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读书”话题的断想

2009-08-17

领导文萃 2009年12期
关键词:食粮书斋品茗

筱 陈

书,精神食粮也。既是食粮,当常“食”之,以防饥饿。物质食粮匮乏,影响身体健康,精神食粮匮乏,则影响身心健康。书常读,以弥补知识之不足、心智之缺陷。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书”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既是食粮,就要讲究食物结构之平衡。书有不同类别,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有的“食”之以长“智”,有的“食”之以养“气”,有的“食”之以明“理”,有的“食”之以长“技”,读书不可偏废。

读书为了益智增识、陶冶性情,完善人格。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保证“食粮”之质量。有些书,不读尚可,读之,毒害心灵。精神食粮当仔细挑选,需防精神食粮中掺杂使假。读书须谨慎,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拿来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既是阶梯,就有一个站在哪个梯级的问题。读书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站立的层级。书的阶梯没有尽处,人们在不停地攀登中提升自我。

书是前人的肩膀,我们应当感谢前人,提升了我们的起点,缩短了对未知的探索。犹太人认为“书是犹太人的惟一遗产”。

书几乎人人都读,但未必人人能把书读好,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读不好书而放弃读书,放弃了读书,就等于放弃了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读书是辛苦的,读书又是快乐的。辛苦在于,要揭示出书中的思想,需要苦苦地思考、苦苦地理解。思考的过程、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花神费脑的过程。快乐在于,读书的过程,是释疑的过程,解惑的过程,因为有疑,因为有惑,我们读书。因为释疑、释惑,我们快乐。快乐在于,夜灯下,翻着书,消遣着时光,那是劳作一天的放松。

书如茶。悠闲时读书,如同品茗。其实,闲书不闲,那些看似用以打发时光的书,能在轻松之余了解逸闻趣事,并在这些见闻中长了份见识,也长了些待人接物之技巧。书似药。郁闷时读书,先是心躁,渐到心静。有时读到一个句子,能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读书要有“面”,系统地读,掌握一个学科的体系,各个知识点中的逻辑关系。对这些“面”的知识,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当温故知新。有些书,读百遍千遍,每次读之,都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读书要选准角度,让思路随着书中的线索铺陈开去。对从事写作的人来说,不仅要研究书中揭示出的思想,还要研究这本书是以什么样的结构展开全书。

读书要有“点”。带着问题翻书,利于弄清一个问题、一个概念。写文章与读书结合起来,在写中读,在读中写,既读了书,也使文章更加深透。

读万卷书,书要博览。但随其终身的书也就那么几部,甚至是几本。书中透出的思想,影响一生。

书要读进去,要理解书中所要表达的含义;书还要读出来,深化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提升书中表达的内容。

信息时代,“书”的概念已经突破了纸质的概念。网络,走进了生活,让世界变成了村落。一网知天下,善用网络,是读书人必备之素质。

读书何必只在书斋,大自然也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行走于山水之间,观赏石壁上的摩崖石刻,透着前贤对大自然理解和感悟,如同在品茗一杯清茶,沁入心扉。

读书何必只在书斋。实践本身就是一本大书。实践的过程是知识运用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是丰富知识、创新知识的过程。

人生也是一本大书。读懂人生这本书,这是知己的需要,也是知彼的需要。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不读则饥渴。

猜你喜欢

食粮书斋品茗
落叶
我的书斋
落 叶
品茗
文人学士的书斋名
三尺书斋容天下
苜蓿:天马的食粮
大美于斯书斋外
蛛网
岁月如歌 品茗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