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主持的艺术,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2009-08-25莫小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之术磁铁主持人

莫小珍

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那么语文课在他们眼中就会更加枯燥无味。倘若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也就谈不上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便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遇而变,难于隅反也。”(叶圣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是教学的核心问题。

一、以语激趣,恰当运用“磁铁之术”

所谓“磁铁之术”就是吸引学生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归纳法、演绎法、综合法,又有启发式、灌输式、填鸭式等。但是无论什么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磁铁之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你讲的东西不感兴趣,你再多、再好的方法也白搭。我常想,为什么那些节目主持人和歌星们能调动数以万计的观众、歌迷们整齐划一地手舞足蹈呢?原来主持人与歌星,善于以语激趣,运用“磁铁之术”抓住观众的心理,使之对他们的话题、语言非常感兴趣。因此,观众在看或听的时候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参与其中。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教师大声念一遍,学生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设置情景语言至关重要,有了适合学生口味的情景语言,声、形、意有机结合,学生才印象深刻,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

倘若教师要让学生的心神跟着自己走,就必须得让学生对自己所讲的东西感兴趣。较好的方法是,教师也应该是课堂上的主持人,尽量把自己要讲解的内容设计得更加有趣,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导演,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以前,我们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由此看来,当今的课堂教学,就学习一方而言,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就课堂操作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若欲教之,先则引之;若不引之,则必失之。”这就是说,教师教学艺术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修炼“磁铁之术”。“磁铁术”高的教师,就像唱功好的歌星、魅力强的主持人一样,课堂上能够驾驭自如,“呼风唤雨”,如鱼得水,深受学生爱戴,学生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相反,如果“磁铁术”根本不具有或者是技艺不高的教师,就只能是要风没有,要雨难求了。他的学生也因他单纯的说教而兴趣索然,不尊不敬。可见,吸引学生是多么重要,教师修养自身素质,炼就“磁铁之术”就势在必行了。

二、以情激趣,精心设计“主持艺术”

就整个课堂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就像一支军队,从表面上看,没有士兵,要打仗根本就不可能,更别说打胜仗了。但是,如果真正要打硬仗、打胜仗,则必须取决于指挥官。指挥官战前的“导”能激发群情,鼓舞斗志,战中正确指挥,能把握好战机,施展战术,就会战无不胜。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就是“导”的典范。她在教《春》这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杜甫有一首《绝句》,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齐背:“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于老师又提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呢?”(学生又齐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哇,都挺长记性的。”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与即将学的《春》文的风格相吻合的。老师一句夸奖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接着于老师又因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春》中写的山、水、草、树、花、鸟等景物的姿态、色彩,你们注意没有?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感受春的气息。”这段开场白师生互动,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牵动学生的心,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下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开场白,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条件。无论是语文课的单元教学,还是语感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形式上变来变去,到头来,教师们不知不觉地又回到老路上去了。我们何不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把要讲解的内容设计成各式各样的节目形式,把学生当成热心的观众或听众呢?教师主持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内容、形式都新颖了,师生的关系也就融洽了,相互配合也就会默契。这样,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教师也不会为课堂上学生不配合而费心。教师们要担心的,就是怎样练好主持艺术,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三、以“形”激趣,充分调动“表演技巧”

这里的“形”是指学生动口、动手以及表演等行动学习即形象的学习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让学生的感知、领悟、识记、积累的技巧得以充分地表演展示。教师就像一个主持人一样,把握教学的进程,让学生集中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无限的技能技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让学生动手、动口甚至表演,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可以想象,学生在课堂上就是一个表演者,学生在课堂上是想办法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不需要教师用纪律来约束他们了。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一堂课教师运用学生有效地吸引学生,这堂课肯定就成功了一大半。在以往,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我们都要煞费苦心地精心设计。有经验的教师和思维活跃的教师可能会设计得很不错。但不可否认,有的时候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是很难设计得流畅的。比如,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品味文本中的语言,就不容易连接流畅,这样的课总是让教师们感到头痛。

实际上,我们教师也可以像节目主持人那样用几句口号来提醒学生,激发兴趣。像著名节目主持人何炅、李维佳和李湘他们就经常用一些口号来激发观众的热情,也不见得就是由上一个节目带出下一个节目,但是我们并不觉得他们的节目就显得很不紧凑。为什么我们教师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呢?

用什么样的口号呢?笔者认为口号应该是活泼而有力度,简单而有节奏的。例如,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不妨让学生对着老师大喊:“我是儿子,你是爸(妈),儿子准能胜他爸(妈)!”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可以这样激趣,让学生对着习题微笑一秒钟,然后学着明星齐喊:“加油—胜利!胜利—加油!”若要比赛,则可以喊:“齐心合力,永远胜利!”如此等等。这样的口号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文本环境;第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可以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斗志;第四,每堂课能动情地喊几次,可以提神醒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以语激趣,恰当运用“磁铁之术”;以情激趣,精心设计“主持艺术”;以形激趣,充分调动“表演技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些做法是老师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创设的活动手段。它必须建立在以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之上,绝不是不顾学生实际的驾空式教学。同时,在使用时还要考虑到它对学生的阅读、思考、练习是不是有干扰和破坏。实际上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而应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学技巧,以此达到最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笔者在这里所谈的教师主持的教学艺术,并不是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采用的唯一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但不可无法。我们只有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认知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才能适应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之术磁铁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短路学校
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