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大爱镌刻在小金

2009-08-28雷杰能袁长新

江西教育A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金支教江西

雷杰能 袁长新

编者按:在我省首批赴小金县支教教师凯旋的前夕,本刊特派记者前往小金县采访。9名支教教师以强烈的使命感,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尚的师德和过硬的教学水平,唱响了“江西班”和“江西支教队”两个品牌,创造了支援小金灾后教育重建的“江西·小金速度”,为江西人民争了光!他们不辱使命,表现了人间大爱。为弘扬他们的师德光辉,本刊特重磅推出长篇通讯《把大爱镌刻在小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北宋词人柳永的这些佳词名句,是这样真切地表达了江西赴四川省小金中学支教的9名老师与该校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

得知江西支教老师7月2日要离开小金县,虽然学校开始放暑假了,但“江西班”的学生都没有回家,而是不约而同地留在学校欢送自己的老师。从6月28日开始,学生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老师住的板房话别,自发地举行欢送会,在板房前跳起了锅庄舞,眼泪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尽情流淌。纯朴的学生用当地最高的礼遇——“摔康”,即学生突然把老师围住又一齐把老师抛起来,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7月2日早晨,学生们早早来到了老师居住的板房,给老师送行。5点半钟老师乘坐的专车徐徐开动了,送行的学生跟着车子跑了起来,而老师们却把头伸出车窗外,不停地挥动着手臂,惜别的泪水又从师生们的眼眶里汩汩流出来。

鲜花、泪水、道别声、哭泣声……惜别之情浓得化不开。

“老师,你要再来小金看我们啊!”学生们一声声稚嫩的话语回荡在高家山上空,化作对支教老师的深情赞美!学生们永远难忘支教老师的辛勤培养,支教老师也永远难忘一年的支教生活。巍巍四姑娘山默默向江西亲人道别,滔滔大渡河深情地向人们传颂着江西支教老师的事迹。

支教!支教!我不去支教谁去?有一种力量叫召唤

2008年8月18日,“支援四川小金县教育支教教师欢送会”在省城江西饭店隆重举行。年逾不惑的杨志兵在会上发言说:“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世界,汶川的救助感动了世界,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即使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也会变得无比强大。现在有了一个代表江西人民为灾区出力的机会,我会万分珍惜,也感到无比荣幸,也将为此付出全部的心力。”与会者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杨老师的话道出了支教老师的共同心声。

这9名老师都来自南昌市,分别任教语文、数学、生物、地理等9个学科。年龄最大的蔡恒佳45岁,年龄最小的曾鸿斌才24岁。

南昌十七中校长助理杨水生是支教队的领队,到任后还任了小金中学副校长。在他出征前,妻子怀孕已经8个月了,10月中旬将要生产。作为丈夫,他想天天陪妻子散散步;作为未来的爸爸,他想天天听听胎心音,这是家最需要他的时候。

然而,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他毅然舍小家顾大家。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铭记12年前入党时的庄严宣誓。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意识始终在我心中魂牵梦绕。为国分忧,为党分忧,是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不去支教,谁去支教?”

和杨水生一样,女老师廖金红的选择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那时,她刚从吉安某学校招聘到南昌十四中。8月初才接到录用通知,可刚过了几天学校就安排她来支教,她心里有些矛盾了:“我刚来十四中,除了校长之外学校的老师一个都不认识,家也没有安排停当,是否向学校提出不去呢?但一想到组织的信任以及灾区的需要,我还是打好背包就上路了。”

这些支教老师就是这样处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檀孝旺的女儿出生还不到10个月,万贤琴、廖金红两位女老师,她们的女儿都只有1岁多一点。周建刚说,他上有老、下有小。曾鸿斌正处在热恋之中……他们各有各的困难,但在支援灾区重建面前,家庭困难再大也算不了什么。

迎着灾区的呼唤声,他们开始了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团队!团队!一个特别能吃苦的团队,有一种精神叫顽强

2008年8月20日,满载江西人民的重托,9名支教老师从南昌启程,飞达1344公里之外的成都。第二天又乘坐中巴从成都出发,翻越4100米高的夹金山,穿过600公里的巴山蜀水,驱车12个小时,到达小金县。

小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县城海拔在2700米以上。一下车,他们就感到高原反应强烈。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有几个老师脱水后相继病倒了。

