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三部曲”

2009-08-31王延法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三部曲导学学案

王延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平时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多悟性高、敢于尝试、求知欲强,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面对电脑不敢操作。性格的差异导致了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兴趣的不同,产生的学习动机和方式也不同,碰到感兴趣的,就会去认真听,积极钻研;而遇到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很随便,老师在讲课他却在玩游戏。在个体差异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下面结合我个人的7年教学经历来从学案导学、任务驱动教学和差异性评价三方面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期和大家共勉。

一、学案导学,缩小差异,共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地减小学生水平的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通常是把编写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机进行文件共享,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习主线、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容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团结互助,合作学习

采取不同层次的任务来评价激励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有成就感,那么我们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就以课堂教学实践来说明如何进行“任务”设计。

1. 任务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

老师要巧妙创设情境,精心设计任务。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设计一份2009年全运会宣传海报,一张新年贺卡,个人简历等。总之,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操作计算机的热情。

2. 分解任务,设定子目标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前后联系等方面的因素。在我讲授多媒体章节课堂实例中,让学生打开存在服务器上的“音乐欣赏”文件夹,找自己喜欢的音乐,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怎么播放音乐啊?”我请同学们思考之后,先简单回顾文件的复制、粘贴,然后讲解媒体播放软件的选择和播放等新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通过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做到有条不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 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由于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多数学生以前没接触过电脑,而少数县城学生对电脑的掌握已经比较熟练了。这样,在教学中可以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让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当“小组长”。在上机实践时,小组长可以对组内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合作学习。课堂小结时可以展示各组学生的作品,教师点评。“分组合作”式教学使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学生之间可以扬长避短,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竞争的意识。

4. 展示学生作品,体验成功

比如网页制作结束时,老师可以找些同学的作品做一下点评,适当地去鼓励、表扬学生,也可以含蓄地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既能开阔全班同学的视野,也满足了一部分同学表现自我的欲望。

三、进行差异评价,及时反馈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了解,发现学生的差异所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催化剂。基础好、进步快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应尽量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三部曲导学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