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给农村中学思品课把脉

2009-08-27梁志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思品中学教材

梁志稳

农村中学,很多都属于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文化熏陶、家庭教育都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异,留守学生多,不少学生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踏入校门,精神不振,无心向学,课堂气氛沉闷。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给农村中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各科课堂教学有了较大改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的推广,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冷静地审视和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弊病也不少。本人长期在农村中学任教政治,也经常与同类学校的政治教师交流经验,对新课改以来思品课的发展现状进行过深刻反思,认为现在农村中学的思品课普遍存在以下通病,现把它归结如下,供同行们商讨、共勉。

一、自主学习偏向放任状态

新课程推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合作学习伙伴,自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去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但农村中学思品课老师把自主学习理念异化成放任式的自学现象较为普遍,课堂上经常是出示大纲式的问题,由学生自行学习,展开讨论,老师点评板书,布置练习,就算是贯彻落实了新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了。不少老师认为,学生自主了,老师应是走过场的配角,课堂上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讲解点评也精了又精,减了又减,生怕自己抢了学生的风头。这种错误观念的形成在于对自主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理解不深,自主学习理论依据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和心理学原理。现代教学结构理论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由此可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需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中体现,自主学习上的教师主导作用包括: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气氛的调节、角色互换的参与、睿智的启思引导、重难点的精讲、学法指导、学习评价、知识系统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视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时机参与,不必顾虑自己是否抢了风头,主角和配角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通的,甚至是可以互换的。自主学习并没有禁闭教师的嘴,并不是教师安排下的自学,而是要求我们教师用更精炼的语言、更民主的作风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去。

二、合作学习方式问题多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按一定的要求组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农村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的合作不主动,单打独斗的情况较多。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自由发言的机会也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第三,合作不充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评价活动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为了完成本节教学任务,教师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环节教学。第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带有片面性。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许多教师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进程的评价。

要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必须到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内容。其次,教师要提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例如,分组尽可能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各小组之间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尽可能相同,但组内各成员在各方面是有差异的。各小组做到优、中、差生,男女比例合理搭配,性格互补。最后,老师要想方设法构建充裕时空、真诚鼓励的环境,捕捉合作时机,并在选择合作学习的方法等方面下苦功。

三、探究学习的实效性不高

探究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联系,要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教师选定探究学习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学生感兴趣,能自主完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开展。而农村中学的思品课,由于受硬件(即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和软件(即学生的学情)的限制,教师对探究学习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影响,探究学习的实效性不高。深入课堂观摩不难看到,学生探究气氛沉闷,学生不懂探究,不会探究,半节课过去也毫无结果,为了完成当节教学任务,教师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探究,像这种探而无果的徒劳现象极为普遍。客观原因是学生相关知识匮乏,不具备探究的能力;主观原因是教师没有因地制宜选择可操作性问题进行探究,进一层讲即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到位所造成。现以粤教版教材为例,说说因教材处理不当造成探究学习实效性不高的原因。粤教版教材每课均由探究园、心灵导航(或法律导航、或国情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四大板块组成,其中探究园设计有大量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如果教师不进行处理就生搬硬套课本的安排,极易出现上述所说的探而不究、徒劳无功的现象。为此,教师要把探究园的探究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权衡后作出相应的处理,才能提高探究学习的实效。第一,要精选探究问题。由于每课探究园中都安排不少的探究问题,教师必需有的放矢地选择学生感兴趣、有能力的问题在课堂开展探究学习,其余的问题应布置学生课外探究完成,避免面面俱到,影响探究学习有效开展。第二,探究园中设计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师应先安排学习第二板块的内容(心灵导航、法律导航或国情导航),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为探究学习的开展架好桥、铺好路后才安排问题的探究。这种设计,在学习法律部分和国情教育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更值得在农村中学推广。第三,对于探究园中的难点探究问题教师还应作相应点拨辅导,提供第一手必要的感性材料供学生参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学。例如,要学生探究“怎样写起诉书”,课本没有实例,农村中学的学生也没有什么可查资料,如果老师不提供实例,不作必要的辅导,学生根本无法探究。可见,提高农村中学思品课探究学习的实效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极为重要,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处理教材,因地制宜,创设条件,为探究学习扫清各种障碍。

四、课堂学习评价一边倒

学习评价是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认知性评价与行为性评价相结合,以体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课程特点。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学习效果等。评价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例如有自评、小组评,老师评、家长评等。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激励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并不否定对教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不否定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农村中学的思品课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不是很浓,经常会出现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一边倒的现象。如你深入课堂,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回答得很好”“太棒了”“见解独到”“值得表扬”等常识性的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的评价少之又少,对于学生认识出现的偏差很少有进一步修正和引导,生怕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否定学生的个性体验;况且很多评价只停留在表面,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在哪里?见解独到在哪些方面?发展方向在哪里?这些深层次的评价也不多,学生自评、小组评好像也与学生无缘。这种一边倒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连教材正确的价值取向都不敢坚持的唯心主义,又怎能算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呢?只表扬不批评,只肯定不纠错,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坚持一分为二观点,好、差都要评,优点和发展方向均要指出,而且要取用多种评价方式,构建立体结构的评价平台。不能只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而忽视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的评价,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师评价的方式,而必须运用学生自评、小组评甚至是家长评综合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课堂学习评价的本质要求,体现课堂学习评价的真谛。

五、德育实践活动落实不到位

所谓“德育实践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开展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能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德育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粤教版的思品教材,专门安排一个板块(实践与评价)的德育实践活动就是这个原因。然而农村中学的老师,普遍对这个板块的教学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实践活动只是轻描淡写的布置,至于学生课后完成情况如何,极少过问,更不要谈有效的完整评价了。第二,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有些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无法开展的,对于这种情况,老师的处理一般是能减即减,能免即免,而不是考虑改选学生有条件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展。第三,农村中学教师极少参与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导致学生自行组织的实践活动成效差,事倍功半。为了引导学生深化所学的知识,发展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其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注重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灵活处理教材,密切跟踪活动情况,并对活动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以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品德的发展。

其实,农村中学存在较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现象,很多是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的,有些甚至是我们老师不能左右的。只要我们能正视现实,找准根源,树立信心,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思品中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