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009-07-23范春艳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2期
关键词:网虫信息量群体

范春艳 范 颖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或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得到了简化和质量的提高。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载体——被誉为是除电视、广播、报纸外的“第四媒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网络这一媒介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交流中,形成一个网络群体。他们之间的交流在文字运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把这种文字的运用称之为网络语言。它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产生,是时代的产物。在这个知识与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语言的发展与变化也极为迅速。

网络语言及其特点

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虫”、“网民”在网上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学与高科技产品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它有着特殊的表达形式,并已逐渐形成了网络的行话。

网络语言的特点

目前流行的网络语言,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符号化。如:“:一)”表示最普通的基本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的地方,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可以说明现在很开心。“:一(”表示抿着嘴,一副如泣如诉的神情,就好像是受了委屈的样子。它常常被置于网虫交流当中,以传达某种意义或情绪。

数字化。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方便、快捷,而汉字在输入方式上需要通过拼音的组合或者汉字笔画的分析搜索所需要的汉字,这样的过程无疑给网络的快捷、高效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数字则无须经过这样的程序,它简单、明了。“5555……5555”表示呜呜呜的哭声。

拼音化。“LP”——老婆等的汉语拼音缩写和英文缩写,这样的缩略语成为网络语言的时尚。由于网络和纯文字均不能把人们日常交往中所使用的表情、肢体、动作等语言辅助形式传达给对方,从而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方式,这是网络以视觉文字和标点符号为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的必然结果。

个性化。任何人一旦掌握了网络语言交际手段,几乎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个人观点,这从网虫们独具个性的网名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有的人用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网名;有的网虫起个英文名字;要么就用数字“112233”;更有甚者就胡乱地在键盘上打点什么。这类网络语言以手代口聊天,以符号的象形、数字的拟声、缩写的会意,可以使相隔万里的人们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为了掩饰某些口语的粗俗,经过巧妙的简化处理就可以显得含蓄文雅而且不同寻常。

地域化。网络是一个多语社会,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联上同一个站点,因此网络语言有明显的语言地域性。当大家在同一个页面上聊天的时候就要用彼此可以相互交流的语言。南方人经常问:“什么?”而北方人则会说:“啥?”,南北的地域特色尽显无疑。

随意化。网络交际以文字为主要方式,在网络聊天语中,文字运用得很随意,不规范。如“你是那里人?”(哪里)、“个个”(哥哥)等,如果一个人不是经常上网聊天恐怕就不会明白“大点化”的含义就是“打电话”。在交流的过程中语法上也有随意化、简化的倾向。还有一些网虫在聊天的过程中可说可不说的话运用得比较多,如:“你是谁?”“你的网友!”“你在干什么?”“上网”等,这些话实际上传达的信息几乎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对陌生人存有一道无意识的屏障。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从信息量的角度分析

1信息量问题。从狭义的信息量公示来看,信息量就是信息在各种状态下所具有的平均的不确定数。一般来说,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概率越大,信息量越小。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对一种回答作出越少的解释,那么,这种回答所承载的信息就越确定,信息量也就越大。这样,网络语言的简洁性本身就形成了其信息量大的特点。如网络中的缩略语NB是北京球迷用以表示赞赏的惊叹词的缩写,奉承别人在网上很酷。我们可以用很多感叹词或者组合来表达惊叹的意味,然而网络传播中缺少语音语调的传送,因此我们很难从单个的感叹词中体味到褒贬的感情色彩,也就会引起许多解释,不确定性大。而NB这一感叹词已固定用于褒扬,因此,这个信息不存在不确定性,概率最小,所以信息量也就最大。

2信息量与新奇问题。信息的不确定性就是熵,而熵的一种功用就是造成新奇感。网络中许多具有高熵值的语言就具备这种功用。这种表示高熵值的词语、符号等并不改变语言的信息量,却造成了网络中语言的独特性。其实所谓的高熵值也就是对于外界(不属于网络群体)而言,对于网络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这种高熵值的,特点就不明显。当你第一次看到“发到我的馨香里来吧”这样的字眼时,你会对“馨香”有一些猜想,然而它们又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信箱”的意思。这时的“馨香”就具有了高熵值,让人感到了与正常生活中的交流不同。这种“违反”与受者对这种语言表达的预见和估计发生很大的偏差,从而形成新鲜感。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

