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2009-08-25陈张荃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句型课文英语

陈张荃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技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年龄、实际水平、学习进度,及时布置难易适中的层次性练习,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兴趣活动,使学生思维敏捷,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新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产生一定的成功感。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听说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前:

值日生报告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口语、锻炼听力的机会,每堂课前5分钟可安排一或两名学生做值日生报告,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起到“热身”作用。为了让学生有个很好的适应过程,值日报告的形式我做了这样的安排,如:初一第一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同学作自我介绍。第二学期,由两个学生就一些家常的话题共同编对话来进行表演。初二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句型的基础上,进行限时两分钟互相问答,比比谁在限时内的问答句子最多。初三学生词汇量已经比较丰富了,因此可进行英语讲故事或演讲。要求每次学生在进行表演之前,就自己所展示的内容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以便学生听的目的性更强,达到最终目的。

课堂:

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障碍是没有语言环境,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为他们创设这种环境,而课堂就是个极其重要的阵地。上课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汉语,多说英语。在开始阶段可放慢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容,用不同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Go for it,它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A部分)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听说教学阶段,听前活动准备要充分,从语境中切入课文。利用多媒体从网上下载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设置与课文有关的情景,包括图片、录像、录音、有关话题、引导性的问题等,引出课文中的生词、句型及内容。听中活动要求学生不看书,听录音磁带,包括泛听和精听。听第一次获取课文中的一般信息,听第二次获取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的检查学生理解能力的题型有难、易之分,其中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对错题、搭配题、改错题、问答题等(开放型问题逐渐增多)。听后活动在学生操练语言句型前概括要点,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操练。其形式包括朗读、默读、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学生还须进行一些听说操练,应采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做些有趣的英语游戏,如发命令做动作、听读短文判断句子正误、传话游戏等,通过师生互动的这些游戏,不但活跃了英语课堂,而且达到了听说训练的目的。学唱英语歌对训练节奏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另外,教师可以把课堂当舞台,自己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登台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又活跃了课堂。

广泛运用Pairwork。在一节听说课上,最基础最重要的Pairwork句型操练,至少要占三分之一时间,甚至更多,最好能做到让全班所有学生都有站起来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尤其对于平时不爱开口的英语学习后进生,更要给予适当的倾斜。事实上,Go for it英语教材的听力材料,早已设计了大量的Pairwork素材,让学生在Section A的教学环节中,进行最大限度的操练。

课后:

加强朗读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读与背诵的过程中,要动员听觉、视觉和发音器官同时参与,长期坚持,不仅能使学生克服胆小怕开口的心理,还会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语感,把握语速、语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掌握说英语的技巧。

提高英语听、说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并通过训练,让学生不断消化、吸收、运用和发展,以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推动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责编 周侯辰 黄 晓)

猜你喜欢

句型课文英语
典型句型大聚会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