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诗意百开册》与它的藏家

2009-08-21

收藏·拍卖 2009年8期
关键词:册页长风画院

宋 琛

2004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以6930万元被南京商人洋休拍走,令其在企业界和收藏界一鸣惊人。杨休,南京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2008年胡润百富榜第152名。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杨休在人学教古文,1990年开始下海经商。从最开始的天地美食、小型飞机、保健品、电动自行车,直到后来投资新材料生产、生物工程,涉足房地产领域……“余幼习六艺,沉迷史籍。年弱冠,游学金陵。受师传于先正,得启蒙于鸿儒。时国运即转,躬逢盛世,教化已开,百废并举。余以书画篆刻之末技,换得学杂之费,尚有余裕。自是有收藏之好,迄今凡二十四载矣。及至投笔经商,事业小成,无论薪俸红利,荀有余财,成购古董。无论金石书画、古籍善奉、青铜陶瓷,尽收斋中。”这是杨休为其长风堂博物馆所作序文的一部分,字里行间显露功底。从2004年至今,低凋的杨休从未公开五年前“惊人一举”的前因后果,陆俨少诞辰百年之际,杨休接受《收藏·拍卖》杂志独家专访,讲述了当年6930万元举拍《杜甫诗意百开册》的前前后后。

《收藏·拍卖》,您当时是什么时候,通过哪种方式知道《杜甫诗意图百开册》要上拍?

杨休:2004年春拍期间,翰海拍卖第一时间告诉我的。

《收藏·拍卖》:为什么决定要买这幅作品?为什么对陆画情有独钟?是个人的喜好还是“智囊团”的建议?

杨休:因为古今画史山水册页,未有一百开者,唐寅、华新罗曾作百开巨册,都是人物、山水、花鸟合集。一册之中,纯全山水,唯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此作品是1959年夏天,陆俨少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而创作的,当时,陆俨少年届五十,正创作力旺盛,尽数月之功,先成二十五开,后又耕辗砚田三载,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一百开山水巨册。1962年曾在上海画院、浙江美术学院等地展出。“文革”期间,被迫上缴上海画院,其间被人窃去三十五开,仅退还六十五开。1989年,80高龄的陆俨少于北京宽沟奋力补画,复成完璧。所以这部《杜甫诗意百开册》,完整集合了陆俨少中年、晚年的山水画貌,从中可见陆俨少中年的工致缜密、灵气流溢的风格,与晚年变法后的雄健豪放、简约浑厚之气象。

因为我曾经师从宋文治,宋文治又曾向陆老学过画,所以这幅师祖的作品我是志在必得的。

《收藏·拍卖》:陆俨少最爱杜甫诗,晚唐诗人杜甫,因战乱被迫入蜀的一段经历,曾让漂泊中的陆俨少深深共鸣,一样的颠沛流离、样的哮喘顽疾这幅画与您有怎样的共鸣?是否与您的经历和性格有关?

杨休: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陆俨少和杜甫的确有着相似的经历,让他能画出如此精彩的峡江风光,作品尺幅虽小,但幅幅以小见大的表现出蜀国山水的奇湍,并且构图非常大胆,这些都是我收藏此册的原因。

《收藏·拍卖》:拍前您以8000万为竞价的底线,这个依据和参考来源于哪?

杨休:陆俨少作品当时的价位是每平尺15万左右,此册是陆俨少代表作,所以我的参考价格是40万一平尺,合计4000万左右,我当时是准备1个亿去竞买的。

《收藏·拍卖》:2004年的惊人举,令陆俨少的画作行情随后出现了暴涨,暴涨引发了大量陆画伪作出现于市场,作为藏家您怎么看这现象?

杨休:陆俨少是中国山水画大师,价位应该说是稳固上涨,这符合艺术品增值的规律,但是大量伪作出现后,又扰乱了这个市场,导致近期陆俨少作品价格调整回落。我认为作为藏家一定要认准可信的拍卖公司,多咨询专家再进行投资。

《收藏·拍卖》:购买《杜甫诗意图百开册》的初衷是想给长风堂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长风堂博物馆对于您的意义是什么?

杨休:我收藏已经二十多年了,收藏的作品都只有我一人在家欣赏,开博物馆就是希望能独乐乐变为众乐乐,将我的收藏与所有喜欢艺术品的朋友一起来分享,也是希望能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长风堂博物馆非休息日对外开放,也会定期举办些画展,最近一期展览是在9月份,我们会有一个“万古长春楼遗珍暨吴门朱氏四代书画展”,届时将展出梅影书屋弟子、著名书画家朱梅部父子孙四代书画作品及藏品。

《收藏·拍卖》:《杜甫诗意百册》给您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吗?

杨休: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收藏圈子之外的人开始认识我了,收藏对我来说是个常态行为。

《收藏·拍卖》《杜甫诗意百册》是否有再次走上拍场的可能?

杨休:此册是长风堂的镇馆之宝之一,目前没有计划上拍。

在众多诗家中,陆俨少最喜爱杜甫,对于别的诗家他都只读选集,唯有杜甫诗集通体读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攻占上海,国难当头,上柏山再难安居。陆俨少不愿做日寇顺民,带着一家老小愤然走上流亡之路,历经数月,到达当时被称为大后方的重庆。以农养画的梦想就此破灭。晚唐诗人杜甫,因战乱被迫入蜀的一段经历,让漂泊中的陆俨少深有共鸣。

1962年,正逢杜甫诞辰1250周年,陆俨少刚刚摘去“右派”帽子。总算恢复了画师的正常工作,为了纪念杜甫,他开始着手绘制《杜甫诗意百开册》。每晚,陆俨少都会在家中,绘好一两幅《杜甫诗意图》。次日清晨,他便将新画放入一只藤制书篮带到画院,作为当天给学院教学用的示范材料。三个月中,陆俨少总共完成了一百零八幅《杜甫诗意图百开册》。他从中精选了一百张,装裱成册。这部册页很快就在画界流传开来。

原本陆俨少将杜甫草堂视为这部百开册页的最佳归宿,他写信给草堂,提出要无偿捐献册页,但是没有得到回应。一个摘帽“右派”的作品,草堂不敢接受。

如今世人所见的这套册页,并非陆俨少最初做成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文革”初期,陆俨少被打成逃亡地主,整日受到批斗。《杜甫诗意百开册》也被列为四旧,说画家是在借古讽今。为了防止册页遭到破坏,陆俨少自行将册页上交给了画院。“文革”结束后,当册页重新回到陆俨少手中时,百幅精品已失散近半,只剩下六十五幅之数了。事后,他听说遗失的部分画作流落异地时,禁不住老泪纵横,嚎啕大哭。1989年,陆俨少终于又提起画笔,凭着记忆,以晚年的风格重新补齐了“文革”中散缺的三十五幅诗意图。历史不再残缺,这部重新获得完整的《杜甫诗意百开册》,呈现出陆俨少五十四岁和八十一岁不同的绘画风貌。中间隔着漫长的二十七年岁月沧桑。它给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陆俨少画风变革的绝佳蓝本。

猜你喜欢

册页长风画院
护镖
4 0位老朋友的寄语
齐白石《花草工虫册》:荣宝斋珍藏以1.299亿元成交
七绝·飞云
护镖
朝雨闻雁感时
边寿民干笔小品册页赏析
略论高简的山水画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建国以来官办画院情状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