造成网络语言特点的主观原因要从受众心理人手分析。根据观察和调查,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处于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刚脱离繁重的学习压力,尚未进入谋生、婚姻、育子的生活压力,他们的空间时间相对较多。而在BBS上发表文章的人大学生居多。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他们特有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毫无保留地体现于网络语言中。

1个性化。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人平等,个人具有从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尊严。这个时代崇尚个人至上和技术至上,电脑和网络的本质都是面向个人的。一个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并联上因特网,他就可以进入不同的网络社区。网络是一种较为民众化的传媒,这里不是单指面对的对象民众化,尤其指组织者的民众化。网页的建立,文章的发表都是个体的行为,只要个体单方面有意向,就可以参与进去。其他传媒都是部分人的组织,都有这一组织的规定,因此组织者也要遵守这样的规定而不能随意发挥。网络并非如此,沉浸在数字化平等和崇尚个性时代中的网络群体,更加注重的是自我的张扬。他们追求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位,而在网络上最能体现自我品位和风格的便是语言。因此网络群体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网络语言呈现出随意性。为了体现网络群体的个性,他们不屑于使用原有的一些说法来表达某种意义,他们自造词语或改变原有词语的意思来表达网络的新事物,像“楼上”“楼下”(在每一个论坛里,

上下两个帖子之间的关系被称作楼上和楼下)这样的词语频频亮相。然而文字表达的约定俗成性毕竟存在,留给人们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所以网络群体只能从数字和字母中发挥自己的个性。

2排遣无聊。网络群体处于一种矛盾中,他们一方面想要与不为熟悉的人交谈,互诉心声;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追求面对面的亲切直观效果。因为互相不熟悉反而使他们消除了心理障碍,更容易袒露一些心事,而一直面对屏幕,总会让人产生隔阂感、孤寂感,年轻的网络人群又正是为了逃避孤寂感而来的,因此他们追求面对面的其乐融融的感觉。网络群体来到这里为的就是寻求心理的慰藉。这样各种富有感情的符号应运而生。他们的产生不仅仅避免了输入汉字的繁琐,更多的是适应了网络人群的心理,即人们要以这些符号传递自己的心情,让对方感到他所面对的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让彼此之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即使不曾相识,但只言片语便可以了解到对方。有时几个字几个符号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传递彼此之间的默契。

3反叛性。吉林大学的BBS曾经作过一项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调查,调查表明处于这一年龄层的人自我意识不断上升,并趋于稳定。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审视以往自己受到的教育,并抛弃循规蹈矩的语言。他们一直试图使自己随意性的风格展现于大众面前,然而他们在社会中没有找到这样的一个舞台,却在网络中发现了一片新天地。他们希望自己的文字是对传统的反叛,是对精英的挑战,而那些无厘头的语言便是他们唯一所能运用的。网络的聊天室、BBS就是他们宣泄的场所。初入网络的人们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他们的语言,有时甚至满头雾水,这便是网络人群追求的效果。他们以此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让人们发现他们的不同,让传统和精英看到区别于他们的语言也会有这样一片开阔的天地。奇异的数字、字母组合、同音异义词组的随意代替都是网络群体反叛的体现。而当人们开始批判这种现象时,他们便有了反叛的快感,于是这种反叛愈演愈烈,网络上的新奇语言也越来越多。网络语言就是要忽视语言的社会性而体现个人的思想。网络群体就是要打破社会的约定俗成,强调个人的语言。

网络语言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但是,网络语言在向传统书面语言挑战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诸多问题。由于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大都是年轻人,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再加上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缺乏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有力约束,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和语言污染现象很常见。所以,规范网络语言应该在充分尊重网络语言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认真探索网络语言的规律,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客观的指导,急需在网民中倡导正确的网络语言观,促使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网虫信息量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网虫股份的市值逆袭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
基于联合熵和交互信息量的视频篡改检测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一人一策一药方:访“网虫良医”刘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