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小金县气候干燥,不少老师皮肤开裂、脱皮,有的老师流鼻血。因为气候干燥,经常是灰尘满天。小金中学地势高低不平,支教老师住的板房屋顶和学校的操场一般高。一阵风起,灰尘直往板房里灌,过不了多久办公桌上就满是灰尘。

由于住房紧张,他们3个人挤在一间板房里。晚上要小便一次,需跑两个“二百五(250米)”。这里昼夜温差大,中午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直射下来,板房就像一个蒸笼,他们在房间里直冒汗。疲劳之极,只得坐在椅子上打个盹。

最要命的是洗澡不方便。他们刚去的时候,所住的单独板房内有个简陋的浴室,但水温低水流小,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在晚上洗,都是趁中午暖和的时候快速洗澡,可就是这样,每个人都还曾经因为洗澡受寒而严重感冒过。后来因为要建教工宿舍,他们原住的板房拆掉了,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们就搬到学生板房里去住,洗澡的地方也就没有了。在江西援建现场总指挥部的关心下,一个星期才可以去指挥部洗一次澡。

刚去的时候,支教老师在学生食堂用餐。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大家都吃不惯。有的只能靠方便面充饥,有的就喝些奶粉当饭,一个个体重瘦下去了。后来,他们单独做饭,9个老师要轮流上街买菜。

生活上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他们就是凭着一股劲闯过来了。

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生活,他们首先学唱小金县的县歌《四姑娘山欢迎您》。“您从东方来,朋友欢迎您。青稞美酒高举起,双手献给您。您从南方来,朋友欢迎您。酥油奶茶献给您,洗去一路风尘……”具有浓郁藏族风味的优美歌曲,不时从江西教师的板房里飘出,给他们以力量。

为了和学生以及家长更好地交流,支教老师还学起了四川话。很快,他们都能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有泪水。他们把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他们在原单位,一个教师一周一般上10~12节课,在小金支教每周课时量最少的16节,最多的23节,几乎都是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

杨水生、许海涛、万贤琴三位党员组成了小金中学江西南昌支教党小组,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支教队制定了《支教教师管理规定》,规范支教教师的行为。9名支教教师中,有5名教师担任了学校的行政工作,3名教师担任教研组长,两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许海涛担任了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檀孝旺任教科室副主任,周建刚任德育处副主任,曾鸿斌任校团委副书记。

万贤琴,这位平时在家受到百般呵护的“娇娇女”,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艰苦生活。新学年开学之际,高一学生还在军训没有开始上课,学校安排她代课,她二话不说就承担下来。在廖金红做手术后,她更是像亲人一样照顾廖金红,任劳任怨。

支教队主动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是上一节公开课,二是帮扶一个贫困生,三是关注一个潜能生,四是蹲点一个寝室,五是开好一次讲座,六是带好一个徒弟。支教老师从点滴做起,用行动影响学生,带动老师,促进学校发展。

小金中学校长李盛木说,江西的支教老师是个优秀的团队,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不管是什么活动,展示的是团队形象,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一心支教,很好地树立了江西教师的整体形象。支教教师在近一年的支教工作中,都把亲情爱情转化为民族情师生情,把对家中孩子的思念转化为对灾区学子的大爱,在小金唱响了一曲曲爱的颂歌,从而使小金人民与江西人民的友谊更加广泛、更加深厚。江西支教队的老师们在小金支教期间,付出了心血,取得了成绩,学生高兴,家长满意,学校放心,领导赞赏。

奇迹!奇迹!一个月唱响“江西班”品牌,有一种赞誉叫口碑

“看看课表,这节又是政治课,太好了。对于我们班来说,大家都喜欢上政治课。杨老师走进教室,习惯地把茶杯放在讲台上,然后就开始上课。每节课上新课之前,杨老师都要先巩固昨天学习的知识。”高一(2)班的向开梅同学在一篇作文里这样描绘了杨水生老师讲课的情景。

杨水生在教学中以赏识教育为主,践行着新的教育理念。上课的时候,他拿着学生花名册,提问时学生答对了就加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周蓉同学这样评价杨水生老师:“杨老师是我心中最理想的老师,他从不严厉指责和训斥学生,总是循循善诱地做好工作。”

小金中学是县里唯一有高中的完全中学,高一设有8个班,其中高一(5)和高一(6)两个班除了体育和信息技术课外,其他科目全由江西老师任教,所以这两个班被大家称为“江西班”。

