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英语课堂参与意识

2009-08-25潘翠柏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英语能力同学

潘翠柏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倾倒”。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教好英语的关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一、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只有教师设立的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他们才会有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平时不太善于表达的学生也会觉得自己有话可说。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课堂气氛才会因此而活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学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起点七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3 Whos Petter?时,选用了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明星,让学生猜是谁,他长得怎样。之后,描述一下班里的某个同学长什么样,当天穿着什么衣服,接着让同学猜测所描述的这个神秘学生是谁。因为所选取的人物是自己熟悉的同学,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描述,气氛当然可想而知。

二、搭建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资源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法过程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呈现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主动、积极地进入状态,有一种完成任务的迫切感,于是就产生了参与任务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采用值日生英语汇报、学唱英语歌曲、pair work、 group work、 guessing games、 make a survey、 debate等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积极参与课堂提供保障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习的问题。实践证明,那些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是那些主动去学习新知的人。所以,变革传统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与体验,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强调思维和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如: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六人一组进行讨论,对课文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以组为单位发表意见、上台讲解,下面各组学生可向“讲演者”提问,共同探讨。教师对学生要积极引导、热情鼓励,不损伤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这种教学,成绩好的同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平时课堂上不主动发言的、胆小怕羞的同学也开始踊跃参与,积极准备发言,上台讲解,表现他们的内在潜能,更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学生们不但亲身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学生之间合作,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课后学生们存在的问题,我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让有疑问的同学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知道如何解答的同学可在课后把解答思路和答案写在上面。由于他们写的同时会吸引很多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和争论,这在某一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心底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种“兵教兵”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但促进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大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英语成绩,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德,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加强学习指导的力度,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增强,课堂就会因为学生这个教学主体的投入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真正体现英语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精神。

(责编 周侯辰 黄 晓)

猜你喜欢

英语能力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