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遭遇抄袭之后

2009-08-25张海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机智真情范文

张海燕

案例回放: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叙事文章一般采用“叙+议”结构,大段如实地记叙,只在结尾处加一两句议论或抒情,显得内容很单薄,议论很空泛。学生对材料的详略处理几乎不见痕迹,很多人写作文都在凑字数,只要能把事情记叙完毕即可。针对这个现象,我准备了一堂关于详略得当为内容的作文讲评课。课上,我特意选了几篇在这方面写得较好的随笔。谁知我刚把范文《您还会再进入我梦中吗》读完,就有一个出其不意的声音在班中响起——她的作文是抄的。面对这样的音符,我的上课思路一下子就乱了。正当我觉得想为范文说几句的时候,教室里早已响起了一片呼应之声,学生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

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念头:何不顺其自然就在“抄”字上做文章。

于是我先请学生来谈谈对抄袭作文的看法。一番讨论下来,果不出我所料,大多数学生都在大谈抄袭作文的弊端,诸如:“随笔应该写真情实感的东西,抄的就不是自己的。”“抄别人的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甚至大有批判抄袭者人品的趋势。而事实上,班中很多学生为了应付作文作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做过这样的事情。怎样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真心话?我马上抛砖引玉,反其道而行之:“抄的一律是差的吗?”当赞扬、鼓励了“不一定”的答案后,我随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什么样的抄袭是好的,是可以的?”也许是接触到我真诚的眼神,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抄全篇,但可以抄部分。”“抄一句或一段优美的句子为自己的文章所用就可以。”“可以抄人家文章的形式。”“可以套用别人的观点。”……听着学生的肺腑之言,我暗自高兴,对“抄袭”的认识可以做个小结了。于是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抄袭、引用、模仿”六个大字,然后态度鲜明地强调说:“一字不改地引用全文叫抄袭,我反对;局部抄袭人家的话叫引用,我不反对但也不提倡;抄他人的行文思路及行文形式叫模仿,模仿是我们写作之基石,最基础的起步,我不反对但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至此,我引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写真情实感之文,并板书了“写真就好,表情更佳”的作文要求。接着围绕这一点,又选择了两篇既有“抄袭”之嫌,实则有真情实感的范文进行品读:一篇是模仿了课文《丑小鸭》抒写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遭遇的《鞋》,另一篇是模仿《百草园》抒写了自己童年趣事的《我的乐园》。看着学生欣然点头的神情,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地把学生从抄袭的误区中拉了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文中有真情实感的可贵。

在此基础上,我又顺理成章地再拿起这篇“抄袭之作”当倾诉对象,以“作文,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要求学生来一段真情告白,诉说自己在写作文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作文,你让我爱你在心口难开。每一次,周末的晚上我冥思苦想、搜肠刮肚……”

“写随笔对我来说真要命,总不知写什么,该怎么写……”

“每到周末,我的大脑总会成为雷达,搜搜搜,将本周的记忆都搜一遍,拣出好笑、好玩、有意义的事来写……”

“记得雪燕说过一句话:要从生活小事中写,表现你的心情。于是我写了《家有邻居在装修》,这正好是我在思考随笔内容时,楼上咚咚声给了我灵感;写下《昨晚你做梦了吗?》是因为白日里与同学讨论进化类话题,于是写下与老师分享;写完《学会责任》是因为老师刚上完‘责任这一课后,看到班里的值日生活,深有感触之下‘小笔一挥而就……”

读着一句句动情动理的话语,我深切地意识到本次作文教学我已从失败走向成功,已从失望迈向惊喜。它留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却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教学机智能点燃教学之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位教育者如果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良好的教育实践者。”在学生的回答与我预设的教案发生碰撞的时候,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先在“抄“字上做文章,根据我对这个班学生的了解,如果老师不事先提异议,学生一般不会说“出格”的真话,于是我另辟蹊径,在肯定这种抄袭做法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从中获得“真情”的乐趣,结果收到了从正面讲解所收不到的良好效果。

要让语文课堂具有智慧灵光的闪烁,教师就应当运用教学机智,在成与败之中反思、提高。教师就会通过自己的智慧之星点燃学生的智慧,教学机智就会在一次次的败与成中发展,从而闪现智慧光芒。

二、慎对课堂问题的生成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设计虽然从教学目的、教材难度来估计,学生理解能力高低等多方面都加以考虑,但它仍然是静态的,而具体的课堂过程则是动态的。课堂中除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外,往往会生成许多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意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部分恰是有价值的,教师如果能够适时抓住,充分利用,课堂就会由“死”变“活”,它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堂作文课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搞活了课堂,还提高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达到了作文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主体,搭建说真话诉真情的平台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确实,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用自己真实的语言去表达、去诉说,让学生的文章流淌着真情,吐露出实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深思的问题。假如在课堂上我简单武断地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否决或肯定,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判断,不给予他们话语权,那么他们不会领会作文要求真情实感的特点,不会有倾诉作文苦乐的机会,不会产生对作文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做的是尊重每一个个体,搭建一个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将自己的思想火花、情感波澜、个性色彩,真实灵动单纯质朴地说出来的平台。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机智真情范文
风雨真情
真情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春色几许(简谱)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机智的回答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