为了打造“江西班”品牌,支教老师全身心地付出。每个星期只有一天休息,几天积累下来的内务只能集中在一天里搞。

这里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高一的学生,有的英语26个字母都写不来读不来,数学一元一次方程都解不来,历史课讲“鸦片战争”有的搞不懂“鸦片”是什么东西,但支教老师有的是耐心。

杨志兵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始,从最基础的地方讲起。杨志兵说,面对这样的学生,首要的是让学生不放弃,讲课时语言要生动。在“三角”教学中他自编了很多口诀教给学生,同学们都说现在不怕记公式了,学起来很轻松。高一(6)班的杨健同学文科不错,就是数学差,杨志兵就经常点她的作业来看,给她耐心地讲解,督促她改正做错的作业题,她很感动:“我这么差你都不嫌弃我。”她的数学成绩很快赶上来了。杨志兵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如果他因事迟到了一分钟,就会有许多学生发短信给他:“老师,我们都在等你,等待一节精彩的数学课。”

为了给学生补上原来拉下的课,化学老师周建刚废寝忘食,用一天的时间为他们归纳初中的化学知识,一字不漏地抄在几张纸上。第二天上课周建刚在黑板上写字时,手一直在发抖,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全班同学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被他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都暗暗下定决心要学好化学。周建刚还主动给学生“开小灶”,不论是下午的第四节课后,还是晚自习后,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到他的板房来请教,他总是耐心讲解,细心辅导。

因为高一年级没有开生物课,檀孝旺是支教老师中唯一一个没有教“江西班”的老师。他任教的是高二年级的生物。为了给学生“加强营养”,他在讲课中尽量从基础知识讲起,用广为传诵的古诗文来表达生物方面的知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诗句不时出现他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他多引导学生做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所任教的班成绩提高得好快。会考100%通过,优秀率也位于同年级前茅。学生写信给他说:“您就是我们的航标灯,希望您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度过高三最艰难的生活。”

江西支教队老师实行坐班制、打卡制、外出汇报制、定期业务学习制等制度,以白天加班加点、晚上干过零点、双休日照常到点的工作态度,在小金中学获得同行的尊敬和认可,形成了江西教师坐班多、进班早的喜人局面,而且还常常出现到板房里来问问题的学生也多的热闹场面。支教一个月的时候,支教老师所任教的科目的平均成绩,都名列全年级前茅。一年来,在学校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两个“江西班”的总成绩也名列前茅,多个学科平均分在平行班排第一。支教老师不仅重分数,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江西班”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小金中学的学生们。该校的“成都七中网络班”类似于其他学校的重点班,有的学生都要求到“江西班”插班。

大爱!大爱!洒向学生都是爱,有一种感动叫师德

蔡恒佳担任了一个“江西班”的班主任,几乎每天都是泡在班里,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学校开展军训时,他主动担任学生的领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他每天随队拉练,陪伴学生集训,并自己出钱购买备用药品,帮学生洗涤餐具、消毒。在学校出现200多位学生拉肚子群体事件时,“江西班”没有出现一例。由于工作做得细,他带的班在军训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打响了“江西班”的第一炮。

学生曾秋萍在作文中记述了一件感人的事:“一天的课程终于结束了,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刚闭上眼睛,便听见走廊上有人大声喧哗。我一骨碌爬起来,拉开门,探出头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看,我不禁愣了一下,那不是班主任(蔡恒佳老师)吗?原来一个同学感冒了,在发高烧,班主任见她烧得严重,背上她就往小金医院跑。到了医院,还顾不得抹去头上的汗水,便拿出钱替她交了药费,然后才慢慢坐在旁边,没有一句话。后来又将她送回宿舍已是深夜,从头到尾班主任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似乎从班主任身上看到了大山般无言的父爱。”

杨水生领队介绍说,像这样关爱学生的故事不胜枚举。

许海涛担任了另一个“江西班”的班主任。他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刚来小金的时候从南昌带来了六七百元钱治疗感冒、消炎等一类的药品,第二个学期又带了四五百元钱药品,全都派上了用场。他和学生打成一片,班级管理体现了精细化。

同样是在去年寒冬的一个晚上,许海涛发现班上有6名学生偷偷地跑出去了,他猜想他们肯定是跑到网吧里去了。他冒着零下10度的低温,到县城网吧一家一家找。由于县城网吧分散,他在刺骨的寒风中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他们找到。看着这些迷途的羔羊,许海涛心头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情,但他当时没有和他们说一句话,默默地把他们带到板房,为每一个学生泡了一碗方便面。这6名学生一边吃一边流眼泪,吃完后愧疚地离开了老师。

