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惠人 办学育人

2009-08-21

劳动保护 2009年7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煤矿学院

林 静

坐落在北京东燕郊的华北科技学院,有一所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直接管理的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承担着煤矿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尹尚先,安全工程学院的创始人和领头人,在学院成立短短4年间,引入大批科研项目,为煤矿培养了数百名应用型人才,成为华北科技学院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煤炭工业优秀创新人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家。2009年3月,尹尚先成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始终如一的追求

1964年生于山西朔州的尹尚先,16岁就考上了山西太原工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西雁北煤矿建井工程公司工作,从此与煤矿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这一辈子总得有点儿追求,无论是为这个社会,还是为了自己的家乡。我不想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从农村走出来的尹尚先,对于自己的家乡感情很深。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在矿山开采方面亟需技术人才。在煤矿工作1年后,为提高自己的煤矿专业知识水平,尹尚先又考入煤炭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后开始在煤科院西安分院从事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研工作。

“我的工作,就是实实在在面对煤矿的需要。”工作中,尹尚先逐渐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注重安全生产实际应用研究,为矿山提供技术服务,是尹尚先从事科研工作一直坚持的出发点。从产煤大省走出来的尹尚先,深知水害是引起煤矿事故多发的一项重要隐患,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攻关项目。尹尚先为了攻下这项难题,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矿山一线进行研究,他构建的岩溶陷落柱突水灾害致因理论,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基本理论体系,在突水模式、突水机理以及突水预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尹尚先针对峰峰梧桐庄大水矿区提出了绿色开采概念,建立完善了煤矿安全、职业健康、热能利用、环境保护等四位一体的承压热水体上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安全采煤和节能减排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这套理论技术获2008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尹尚先还研发了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把煤矿突水的主控要素转化为灾害发生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应用突水预兆信息原位拾取、适时检测、远程监控和智能判别技术,建立矿井水灾预警的硬件系统和识别系统,并在太原东山煤矿示范实施。

由于常年在矿山一线艰苦的环境下工作,1.78m高的尹尚先体重只有60kg出头。20多年来,尹尚先选择煤矿科研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从一个农村娃到一名国家级专家和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领军者。

普及教育的支撑

1996年受联合国开发署(UNDP)资助,尹尚先到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SIU)进修了一年。这次进修,不仅让尹尚先在学术研究上有了收获,还给他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

“到美国以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美国仅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它却培养出了大批各行业的领军人才。美国的大学讲究的就是基础教育,普及全民基础教育。全民素质提高了,用科学带动生产力发展,使美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发达国家。

对比我国的教育,尹尚先感到,只有从原来的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中国才能有发展。在煤矿,80%~90%的农民工都是文盲,这样的基础,大大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科技进步。

“从美国回来我就感到,我国煤矿的发展,一定要有普及教育的支撑,要培养出专为煤矿科技进步储备的后备人才。”2004年3月,从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尹尚先,携妻带子来到位于河北燕郊的华北科技学院,开始了一手执教棒,一手抓科研的教学生涯。

2005年3月,华北科技学院成立了第一个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安全专家周世宁教授担任院长,尹尚先作为国内知名矿山水害治理专家,成为学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由于归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直接管理和安全工程学院的行业特点,学院办学方针中明确提出“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突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在学院的主体专业和龙头专业地位。

