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课》的人物解读

2009-07-16杨权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韩麦尔文本课文

《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小说家都德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知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在解读这两位人物形象时,很多教师都有着非常个性化的处理。笔者在指导学生认识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时,从韩麦尔先生的“教师职业”这一角度切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摘抄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案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小弗郎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学习,感知了他的心路历程。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作为一名教师,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他又如何以教师的良知与职业来诠释一位教师的形象的呢?

(投影:作为一名教师,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韩麦尔先生又如何以教师的良知与职业来诠释一位教师的形象的呢?)

生1:他很忠诚自己的教育事业。

生2:他在最后一课中时时刻刻地注意自己是一位教师,时时刻刻地教育别人。

(注:学生的回答很空泛,不能联系具体的语句来进行理解)

师:刚才两位同学能从“忠诚事业”“教育别人”两个层面来回答,有了自己的理解,这很好。但我们一直强调,学习语文一定要从文章内容出发,不能空洞。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围绕刚才的问题深入到课文中去,联系具体的内容来回答,好吗?

(学生独立准备3分钟,然后同桌进行简单交流)

师:看同学们如此认真,相信每个人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了,那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生3: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韩麦尔先生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因为他记得自己是一位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启发与教育。

师:是的,虽然是最后一课,他依然履行着教师的职责。不过在这里,要追问一下,如何理解“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呢?语言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生4:因为语言是一种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生5:因为拥有着本国的语言,我们就可以来交流思想,明白自己的责任。

生6:是的,在交流中,我们就会奋起,团结起来和入侵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

师:你们的见解很对,韩麦尔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我以为,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所在。文中还有体现这种内涵的语句吗?

(教师板书:记住语言)

生7:韩麦尔先生精心制作了字帖。“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给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精心制作字帖,营造一种特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一位师者,韩麦尔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啊!

(教师板书:制作字帖)

生8:他还恨不得在最后一课中,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

生9:而且韩麦尔教得非常耐心。我认为不仅仅体现在他对教育事业的不舍,更体现了他对学生的一种无私的爱。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崇高形象。

师:是的,正是基于对事业的不舍,对学生的爱,韩麦尔在最后一堂课上,仍然履行着教师的工作。

(教师板书:耐心讲解)

师:刚才那位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韩麦尔先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不舍和对学生的爱。文中还有具体的描写吗?

生10:课文的第22小节,有具体的内容。

师:你能读一读吗?

(学生读第22小节)

师: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生11:本节主要抓住韩麦尔先生的神态,表现了他的无限依恋、不忍离开的感情。

师:他忠诚教育事业,却要被迫离开,从中我们还能读出什么?

生12:对侵略者的恨。

师:是的。还有其它具体描写来体现吗?

生13:他穿着漂亮的礼服来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显示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生14:文中还有许多的“可怜”与“最后”,也强调了韩麦尔先生对教育事业的不舍。

师:是的,作为教师,他时刻忠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他以这种忠诚,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待事业的态度,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师板书:忠诚事业)

师:我以为,课文中还有更能体现韩麦尔先生“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的地方,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15:他在黑板上写的那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我认为体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真挚的爱,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是韩麦尔先生对学生的无声教育,学生将会从这两个大字中看到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为此而奋斗的决心。

师:你分析得真好!而事实也确是这样,阿尔萨斯和洛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法国收回。

生16:还有在文章的最后,无声的手势将比任何的语言来得更为强烈,学生和镇上的那些来听课的人将从那个无声的手势中,理解韩麦尔先生悲愤的心情,并且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懂得自己以后究竟应该如何去做!

师:是的,文章的最后五节,是本篇小说的高潮,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24-29小节,去具体感受韩麦尔先生在下课宣布放学时那种极其复杂的心情,以及在最后的一瞬间,他又是如何诠释着一个教师应有的形象的。

(学生齐读24-29小节)

师:刚才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了很多的语句分析了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更加清晰地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他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给人以启迪,以人以教育的。但我以为,作为一名教师,韩麦尔先生在更伟大的方面诠释着教师的形象。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18、19小节,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读18、19小节,思考)

生17:韩麦尔先生在法国沦陷时,他更像一名智者,站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去审视社会、反省自我,给人警醒与震憾。

师:哪句话最能体现?

生17:“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这句话不仅仅对小弗郎士的教育,更是对整个法国人民的教育。

师:是的,教师的责任就是承担起民族兴亡的责任,这是一种大爱,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韩麦尔先生的悲愤,更能看到他对社会的一种审视与反省。

(教师板书:审视反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全面认识了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更感知了作为一名教师,他在最后一课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与良知,“拳拳之心”而能“感天动地”,他诠释着一位教师应有的形象,这一光辉形象将永远定格在他的学生的心中,也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调到学生生活体验,快捷切入

这里所谓“切入”,就是教师在备课时,在考虑到文本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特点等基础之上,有选择地有方向地以一个学生感兴趣想知晓的问题切入课文。因此,在教学《最后一课》认识韩麦尔先生时,我首先想到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教师,他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所作所为应该和教师这一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他们与教师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是最真切的。所以,以“教师职业”这个问题切入教学,把韩麦尔先还原为一位教师来认识,学生应该是感兴趣的,而且他们会把生活中对自己教师的认识与体验带到课文之中,来认识韩麦尔先生。实际的课堂教学也证明,这样的设计是恰当的,有效的,当教师呈现问题之后,学生学习的热情是高涨的,讨论是积极的,发言是非常有质量的。因此,我认为,任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会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这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的。

二.紧紧依托文本内容,充分理解

如果以一个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前提的话,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建立在文本内容之上。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个性化解读文本、创造性支配文本的权利,但这种解读与支配必须紧紧依托文本内容,“语文教学的所有意义所有功能所有目标,都建立在一个起码的前提之下,那就是学生与文本的接触”(李海林《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

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学生以自己的直接体验来回答时,笔者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具体语句来回答。(刚才两位同学能从“忠诚事业”“教育别人”两个层面来回答,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这很好。但我们一直强调,学习语文一定要从文章内容出发,不能空洞。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围绕刚才的问题深入到课文中去,联系具体的内容来回答,好吗?)所以,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任何问题最终根本的解决点应该是回归文本内容,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实实在在的,有效的,学生也才能从根本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对作者对话,进而形成自己的体验,提高自己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总之,“最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尊重学生与教师引领的和谐统一”(李镇西语),而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文本的独特解读与充分地依托。

杨权应,语文老师,现居江苏宝应。本文编校:高述新

猜你喜欢

韩麦尔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随堂练习
下课之后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再议《最后一课》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