第二天,许海涛还没有起床,这6名学生就早早来到了他住的板房前,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小时,等他起床后向他“负荆请罪”。

这6名学生中,有一个叫陈坤的,是一个家境贫寒而学习努力且成绩优秀的学生。他经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没有钱买菜,他很多时候是吃白饭,常常故意等到别人吃过了之后才去食堂。为了照顾他的自尊心,许海涛经常以各种名义买好菜给他吃,还把得到的罐头等慰问品给他加强营养。

这次惹老师生气了,陈坤不知如何是好。他一连三次找许海涛,许老师就是不开口和他说一句话,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他哭着给许海涛写了一封短信:“许老师,我知道现在您不想和我说话,也讨厌我不想看到我,我知道我已经让您非常伤心。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好孩子。在家的时候,左邻右舍都很喜欢我,都说我乖,很听话。我知道许老师您也很关心我,平时有什么好吃的您都会拿来给我吃。我这次到网吧去,不是真的去玩游戏。因为在初中我没有上过计算机课,所以在高中学习计算机就比较慢,也比别人差一点,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被别人嘲笑,叫我‘瓜,我心里很不服气,所以想到外面练习一下,因此就出现了违反校规的情况,也让您在这么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去找我。我知道我让您失望了,但请您相信,我外出真的是为了学计算机而不是去玩游戏,我想您也看到我是在练习打字。许老师,真的很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向您保证,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希望。”看过这封信后,许海涛的眼泪也刷刷地流了出来。

学生王婷的家在偏僻的木坡乡木坡村,位于3000米高的大山顶上。2008年11月16日,支教老师不顾山高路险、路途遥远,集体前往王婷家家访。这里的路高悬在山腰上,转弯急,他们坐面包车走了两个多小时,有几次车子差点滑下万丈深渊,廖金红都吓哭了。万贤琴紧紧抓住杨志兵的胳膊,把他的胳膊抓得发青。下车后,他们又攀登了近3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王婷家里。看到王婷同学一贫如洗的家,支教的老师都震惊了,走的时候留下了几百元钱。

每个支教老师都担任了一个学生寝室的“寝室家长”,经常用自己的钱给学生买吃的东西和学习用品,给予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记者有一次看到,杨志兵为两个没有吃到午饭的“女儿”泡方便面吃,吃过后她们每人又带走了一打酸奶。

点点滴滴,一枝一叶总关情。学生孙永惠给杨志兵写下这样的留言:“再见了,爸爸。相处一年的时间是快乐的。你是夏天,有爱风吹过丛林的蓝天,给了我太多的温暖和爱。”

高一(6)班的曾秋萍同学引用一段诗一样的语言赞颂支教老师说:“有人说老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我说,老师的生命其实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碾碎是良药。”

牵手!牵手!我应为“小中”做点什么?有一种友谊叫永远

领队杨水生在高一(2)班上了一节政治课《商品的价值量》,赢得满堂喝彩。

政治教研组组长陈昌海说:“这是非常成功的一节公开课。教学结构严密,复习、导入、讲授、小结、总结、练习步步深入,逻辑结构清晰。我也教过高一,这堂课容量非常大,要我,肯定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任务。在容量大的同时,杨校长还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思考,一节课,4个思考题,6个问题,师生交流互动,又结合高考热点、考点,难得!”

杨水生打响了第一炮后,从去年9月22日开始,支教老师主动献课,檀孝旺、万贤琴、周建刚、廖金红、曾鸿斌相继上公开交流课,小金中学100多位老师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

李盛木校长感叹:“江西支教老师的这6堂课,让小金中学的老师开了眼界。这6堂课,带来了新的理念,对于小金中学的教学教研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于老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9名支教老师在小金中学都带了徒弟,在教学上结对帮扶。

2009年5月6日,小金中学与南昌十七中签订了缔结友好学校的协议。万贤琴老师所在的莲塘二中,在这一天向小金中学捐赠2万元人民币。

许海涛不仅自己从工资中拿出钱来帮扶贫困学生,还多方化缘,资助学生。他联系了温州慈善会的一位好心人,帮助丁晓莉、张开清等6名学生交学费;联系一位朋友,每月资助黄练等同学300元生活费;联络一位网友,赞助邓伟同学500元回家过年。此外,他积极申报体育彩票助学金,帮助班上30多位学生申请到每年500元的资助。黄练同学作为一名懂事勤奋好学的女生,得到了许老师多方面的帮助,她的家长写了一幅字——“永远感谢江西老师”,挂在家中醒目的地方。

