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绚丽九寨 神奇黄龙

2009-08-17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8期
关键词:黄龙九寨沟景点

周 娜

九寨沟景区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主沟组成,108个奇特的湖泊、草海,由飞瀑、溪流把她们连接在一起,尤如一副优美的图画。湖水清澈明亮,飞瀑急湍汹涌,树木青葱婆娑。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清纯洁净、晶莹剔透,湖、泉、溪、瀑、河、滩连缀一体,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让人不禁向这大自然的神工造化顶礼膜拜。还有那些地灵人杰的阿坝村寨、跳着热情锅庄的人们以及黄龙天堂般梦幻的人间仙境,让人留恋向往。单是看着远方牧人的帐篷像蘑菇点缀在蓝天白云下,看着红色的藏家木屋、土黄色的羌宅碉楼,就让人心醉其中。

由于九寨沟呈“Y”字型,故而我们先坐车到达位于右道日则沟顶端的“草海”站点,准备由上往下,根据时间安排,依次参观。景点太多了,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在沟内住一礼拜都玩不过来,但时间有限,所以只能找些精华的、提纲携领有代表性的重点站点观赏游玩。

我们首先到达海拔2910米的“草海”。草海得名于长在湖面上的萋萋芳草,此景点最佳观赏时间为春天。由于这里山高谷深,阳光要很晚才能照射到,因此显得有点神秘。清晨,阳光斜射在草滩湖面上,拍摄效果果然出乎意料的好。导游给我们指着草海中的“箭竹海”说,这就是电影《英雄》的某场景拍摄地。想到片中张曼玉躺在亭子中,梁朝伟和李连杰在箭竹海水面上飞翔比武,那美轮美奂的画面摄人心魄。

紧挨着箭竹海的是“熊猫海”,据说海中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天然生成黑纹路,枯水时节看上去,分明是一只卧着的可爱大熊猫。现在的水深蓝如天,树木影子倒映在湖面上,“熊猫”踪迹难觅。阳光下,清洁栈道的环保人员是藏族妇女,黑袍长裙镶着彩色的边儿,我想这应该是当地藏族标志性服装吧。脑子里正盘旋思考着,却已到达“五花海”景点。

当我来到五花海这纯净的景致面前,不仅惊讶,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期而至。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净土,只因尘嚣,让我们背离轨道,愈发世俗。在这里我找到了那份属于内心的平静。这里除了大片的蓝,水中还夹杂着钙化物,树枝、松果、藤蔓等落入湖中,钙化成如玉琢般的珍品。丰富立体的水下景观与不同颜色的植物混搭,在阳光照耀下幻化出缤纷的色彩,这里便真的成了五花海。这要比春天的花更鲜艳璀璨,我被这奇景深深俘虏了,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水底奇观!

由此景点而下,栈桥下面是一片广阔的河滩,只听见潺潺水声,展眼望去,是一片坡度平缓状如扇面的珍珠滩瀑布,草丛甚至高大的乔木都稳稳当当地扎根在溪流之中,形成溪中长树的奇观。游客纷纷掏出相机,与这奇秀婀娜合影。钻出林子,就到达了“镜海”。这里的湖泊巨大静谧,树木与湖水连成一片,根本分不清是真实的森林还是水中的倒影。继续往下面走15分钟,按照指引,便来到了诺日朗瀑布,来之前早有耳闻,这里是西游记片尾的外景拍摄地,真貌果然磅礴大气。透过云杉和油松的虬枝,看到从钙化聚集的断层猛然飞泻下来的白色瀑流挂在长阔的山崖上,让人叹为观止。

中午在诺日朗餐厅用餐后,便来到瀑布对面的“树正群海”,这里的植物依靠红色根须在空气中吸收养分,从而适应了在水中生存。可我们当时抵达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光线有些暗淡,对拍照来说小有遗憾。

接着看到的就是“老虎海”。我很喜欢这里,沉默中蕴蓄着暴烈、安谧中隐藏着桀骜。没有瓦蓝透彻、亮丽多姿的景象,只是一泓清幽的水,安静的好像静止的世界。然而就是这样的静水,孕育了连绵的树正叠瀑,瀑布声响震耳欲聋,宛若虎啸。正是这安静之后徒然爆发的活力与激情,造就了老虎海名字的由来。

不知不觉已近4点,我们赶忙到马路对面坐观光车,朝“Y”的另一岔——则查洼沟挺进。车开了10分钟就已到达海拔将近4000米的高山环抱的“长海”景点。一眼望去,只见大面积的水域和典型的“V”字形峡谷,凉意透骨,即使在盛夏也不易久留。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我感觉憋闷,浑身无力、腿脚松软,我知道可能是高原反应发作了。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赶去与旅行团大部队汇合。路上听导游介绍了卧龙海、墨角寨、火花海、芦苇海、盆景滩等景点村寨。就这样我们把“Y”字型上半部分的两条岔都游览完毕。晚上导游组织我们去看藏羌民俗表演,演员个个都有漂亮的嗓子和过人的舞蹈才能,我们被邀请上台一起跳起欢乐的锅庄,大家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

第二日,我们计划二次进沟,游览完毕后再乘车翻越梁子雪山抵达黄龙景区。九寨沟“Y”字形的上面两个分支精华部分已全部领略,今天主要观赏分布在诺日朗瀑布下面“树正沟”的几个景点。

