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9-07-29胡长静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课堂

胡长静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中考不考生物,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学习。甚至把生物课看成负担。在此情况下,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成为生物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重视实验,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我认为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1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2操作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

3明确目标,系统观察。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在初一下学期的动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可组织学生对各类常见动物进行观察。如观察马、驴、牛、羊、猪的蹄子,分辨它们是奇蹄目还是偶蹄目动物。再如对鸡、鸭、鹅的趾与蹼进行观察,区分它们趾蹼的不同生长状态。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扩大观察范围,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二、创设情境。以多样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引用诗词成语激发兴趣。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赞美自然界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一蝉一螳螂一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引申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学生听来有趣,简明易懂。

2加入奇闻趣事引起兴趣。在动植物王国中,有着数不尽的奇闻趣事和探索不尽的奥妙这些恰是学生极感兴趣、乐于汲取的知识养料。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介绍一些植物的生活、繁殖特点,动物的觅食、争偶、护幼、御敌的趣事,例如,物种间的竞争;鸟类的筑巢、育雏方式;猩猩、猴群的社群生活;狮子王国;奇妙的动物“语言”等,通过教师形象地讲述,学生听起来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抢答,引发兴趣。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强,将“竞争机制”引人生物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有极强的催化效果。对此,我尝试了“课堂抢答积分制”,以学生的自然分组为单位,课堂提问或复习以每组轮流回答或抢答的形式展开,答对的为该组记分并当堂公布每组得分结果。课堂抢答,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胜好强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激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有利于巩固知识。趣味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趣味性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需要有机联系起来。而且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好难易程度。

三、在生物教学中激起学习兴趣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讲皮肤结构时,引出如何才能使皮肤进行正常地生理功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皮肤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就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趣味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科学素质。这样就有效地让学生获得求知本领,迎接未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课堂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