杨志兵去学生王婷家家访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到南昌后,主动牵线搭桥,为3名贫困生找到了资助的人。

锤炼!锤炼!付出就有回报,有一种收获叫丰硕

2008年教师节,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亲切接见了支教老师的家属,送去了党和政府对支教老师的亲切关怀。

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支教老师。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虞国庆、史蓉蓉、张建华、彭世东等,经常过问支教工作以及支教老师的工作、生活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多解决支教老师的实际困难。

省教育厅师范处、南昌市教育局和支教老师所在学校的领导,经常以发慰问信、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问候支教老师,并做好支教老师的“后勤部长”。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总指挥部也为支教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支教老师在奉献的同时,也收获了爱心回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杨水生的妻子怀孕,南昌十七中的校长陶燕、书记史超经常到他家里去嘘寒问暖,打电话询问情况。他妻子生孩子的时候,校长、书记又亲自联系医院,安排车辆接送,工作细致周到。

许海涛的母亲在家中整理换季衣物时不慎摔倒,造成脊柱第一腰椎骨压瘪,被及时送往南昌市第一医院治疗。许所在的南昌二十一中熊校长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工会、办公室、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前往医院探望,并送去慰问品,同时安排许海涛的爱人刘丽芳休假专门护理。

为了尽快适应高原环境,初到小金县,支教老师就进行了一次爬山活动。当爬到山顶时已经是精疲力尽,肚子也饿了,却找不到东西吃。一位正在地里干活的回族农民得知他们是支教老师并且没有吃饭后,急忙赶回家,拿出家里仅存的一点米面,手脚麻利地给他们下面,嘴里还不停地说,你们放心吃,不够他还可以去借一点来,热情得让他们无法推辞。

吃完面后,他们想给点面钱,但这位青年农民坚决不收。他说:“虽然我们穷,但是我们懂得感恩,能给你们江西人煮一顿面已经是非常荣幸了。”支教老师要下山,他又热情地当向导,令他们十分感动。

支教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财富。支教老师都对记者谈到,支教一年,影响一生。通过支教,他们思想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爱,更加热爱教书育人这项神圣的工作。

曾鸿斌在日记中深情写下这样的感悟:“其实支教是一个勇敢而浪漫的旅程,支教是一次内心与灵魂的洗礼,支教还是一种责任的呼唤。因为走过的山路,摸过的干土,枯黄的叶片;因为飞沙漫天的天空,沧桑的脸庞,淳朴的人民;因为残旧的家具,热腾腾的面;因为昏浊的水,羞涩的眼神,天真的笑容,伤感的泪。小金支教,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万贤琴也在日记中写道:“我感慨着有机会来小金支教。短短的一年时间,它丰富了我的生活阅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原先的工作与生活状态,让我学会了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

杨志兵则用了“感谢支教,感谢小金”8个字来概括支教的感受。支教半年后,他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江西省援建现场总指挥部党委已批准他为建党对象。鉴于檀孝旺、周建刚、廖金红、曾鸿斌4位老师的突出表现,小金县委组织部和小金中学党支部特事特办,于2009年6月12日提前批准他们为中共预备党员。

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现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郭新宇说:“支教老师克服条件艰苦、环境艰险、工作艰难、任务艰巨的困难,表现非常出色,创造了教育援建的‘江西·小金速度,唱响了‘江西班和‘江西支教队两个品牌。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同志也充分肯定支教工作,称赞‘支教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来之不易,每个老师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为江西争了光!”◆

相关链接:支教老师日记选登

蔡恒佳2009年2月26日星期四晴

我们于22日重返小金,看到我们原来的板房拆了,搬迁到新的板房,现有条件比原来更加艰苦了,可以想象今后用水困难、上厕所不便等各种难题存在,希望我们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工作。

万贤琴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和许海涛老师决定去黄练家家访。黄练同学是一个学习非常认真的学生,据其口述她家非常困难。

