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读者喜欢我的作品”

2009-08-14顾向东

全国新书目 2009年13期
关键词:刺客小说家影视剧

顾向东

近来,谍战剧的热播带动了相关图书的热销,尤其是电视剧《潜伏》的热播,让原著作者龙一一夜成名,其新出版的图书也受到广大“谍迷”的追捧,很多人都说龙一因为电视剧《潜伏》得享大名,了不得了。

是不是这样呢?带着一些问题记者最近采访了龙一,请他谈谈自己的创作经历,以及对文学创作和影视改编的看法。

从《潜伏》到《暗探》、《刺客》

记者;龙一老师,您好,根据您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潜伏》收视率极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图书《潜伏》的热销,首先向您表示祝贺。

龙一:电视剧《潜伏》的成功,首先是编剧、导演、演员他们的功劳,而真正带给我的是浮名,所以,我现在叫浪得虚名。但从根本上来讲,我希望读者通过我的小说来认识我。此外,我也并不需要做这种大名,名气越大危险越大,我只希望我能有很小的一部分读者,有一部分读者喜欢我的作品……

记者:您近期有什么新作推出,能给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吗?

龙一:我最近出版的有两本唐代历史小说《暗探》和《刺客》。《暗探》是本系列小说,有5个故事,讲述了唐代便衣警察叶十朋的职业生涯。其中,“阿喀巴的宝藏”背后深藏的是皇权的猜忌与阴谋;“谋事在人”流露的是权臣奇怪的忠心与自保之道;“突厥人的间谍网”讲述的是外国间谍在京城的疯狂;“雨夜惊魂”浮现的是荒村野店的密室杀人玄机而“背景故事”则最终让棋局豁然开朗。

《刺客》别是一本中篇小说集,也有5个故事。“刺客”讲述了一个顶级神偷冒名顶尖刺客却无法完成刺杀任务,“我只是一个马球手”中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命运;“义士”体现了那个年代的最高生存目标;“宰相难当”勾画了朝堂上的阴谋与争斗;“九郎”则是女扮男装的公主与官商营生的百态。

记者:您的有些小说叙事环境发生在古代,您觉得以古代环境创作的小说,对现代的读者有什么影响吗?

龙一:其实生活的本质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古人和今人都是在夹缝中做出选择的人,他们做出选择是非常艰难的。今天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艰难的选择,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场等,只要你做出正确选择,你的生活就会发生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现代生活和古代生活几乎没有差别,古代人所经历的困境和生活对人的试探,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不断重复。同样,古代人有许多应对困境的方法,今天的人们不妨拿来一用,因为,经过文化断裂之后,今天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远不如古人了。我想让读者从中发现传统道德对个人行为所产生的重要且有益的作用。当然,让读者从这部小说中获得乐趣也是必须的。

“我目前得到的都是压力”

记者:借用“学而优则仕”的句式,您认为在影视与图书的互动中,是演而优则书还是书而优则演?

龙一:演而优则书还是书而优则演?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的问题。如果“演”是指影视剧的话,那么我两种都沾边。电视剧《潜伏》之前我写了11年小说,出版过几本书。电视剧《潜伏》之后,沾电视剧的光,找我出版作品的人多了,我又出版了几本书。我想,这两件事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看作家本人如何把握。只要没有被名利之心冲昏头脑,继续认真工作,那么,作家还是作家,小说还是小说,当然,影视剧也还是影视剧,这三者之间发生联系,偶然性往往大于必然性。

记者:您是怎么写起小说的,您对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持何种态度?

龙一:写小说我是半路出家,37岁才开始。在此之前我先后研究古代生活史、近代城市史和中国革命史,不想,写小说之后这些东西全都用上了。为此我发现,对于小说家来讲,间接生活的重要性非常大,而间接生活又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因此,我常常会对年轻作家谈起间接生活对于小说创作的意义,以及吸收间接生活的方法。另外我还发现,小说技术对于小说家同样非常重要。小说家就如同工匠,没有技术,再好的材料也会被糟蹋了。所以,我也常劝年轻的小说家们一边写作,一边有意识地学习小说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说技术就是小说家的工具。

说到小说改编影视剧的事,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其中偶然的成分很大。不过有一点我相信,当今中国,读小说最认真的人就是影视剧的制片人,所以,小说家不必担心自己的作品被埋没,只需专心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就够了。

记者:你觉得对于小说家来说,由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热播能否提高作家创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龙一:影视剧的热播确实能给作家带来有别于传统书籍的好处,但是否会提高创作热情,甚至让作家提高产量,这怕是会因人而异。对于我个人来讲,我目前得到的都是压力,而非动力。为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会尽快忘掉这些烦扰,回到以往的生活状态和工作节奏中去。

记者:您觉得小说作者在创作时应注重其文学内涵还是更应注重起商业价值?两者之间有无矛盾的地方?您觉得小说题材对于小说创作来说重要吗?

龙一:文学内涵是根本,是从事小说创作的首要目标,商业价值只是小说的附加值。至于说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末倒置时自然会产生矛盾。小说家需要的并不是题材的奇异性,而应该是对正常生活的认知能力、重新建构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小说家的工作应该是化平凡为神奇,而绝非是追逐甚至“创作”奇闻异事。而把握作品的“灵魂”的能力,关乎学识、才情,以及学识才情的融会贯通。浮躁的艺术家不可能成为浮躁年代的见证人,只有既能看到事物的现状,又能看出前因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见证人。

“诚实与善良是第一位的”

记者:您的新作《暗探》和《刺客》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事推理、潜伏、侦破这一行的。您自己向往余则成、叶十朋这样的生活吗?

龙一:就像我读金庸的小说一样,我希望能够进入到那个生活当中,学会一套文武医术,去纵横天下。我写这样的故事也是一样,我既可以把自己拿到故事当中去表演,同时读者在读这个故事当中,故事会产生移情作用,这样读者也可以自己去进入到这个故事当中,去表演。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记者:有人说现实小说家是在写作中生存,网络作家是在生存中写作,您是如何看看待这样的说法?如果有可能,您会从事于网络写作吗?

龙一:我认为专职作家、兼职作家和网络作家都是作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其实,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只是发表作品的媒介不同罢了,就其工作性质而言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网络写作是一种新兴的写作方式,就如同巴尔扎克当年在巴黎报纸上连载自己的小说一样。今天我们承认巴尔扎克的伟大,承认报纸连载对小说的贡献,那么,日后我们也必将会承认网络作家中的杰出人物,承认网络对小说发展的贡献。网络写作怎样进行我一点也不懂,所以,我还是依照已经习惯的工作方法写作为好。

记者:您对自己忠实读者有什么寄语?

龙一:不论是作家还是读者,诚实与善良都是第一位的。

记者:谈谈您对《全国新书目》杂志的寄语。

龙一:希望《全国新书目》成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指南。

猜你喜欢

刺客小说家影视剧
《刺杀小说家》 分镜故事板
刺客
小说家的才智是什么
拥有小说家的眼睛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刺客
错位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