学院成立两年来,尹尚先主动发挥自己科研特长,以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矿井水害防治为研究重点,以安全学科、采矿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为突破点,拓宽研究方向,为学院带来了许多个零的突破:创建了教育部确立的安全工程和采矿工程两个特色专业,当选了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参加了国家安监总局重大事故调查,建立了国家安监总局煤矿瓦斯水害防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2007年,尹尚先被选聘为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既然是研究煤矿的专家,尹尚先说起煤矿的安全问题,直接就奔着根源上去。他先说起美国的煤矿,为什么事故少、安全好,“只要有安全问题,他就不采。但是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能源有限,人口又多,再复杂的条件我们也得采。所以,为什么我们煤矿的安全问题老搞不好,一个是我们条件确实复杂,另一个就是无序开采。”尹尚先肯定地说。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能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做点儿实事,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尹尚先提出了为煤矿企业解决科研问题的同时,为企业培养、输送实用型人才的想法。安全工程学院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成功申报了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这两个教育部特色专业。以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矿井水害防治为研究重点,以安全学科、采矿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为突破点,拓宽研究方向,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实施质量工程,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由于学院的科研工作定位于服务企业,两年来,在周世宁院士的带领下,针对煤矿企业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已取得明显成果,其中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装置研发成功,在晋城、铜川、淮南和开滦等矿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已经批量生产并在淮南矿大量应用。学院引进并再开发的加拿大进口瞬变电磁系统在全国20多个矿区应用,为煤矿构造探察及水害治理提供了准确信息,被各大矿区广泛好评。尹尚先主持的《梧桐庄矿温度异常型高压隐伏强导水陷落柱超前识别探查治理技术》和《薄隔水层高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技术》两项科研成果获得2006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突(涌)水预测研究》获第三届(2006)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与优秀推广项目。

实用性人才的培育

“2006年我们经过调研,通过总局给温总理提了一个报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煤矿基层单位人员的素质,在学院招生方面实行对口单招,专门针对一些煤炭大省在职的年轻技术骨干,扩大招生,让他们脱产来上四年本科,学完再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如何为煤矿企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是尹尚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培养人才,输送到各矿,加强煤矿的技术力量,整体提升矿山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安全工程学院的首要任务。

在培养人才方面,安全工程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尹尚先介绍说:“一方面我们是从社会输送人才到基层,另一方面是从基层吸收上来进行培养,培养完了再送回去。”

对于人才的选拔,安全工程学院分为单招和普招两类,按照考生各自的特点去培养。“单招的人,来自基层一线,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缺少的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四年后,要让他们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回到原单位后针对生产现场的东西能够说清楚,更好地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从高考招来的学生,我们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将来这些学生是要到矿上工作的。他们基础知识都比较好,需要加强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学院在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上都要考虑他们的特点。”尹尚先说。

从2006年起,学院的安全工程专业和采矿工程专业每年各招收7个班200多名学生, 每一个专业有1个班是单招的,都是来自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内蒙等煤炭重点省份的青年业务骨干,6个班是通过正常的高考招生来的。这样,安全工程学院每年为煤矿企业培养近500名毕业生。

身为安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尹尚先,不仅在学校为培养、教导学生成为煤矿专业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即使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煤矿,也会经常和他们保持沟通。

付龙是2006届采矿专业的一名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神华集团下属的一家矿山企业。刚到了矿上,付龙就被分到井下一线,跟着老师傅们挖煤。学生每天早出晚归,跟农民工一样干力气活儿,在学校学的四年知识在井下完全没了施展的地方,有时候还要被老师傅骂,付龙没干几个月就实在呆不下去了,跑回来找到尹院长,非要回来再找工作。尹尚先反复给他做工作,告诉他作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来到矿井一线,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这都是正常的,并一再鼓励他坚持下去,找机会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就一定会比只有实践经验的人发展得快。付龙信服老师的话,又回到矿里,在井下挺过了6个月。2008年,付龙当上矿里的技术主管,相当于矿里的副总工程师级别。他专门回校感谢恩师尹尚先,尹尚先特意安排他给在校的学生讲了一课,对学生震动很大。

由于在教学思路上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安全工程学院的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2008届采矿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3.75%。

2009年3月5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为尹尚先颁发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表彰他在安全生产领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突出业绩。面对这样的荣誉,尹尚先想得最多的还是怎样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科技是发展煤矿的动力。全国有1万多个煤矿,光靠我们每年培养输送的500多名毕业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今后一方面能为煤矿多带出一些人才,一方面多出对矿山发展有用的科研项目,这样的人生足矣。”

编辑林 静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煤矿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学院掠影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