早晨,我和许老师很早就出发了。我们要先坐车到东风,然后再爬山。她家住在山顶上,我们足足用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才爬到山顶。整座山到处可见很深的大窟窿和山体滑坡的痕迹,这都是地震留下的痕迹,而整座山顶只有两户人家在那居住。我们到达她家的时候,她爸爸妈妈出来迎接。

她家有姐妹三人,大姐、二姐已出嫁,但大姐夫因车祸去世,大姐及两个小孩被婆家赶回了家。黄练的父母已60多岁,他们不可能出外打工赚钱,只有在家种植一些蔬菜,像芹菜、芽白、土豆等,土豆是他们的主食。黄练的父亲对我们说:“我们家基本上吃饭没问题,就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他们一年的主要收成就是一年种一季豌豆,把卖了豌豆的钱再去买一年的米、油和盐到山上来。基本就在山上生活,一般不下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她们家盛情相邀下,我们两人在她家用了午餐,桌上都是他们家自己种植的蔬菜,还有他们每年杀一次猪所晒的腊肉。当时,他们给我俩各盛了一碗米饭,突然我们发现,黄练、她姐姐还有她妈妈并没吃米饭,而是盛了一碗土豆夹着白菜汤吃。当时,我简直难以下咽,他们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吃,而他们却吃着土豆,舍不得吃米饭(大米是要从外面买的,而土豆是自己种的)。黄练要给我们再次盛米饭,我们连说“饱了、饱了”。临下山的时候,我们想留下点钱,但她的父母坚决不肯收。今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山里的孩子太可怜了,希望有一天,她能走出这大山。感觉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檀孝旺2008年11月9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周末,我们都很开心,可以放松一下。

清晨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周建刚老师就把我叫起床,他说我们去买菜吧,改善一下伙食。平时的饮食确实有点差,由于没有时间,我们大家只有吃食堂。食堂的菜是大锅菜,所以有点难吃,再加上很多菜都放了花椒和辣椒油,对我们外乡人来说真的很难适应,所以今天大伙商量改善伙食。

由我和周建刚负责买菜,两位女老师负责洗菜,我们的大哥蔡老师负责烧菜,因为他的厨艺是我们九人中最好的,其他几位老师就负责切菜和洗碗。于是上午就和周老师步行去了很远的市场买菜,花了一个多小时,但也算是省了打的费吧,呵呵。中午大家品尝了大哥的厨艺,真好吃,个个吃了好几碗,有种在家吃饭的感觉,很是温馨。

廖金红2009年5月6号星期三晴

5月5日,南昌市教育局领导和南昌市的校长等几位来小金看望我们了。

这是个阴雨天气,有点冷,还不时地下点小雨。天气不好,阴雨天气最容易发生塌方和泥石流了,我有点担心领导的安全。果然,领导们的车堵在二郎山了,是因为那路段发生了交通事故。我想,怎么就那么天不遂人愿呢?领导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能让他们遭这个罪呢?我静下心来等领导,还不时给校长发短信,但我发现我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总是坐立不安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晚上10点半,我们6位支教老师相约到县政府门前等候他们。晚上凉风嗖嗖的,有股寒意,心里冷不丁地骂了句:“这倒霉的天气。”同事们偶尔说一两句玩笑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来缓解这紧张沉闷的气氛。车子来了,可一到跟前,错了,是别人的私家车……我们热切地盼望着领导的车子早点到来。

终于来了,我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了。近了近了……我看到邹校长了,他邻窗而坐,依然是那样的硬朗,脸带微笑,在向我们招手,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平安是福,我祷告上天“谢谢了”。

握手,自我介绍,程序在进行着,我默默地注视着邹校长,他很精神,好像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其他的领导也还好。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他的手很温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他和蔼地笑着,询问着我,我真的有冲动想抱一下我的校长。他年龄那么大,还不远千里来看望我,我何德何能让年近半百的校长遭这份罪啊?我脸上挂着笑,“校长辛苦了”,我的心却很温暖,而且暖了好几天。

接下来就是吃饭,献哈达,敬酒。葛县长的祝酒辞将气氛推到了高潮。领导们下榻小金川宾馆。房间里,我帮邹校长整理好行李,细细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也简单地汇报一下我在小金的工作,就离开了宾馆。

晚上很晚才到住宿地板房,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十分激动,内心充满了感激。我认为只有好好工作,教出成绩,我才会心安。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猜你喜欢

小金支教江西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江西银行
小金橘树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我爱江西奶奶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