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写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009-07-30温亚东

考试周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母语迁移负面影响对策

温亚东

摘 要: 在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有一种结论利用对比分析(CA)和对比修辞(CR),认为母语对二语写作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正面影响,母语思维会影响到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语篇的组织方式(Kaplan),所以学习二语写作应该尽量克服母语的影响。本文对二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就教学中如何改善此状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母语迁移 二语写作 负面影响 对策

一、理论基础

迁移(transfer)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或态度的获得形成的影响。根据迁移性质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产生消极作用;包括外语使用中出现的错误、使用不足、过度使用等。

迁移反映在写作上就形成了英汉语篇思维模式差异,差异根源于西方人和东方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一个英语段落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直截了当地点明这一段落的中心思想,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分析发展这一中心思想。在展开中心思想的过程中,段落中的每一个句子顺其自然地从前面一个句子中产生出来,使段落的意思呈直线顺序发展,通过一步步填充,主题内容逐步丰满起来。而汉语的语篇发展呈螺旋型,语篇的主题往往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来加以阐述(Kaplan)。

二、二语写作中母语的负迁移

总的来说,母语的负迁移在写作中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两个方面。

(一)词汇方面

首先是词汇方面,由于东方、西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思维倾向。词汇作为人们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其差异性可想而知。即使是最基本的概念意义,也未必完全一致。如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就有较大差异。另外,即使概念意义相同,其内涵、联想意义也可能有差别。例如:狗在汉语中通常是指人的反面形象,而英语中dog并无贬义。

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由于不了解英汉词汇的差异,常常按要表达的汉语词汇的概念意义在英语中找一个相当的词汇,由此造成的措辞不当和错误是屡见不鲜。例如,汉语中“怀疑”一词,既可表示(1)“疑惑,不很相信”,如:“他的话很让人怀疑。”又可表示(2)“猜测”,即“认为……有可能”,如:“我怀疑他离开了北京。”而英语中这两个意思则分别由“doubt”“suspect”两个词汇来表达。于是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写作中经常混淆这两个词的用法。如:

Its raining hard.I suspect whether it will be fine tomorrow.

雨下得很大,我怀疑明天会不会放晴。

I doubted him to be the spy.

我怀疑他就是那个间谋。

对于这类错误,我们要提醒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除了对英语词汇作必要的近义词辨析之外,还应注意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不能仅仅按照词汇表或英汉字典中给出的汉语意义来理解,而应理解其英语释义,并在语境中识记。另外,学习英语词汇时,不仅要学习词汇的最基本的概念意义,还有必要了解其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不能想当然地从母语文化去理解。“dragon”一词在英语文化中的形象是一种长尾、双翼、会喷火的怪物,是愤怒、敌意的象征,与中国文化中的“龙”大相径庭。在给中国的“龙”写一段定义的作业中,多数学生直接使用“dragon”一词,而未加上“Chinese”一词进行修饰。对英汉语词汇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措辞不当或错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英汉语中差异较大的词汇进行对比,提高难点词汇在英语语境中的复现率,并在平时写作时积极使用,以期消除母语的负面影响。

(二)语法差异

除了词汇差异可能导致的母语负迁移之外,语法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母语负迁移,这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的表现也较为突出。语法,简言之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英汉语两种语言形式的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决定了二者在组词造句上除有某些相似点之外,更多地表现出差异性,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导致母语负迁移。主要有以下几个大方面: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它主要通过词序及虚词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而现代英语由古英语发展而来,保留着综合语的某些特征,相对于汉语而言,次序较灵活,形态变化较多。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难点。由于受母语影响,他们常会忘记形态变化。例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虽然是绝大多数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便已学过的知识,但在实际写作中,他们还是经常忘记给复数名词变形。而一些作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时意义不同的名词在学生的作文中则常被用错。另外,英语讲究主谓人称、数、时态等方面的一致,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颇多。而汉语则不管主谓的人称和句子的时态如何,谓语动词都无任何形态变化。学生作文中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多由此引起。此外,英语和汉语一样,也运用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具有分析语的特点。所不同的是,英汉语虚词各具特色,它们不仅种类不同,用法也不同。英语虚词包括冠词、介词、助动词、连词等,汉语虚词包括介词、助词和连词等。其中英语冠词的使用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就是难点之一。汉语词类中无冠词,英语冠词的概念在汉语中是通过数词加量词或指示代词加量词来表达的,a/the book在汉语中表达为“一/这本书”。在实际写作中,中国学生常常用错或漏用英语冠词。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尤见于书面语中,以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表达法。英汉语的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上,英语可用人称主语也可用非人称主语,但后者更常用,重在描述“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英语中常见非人称主语和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和行为的动词谓语连用,而汉语中此类动词一般只能跟人称主语搭配。如:

He lived alone for a long time that joke slipped away from him.

他独自生活了很长时间,都不会开玩笑了。

例句中英语非人称主语joke和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和行为的动词slipped away连用,这种表达法应用到汉语中则行不通,我们不能说“幽默溜走了”。了解这点差别,对英语写作有借鉴意义,学生可以写出更地道的英语。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而汉语则多用动词,其叙述显动态。如:

He is a good singer and a good dancer.

他能歌善舞。

例句中英语全用名词,而汉语则须用动词。英语的名词化特点使习惯于用动词的中国学生颇不适应。在他们的英语作文中,往往是动词连篇。所以在学习英语时,学生若能注意到英汉语的这一差异,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在动态与静态之间转换,写出的作文会更符合英语习惯。

三、结语

二语习得者在学习外语时不可能完全脱离母语,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同样也不可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刻意避免使用母语思维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二语习得的实际情况。在写作教学中,母语思维是不容忽视的学习基础,也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背景资源。在写作前阶段母语思维要有利于构思安排;在修改阶段要有利于语篇记忆;而在文本输出阶段要尽量养成二语思维习惯,避免母语中习惯表达、句法篇章对英语写作的支配,从而使学生的二语写作更加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当然仅仅依靠避免母语思维是不够的,还需要平时多了解英美文化知识,增加英语表达方面的积累,并且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句、篇章方面的差异有基本了解,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达到英汉思维的灵活转换。

参考文献:

[1]温穗君.二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的分析[A].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11卷,(2).

[2]牟维静.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介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第25卷,(3).

[3]王蕾.二语写作焦虑与母语写作能力的相关分析研究[A].甘肃高师学报,2008,第13,(3).

项目编号:2007sk117 课题名称:二语(ESL)语篇构建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母语迁移负面影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影响母语迁移的非语言因素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中影响母语迁移的非语言因素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基于母语,学习外语:浅谈母语对中学生外语学习的利弊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