首先到达的是“树正立寨”,依山而建的寨子里到处飘扬着经幡和风马旗。寨里的藏族建筑装饰色彩艳丽,有的阁楼还上放置着金色的转经筒和木刻人像。我们从栈道往下行,路边低树丛生,鸟鸣悦耳,让人心里倍感喜悦。很快就来到“卧龙海”,步行来此的人并不多,都以为上面的好景看多了,大抵也不过如此,便匆匆离开。其实,处于不同的海拔和不同位置,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湖水所呈现的气质也千差万别。透过波平如镜的水面,一条乳白色钙化的长堤横卧于卧龙海中,宛若白色蛟龙在潜游。当遇到强风时,“蛟龙”在水中摇晃,随后便会刹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往下走就看到“火花海”,近处能看到水面的钙化沉淀物,水面生长着参差不齐的灌木。据说每当晨雾初散时,湖面因阳光折射,水面似有朵朵金灿的火花燃烧,跳跃闪动,像一个晶莹无比的翡翠盘。可我们没那么好运,没有赶上太阳眷顾,只得悻悻离去。

九寨沟最后一个景点是“盆景滩”。抬眼看过去,山、水、树浑然一体,仿佛一幅美妙画卷,光线很棒,水域也宽阔,是一片浅滩。浅滩之上灌木丛生,不仅有白杨、柳树,也有长在山石上的杜鹃、柏树,整个河滩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巧夺天工的盆景,我不禁多拍了几张照片,把这美景永久地记录下来。

结束九寨沟的观赏,下午我们就直奔黄龙。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在岷山山脉的褶皱地带,当地老百姓把黄龙叫做“瑟尔措”,即“金色的湖”。倘若九寨沟是“人间天堂”,那黄龙就是“人间瑶池”。黄龙沟是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化体山体组成,好像一条昂首的巨龙在雪山下歇息,有动也有静,静说的是钙化池,动指的是钙化瀑布。车行山路,盘旋而上,司机指引我们看远方的雪宝鼎,它是藏族同胞的圣山,庄严巍峨,既是岷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又是两江的发源地。

来到黄龙,多了幽静的参天大树,少了众多游人的纷扰,走在草木葱茏的小路,呼吸着清香的空气,真让人心旷神怡。没走多远就来到“钙化滩流”,百余米宽、千余米长的钙化滩,宽阔的铺洒在青山中,水是清冽、纯净与透明的,地表却是钙化而形成的金黄色。继续沿栈道跋涉上行,渐行渐高,不由得气喘吁吁,感觉步履艰难。路边左侧标注着距“明镜倒映池”还有50米,这里这样的数字通常指海拔。

明镜倒映池紧靠沟边森林,池群大小不一。大的有两亩,小的几平方米,如马蹄、如手掌、如菱角、如宝莲,薄雾笼罩之下,水流被荡漾起涟漪,宽大的坡面上钙化层呈现鳞状,远看宛如金龙的背脊。这彩池群数量多达500余个,是我进入黄龙景区看到规模最大、色彩最丰富的池群。有的水色淡绿,有的水色乳白,有的显出孔雀蓝、翡翠绿、鹅黄等,由于没树木遮挡,显得无比明快与艳丽。

再往上爬就到了黄龙中寺,寺庙很小,寺院前经幡飘扬,寺院中诵经声不断。中寺与黄龙古寺相隔不远,古寺由于十分接近雪宝鼎,又名雪山寺。我在这将近4000海拔的高度,在蓝天、古寺交融的美丽圣地,掏出手机给众多好友发了祝福的短信。

黄龙的最高处是“五彩池”,蓝、绿、红、白与古寺融为一体,小彩池因池水呈乳白、浅黄、金黄、深蓝、黛黑等不同颜色,被人们称之为“珍珠池”“金龟池”“金鸭池”等。湖里生长着水绵、海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由于颜色深浅不同,它们在富含碳酸钙矿物质的湖水呈现出迥异的颜色。湖泊层次分明、变化无穷、五彩斑斓,真是湖如其名。正值水满之时,众人被眼前奇美意境所惊厥。倘若深秋时节来到此地,树木也将分层次,红色、褐色、黄色、绿色倒映湖中,清丽脱俗、沁人心脾。据导游介绍,如果天气晴好,从远处观景台俯视,可看到云雾缭绕的雪宝鼎,而五彩池则如一块块从天而降的美玉,栖息在这山岗之上。

返程的路上,借着傍晚的光线看到了“飞瀑流辉”“涟滟湖”“莲台飞瀑”,但此时光线暗的连闪光灯都无法自动开启了,无法记录这美景,不免遗憾。身后的游客不是很多了,我们一直追赶着前面的大部队,临近出口的时候,天黑了下来,有些游客已经打开手电,有的拿打火机或者借助手机屏幕采光,我们小心翼翼沿着木栈路走下去。终于,在傍晚7点左右,走出景区大门,圆满结束了这次九寨、黄龙之旅。

猜你喜欢

黄龙九寨沟景点
等价转化
Where Empires Meet
雪舞黄龙
美丽的“人间瑶池”:黄龙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虹彩仙境九寨沟
出去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九寨沟:仙境的背后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