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失效现象聚焦及成因解析

2009-07-07郭凤广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育

郭凤广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小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欢。然而,透视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诸多失效(低效或无效)现象不免让我们有些忧虑。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失效现象诊断

场景1: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写道:“教学目标: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场景2:机房上课时学生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有些学生是在讨论问题,而有些学生则是在混水摸鱼说些无关的话,甚至还有学生偷偷地玩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

场景3:学生迫不及待地涌入机房,按照惯例打开计算机,填写好上机记录。上课后,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中间辅以电子教室控制,或者强制要求学生看屏幕。下课后,学生眼巴巴地望着计算机……

场景4: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眼球被老师播放的精彩视频所吸引,之后大家讨论交流,按照老师的“诱导”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分组竞赛、合作学习,水平高的学生乐在其中,基础差的学生无所适从。

场景5: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演示文稿。最后10分钟,学生陆续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指定的文件夹,老师选取优秀的和较差的作品分别展示,让学生评论比较,被展示的学生洋洋得意或者默默无语。

……

类似的场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这些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种失效现象。

现象一:教师备课浅尝辙止。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方面存在不深、不透、不周、不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透彻,缺乏科学的加工和梳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定位不准确,普遍存在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目标、割裂“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抽象模糊、过高过大等问题;对学习对象的分析、了解不到位,难以掌握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障碍。

现象二:课堂秩序难以调控。

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误解以及个别教师调控能力差的影响,使得课堂秩序差成为影响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顽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难以接受,进而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游戏、QQ聊天中去;个别教师上课散漫、随意,采取“放羊式”教学;网络不通畅或机器故障引发学生不满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引发的课堂“哄动”。

现象三: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利用电子教室控制学生听讲、一味地“满堂灌”(或“电灌”)、给学生提供毫无挑战性的任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而搞“一刀切”、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操作训练,以及主观臆断学生的起点和需求等现象非常普遍。这导致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更是难以实现。

现象四:教学过程表演过多。

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努力做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表演成分过多,不仅是优质课,许多常态课也是如此。比如,不论什么样的课都以视频或者图片引入,以实现一种“轰动效应”;对于理论类的课,必然包含“样板式”的探究、讨论、交流、提问;对于操作类的课,泛泛采取分组竞赛、任务驱动、主题活动。此外,还有教师机械地按照“预设”驾驭课堂。这样的课堂在热闹、活跃、流畅的表象背后透露出缺少思考的力度和触及心灵的深度,难以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愉悦。

现象五:学习评价存在不足。

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学习评价进行了一些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仍然有不少课堂教学缺乏或者淡化学习评价;第二,没有将学习评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第三,现有的学习评价模式操作性不强,随意性较大;第四,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失效原因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课堂教学的种种失效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追溯其根源,则主要来自于教育环境、教师素养和学生特征三个层面的综合作用。

(一)教育环境: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外部因素

教育环境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需要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具体而言,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由信息化教育空间中的各种物理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组成的环境。所谓“软环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教育政策、课程结构、管理制度、社会舆论等因素的总和。有了“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双重基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反之,这两个方面也是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失效的诱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目前,在某些条件好的学校,硬件设施(包括网络及常用的软件)可以满足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但也有不少学校由于缺乏资金、观念差异等诸多因素,至今仍未配备或改善必需的硬件设施。这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落实,进而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课程设置“偷工减料”。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都是作为必修课程开设的。但在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有些地区或学校“偷工减料”,缩减课时。如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同“囫囵吞枣”,教学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3.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中属于“小学科”,除非拥有优良的传统,做出特殊的成绩,否则很难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从另一个角度讲,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制度、关注程度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师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和培训措施,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社会舆论负面干扰。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和社会上对网吧的负面报道等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家长将信息技术课等同于网吧上网,认为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容易导致网络成瘾,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这种误解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干扰,不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实施。

教育环境是教学的“综合场”,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产生良好的“场效应”,进而为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造必要条件。

(二)教师素养: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智知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美国教师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两段经典的论述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教师的作用以及教师素养对教学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失效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以下四个方面的缺失。

1.专业精神。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专业精神不可或缺。没有先进教育理念作支撑,课堂教学难免因循守旧、毫无生机;缺乏优良的专业态度(比如备课不扎实,上课不严谨),教师很难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调节,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态度的形成。如果教师在职业道德、人格修养等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学生很难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忽视了专业精神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2.专业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不仅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以及基本的文化涵养。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上处理不当,这一方面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很难做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由此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3.专业能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编制、教学组织管理调控、语言表达、软硬件操作、资源利用、学习指导、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创新十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包括对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自我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较高层次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同时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4.专业实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制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有效调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否建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否及时掌握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还是高效。

(三)学生特征: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内部因素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反之,在失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这其中除了上述教育环境和教师素养两大方面的原因外,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容忽视。

1.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学生既有水平的高低与学习的积极性是成正比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的是把这种差异真正转化为一种资源,否则会引发诸多课堂问题行为。

2.非智力因素。较高的智力水平为有效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与气质,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兴趣、冷漠呆滞、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消极被动、焦虑不安、信心不足,学习效果如何也得不到保证。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共同优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姜春霄,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刍议[J].中小学电教,2006(2).

[4]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DB/OL].http://www.xxkt.cn/Article/2008/33826.html,2008-5-1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