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镇江营造业的主力军——许成记建筑事务所

2009-08-06

金山 2009年6期
关键词:津渡西式镇江

蛀 书

具有三千年沧桑历史的镇江,汇聚了古今中外各类建筑流派,在这里掀开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建筑风情画卷。特别是西津渡历史街区,由于所 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自1861年开埠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留下了许多独具魅力、风格各异的建筑遗产,建筑文化成为西津渡街区津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建筑式样繁复,风格迥异,内部设施考究,成为镇江这个历史文化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其中镇江营造业(现在称建筑业)的工匠们功不可没,他们的营造技艺和智慧结晶与留存的建筑遗产一样,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在镇江近代的100多年间,本地的传统工匠,从原来对西方建筑的一无所知,到逐步成长为建造镇江现代建筑的主力军,其过程是可歌可泣。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熏陶、示范和刺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镇江本地的建筑工匠在此间也充分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和适应,并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迅速融合、交融的智慧和能力。

1840年之前,镇江传统的营造业已相当成熟,并已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861年镇江开埠后,第一批来镇江的西方人依靠本地工匠在镇江英租界建成了第一批建筑。这些建筑完全是西式的式样,其支撑却是承重墙结构,这与镇江传统的立贴式木构架截然不同。当时的本地工匠对此十分陌生,于是一些原非建筑师出身的西方人不得不自行设计,并指导施工。西式建筑就这样进入镇江。

同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国其它地方有些建筑工匠由于种种原因,对西洋建筑采取仇视态度,拒绝承接西式建筑业务。但镇江是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英国人在镇江设立英租界,镇江的建筑工匠与西方人接触较多,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思想比较开放。加之镇江又距离上海较近,受上海“万国建筑”的影响较大。他们毫无顾虑地学习,加上技艺纯熟和想象丰富,便迅速掌握了西式建筑的基本技能,建造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西式建筑,这其中的主力军便是“许成记建筑事务所”。

“许成记建筑事务所”的主人是兄弟二人,老大叫许成忠,排行老三的叫许成华,他们原是苏北如皋乡下人,由于家中突遭火灾变故,他们兄弟二人即到扬州城里学瓦木匠手艺,三年满师后又在扬州实践了三年,手艺逐渐成熟。后遵照父亲的意愿,过江到镇江投奔建筑业者吴继财之父(外号叫吴小达子)。在吴的指导下,在镇江英国领事馆主楼的东南侧,为美国浸礼会牧师马义德和白怀义建造了两处西式建筑。许成忠为人胆大心细,别人稍加指点,他即见微知著。结果房子造得很好,获得一致好评,他本人也深得吴小达子的好感和信任。

开埠初期的镇江营造业一直沿袭传统的“水木作”的作坊方式。1861年以后,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周围成了镇江英租界,这里毗邻江边,许多中外公司在西津渡设置了20余个码头,吸引了大量商家长期在此经营,促进了大西路一带商业的迅速发展,而与其相比邻的小码头街、伯先路(原来叫南马路)就成为大户人家和中小商贾的理想聚居之地,于是西津渡历史街区内出现了多个商业街坊和大量的民居建筑群。租界人口膨胀,房地产业兴起,这给传统水木业带来极大冲击,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市场。镇江的传统建筑工匠一方面需要尽快熟悉和掌握陌生的西式建筑建造方法,另一方面更需要熟悉和掌握新的经营管理手段,以适应资本主义式的市场施工业竞争。

为了扩大业务,许家兄弟在京畿路七十号向西到邮局巷前这一段开设了“许成记建筑事务所”,并先后承建了崇实女中、润州中学;1929年,受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委托,在伯先路建造镇江商会馆;接着又建造了高级邮政官员屠家骅的江南饭店和蒋怀仁医寓,这些西式建筑都是许成记在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杰作。

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刺激了镇江传统的建筑工匠,使建筑施工技术和经营方式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告别了传统的作坊式经营方式,投入到近代建筑市场竞争中去。

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大经营场所。1935年,许成忠和美国牧师奥立夫协商,在云台山西麓土地建造了瑞芝里大片瓦房。商定租赁土地四十年后房产归美国浸礼会。于是许成记从原来那个施展不开的地方搬进瑞芝里,前面三排平房出租,中间是其住房,后面是作场和堆积建材的场地。

接着,许成记又建造了瑞芝里山上的两层洋房、银山门的浸礼会教堂以及大西路的福音堂。由于建造质量较好,信誉誉满大江南北。镇江的四益农场全部工程由许成记营造。其时权势显赫的江苏省政府委员、民政厅长王柏龄(又兼任蒋中央军某师师长,是蒋介石的嫡系)母亲六十生日大庆,蒋氏奖励五万大洋给王,王即请许成记设计、营造寿堂,为他的母亲祝寿。

“许成记建筑事务所”不仅在镇江营造许多建筑,而且还承接了外地许多工程。当时扬州最大的旅馆——绿扬旅馆和扬州十二圩盐务稽核所大楼(专管淮盐的一个大机构)也是许成记建造的。由于质量上乘,外观富丽堂皇,以至于江苏省建设厅厅长董赞尧也请他们在高邮城里建造了宏大而豪华的住宅(董家是高邮最大的地主,开了糖坊,出产著名的“董糖”)。

除了许成记建筑事务所,镇江还产生了许多小的营造厂(所)。镇江建筑师和营造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合作与进步,由此而导致了营造业同业公会、建筑协会、瓦木公所等组织的诞生。

“许成记建筑事务所”是镇江近代营造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营造厂,当时镇江的绝大多数重要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包括知名的里弄住宅区都是由许成记来营造的。对于那些大量的、普通的建筑,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则主要是由小营造厂完成的。他们有一套程式化的作法,可以根据业主的土地情况和要求设计与建造出“有个性”的建筑。

当历史的巨人走过大地,它留下最大的遗产就是建筑。歌德说:“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的确,西津渡历史街区的建筑不仅是一种凝固的音乐,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文化载体,成为西津渡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造型艺术,人们便把历史、文化、旅游及风俗民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你把目光投向这些建筑的时候,请不要忘了营造这些建筑的工匠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慧的能力,以立体的方式来诠释西津渡历史街区建筑发展的历史。

现代化的社会其实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技艺之上的,而现代化的技艺又是历史技艺的延续、发达的结果,如果我们还不数典忘祖,还有一份爱“老”的孝心,还有一种“恋母”的情结,还有天生的“寻根”意识,在现代化的今天就不应该放弃尚存的传统技艺,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是前后相续的关系,又是互补互生的关系,是一根文明之藤上开出的美丽之花,结出的坚实之果,只不过它们开花、结果的时间不同而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有能力阻止或延缓一些花、果的过早凋谢,我们也可以让已经凋谢的花、果获得新的生命形式,让它复活。

猜你喜欢

津渡西式镇江
西津渡古街忆旧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有趣的西式餐具
家庭版西式料理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通过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