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终生难忘的一课

2009-07-16陈慧敏

中国德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厚脸皮捣蛋鬼坏孩子

陈慧敏

在我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有一堂课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一堂说话练习课,练习用“是”字说话。一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说话,他们把“是”字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及日常见闻紧密结合,表达得那么自然、流畅:“爸爸是工程师。”“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这时,小路站起来。他是班上有名的捣蛋鬼,女生见了他都赶快躲着。“我是个好……”听得出,他想说:“我是个好孩子。”可是没等他说完,同学们已哄堂大笑。不少孩子窃窃私语:“哼,他也能是好孩子?”

说实话,我的内心真的有些矛盾。想想他平时那些表现,我真想说“这就是你平时捣蛋的结果”;然而看他满脸尴尬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同情。矛盾之余,我示意他坐下。谁知他还真较上了劲儿,站在那里不坐下。我只好鼓励他想一个更“合适”的句子。他果然开口了:“我是个坏……”

正当大家等着他说出自己是个“坏孩子”的时候,他却忽然停了下来,脸也涨红了。很显然,他不甘心承认自己是个“坏孩子”。

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在为他突然萌发的自尊而感动,我满怀深情地鼓励他再来一次。他从我的目光中获得了动力,从内心深处发出一个响亮的声音:“我不是个坏孩子!”

我情不自禁地带头为他鼓掌。我发现他眼里噙满了泪水。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想跟他谈谈。我还没开口,他就主动说:“老师,我以后一定做一个好孩子。”

这堂课给我的感触太深了。我一向认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自尊”,尤其是那些捣蛋鬼,都是些“厚脸皮”。然而今天的事情让我改变了看法:小路不过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但是他三次造句两次改说句子,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自尊的那份渴望。自尊非成年人独有,也决不是“好孩子”的专利。对后进生来说,他们更加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

尊重每个孩子,这是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完整人格的重要前提,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厚脸皮捣蛋鬼坏孩子
没带作业的“坏孩子”
坏孩子和好孩子,你爱哪一个
我也要当“厚脸皮”
厚脸皮
小捣蛋鬼
小小捣蛋鬼
班长怎么管理捣蛋鬼?
测测你的脸皮厚不厚?
“厚脸皮”
捣蛋鬼和捣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