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的过程。要依据现有的各项工程项目安全规范,运用科学的手段、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对生产过程和安全事故进行检查,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对事实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判定。要建立健全对有形市政建设市场的监督机制,完善招投标的相关制度,强化工程招投标的监督管理,规范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举报投诉处理机制。要全力规范权力的不当运用,减少乃至杜绝权力干预安全监管工作。

(四)规范各方主体安全行为,构建安全监管体系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予以明确,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来说,监管机构必须认清建设各方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要根据现有的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规范,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规范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避免安全管理过程的失控。要狠抓市政施工安全监管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开展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积极主动开展监管工作。目标制定就是要制定安全管理控制目标。目标开展就是安全管理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实现就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和实施目标责任。在目标控制过程中,实现各分项、各工序都应以安全控制为中心进行全面管理,从各个方面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从而使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市政工程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