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情境 冲破阅读羁绊

2009-07-07单清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玛蒂尔项链课件

单清林

一、教学设想

随着语文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民主多元意识的加强,原有的课文解读体系正

逐渐瓦解。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不仅体现了对原著作者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对阅读主体学生的个性关照。在教学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时,我首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钻研教材,力图做到读出文章的个性,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采用讨论式和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线索结构等进行探索。经过讨论、评价、对照,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思考,自主探究,理解文本意义,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深刻审视自身弱点的教育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发现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情节安排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认识玛蒂尔德形象以及小说的客观警示意义。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抓住有效信息,进行逻辑思维,从而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玛蒂尔德这一悲剧人物的痛苦经历,引导学生不断地跟自身弱点做斗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说精巧的构思,以及情节安排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难点: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1.诗歌导入激发共鸣

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下面两首诗,同时点击音频按钮,播放这两首诗歌的朗读文件。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清·无名氏《冰雪诗》)

师:请同学们从结构安排的角度来寻找这两首诗的相似之处。

学生讨论,简要发言。

师: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欧·亨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视频、音频效果,通过简析这两首诗歌的结构特点,学生对《项链》一课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感。在这种“似曾相识”感觉的引导下,学生被激起阅读学习的强烈愿望,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2.适时设疑合作探究

互动一: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复述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课件展示关于课文情节发展的曲线图,同时配合学生复述,适时归纳出小说的四个主要情节。

学生多人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明确关键情节:

(1)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

(2)舞会上,玛蒂尔德(丢)项链。

(3)玛蒂尔德借债(赔)项链。

(4)得知所借项链是(假)的。

设计意图: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土壤。本环节结合情节发展曲线图让学生复述,既能够检查学生课前阅读的预习情况,更能够使小说的关键环节在学生心中“生根”,为接下来的深层分析做好材料上的积累。

互动二:讨论分析情节安排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师:本文的“情节高潮”在哪里?为什么?

生:失项链。这是情节的转折点。

师:本文的“情绪高潮”在哪里?为什么?

生:在结尾处,明真相,出人意料,讽刺强烈。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情绪高潮”部分。(投影出示该部分内容。)

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学生找到一句,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一句。)

生:“无限感慨”、“当然一定得去”、“为什么不呢”、“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师:本部分有三处对比,请大家找到并分析其作用。(通过课件逐一演示学生找到的三个对比句。)

(1)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外貌的对比。

(2)项链真假的对比。

(3)项链价值的对比。

师:通过三处对比,小说的讽刺效果达到高潮。结尾“项链是假的”,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但仔细想想又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前面已经有了三处伏笔,请大家找到这些伏笔的语句并加以分析。(通过课件逐一演示学生找到的三个伏笔句。)

生:(1)借项链时,女友说“当然可以”,表现得相当大方。(2)还项链时,女友“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暗示项链并不是很贵重的首饰。(3)买项链来赔的时候,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去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

师:既然作者已经暗示了项链可能是假的,为什么玛蒂尔德却意识不到呢?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师:如果当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就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最多值500法郎,那么对情节将会有何影响?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从而证明本文情节安排的巧妙。

设计意图:本环节打破了传统的按照课文顺序进行分析的模式,而是从小说高潮说起,抓住最能够吸引读者、最能够引起读者悬念的问题,逐一剖析,层层解读,同时将关键的语句及时归类汇总,为学生探究问题根源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筛选材料、整合信息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互动三:讨论分析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师: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有关心理描写的语句,并简要分析这些语句主要刻画人物的何种性格?(课件逐一演示学生找到的七个“梦想”句、四个“陶醉”句、一个“回想”句。)

生1:第一部分中的七个“梦想”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心理。

生2:舞会部分中的四个“陶醉”句,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

生3: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句写出,十年艰辛并没有使玛蒂尔德彻底抛弃虚荣,可见其虚荣心已经深入骨髓。

设计意图:心理描写的目的在于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而本文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本文在这一点做得极为成功,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造诣,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炼字炼句的能力。

互动四:解放思想,探索主题。

师:本文通过塑造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旨在明确怎样的主题,这一点历来众说纷纭。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五种观点(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1)小说尖锐地讽刺了主人公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课文编写者持这种观点,“预习提示”中也是这样表述的,是一般较为被认可的看法)。

(2)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

(3)小说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不稳定及对他们这种尴尬处境的同情。

(4)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常。

(5)对主人公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给予批评。

师:我们要从三个维度去综合把握。

(1)作品本身:情节、环境、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2)作品的创作背景。

(3)生活实际。

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剖析。(此讨论不要求有统一答案,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师: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

师:人必须不断地跟自身弱点做斗争,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否则,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设计意图: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一部伟大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带有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就要求我们不能对作品中的人物做出诸如好人还是坏人这样简单的评定,有时需要从多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对玛蒂尔德的性格变化,我们就要用这种包容性去分析。

3.分层作业拓展延伸

(1)玛蒂尔德在知道真相后可能有什么反应?请为本文续写一个500字左右的结局。

(2)《项链》的结局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

设计意图:作业(1)能够检验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情节的把握程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作业(2)是对课文主题的进一步发掘,是课堂内容的升华和延伸。

五、教学反思

对于《项链》,鲁迅先生曾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我尽可能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阅读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在动态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从而有效地调控课堂,最终实现所预期的教学目标。期间,我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某些问题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其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充分,经常出现教师抢学生发言、代学生发言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再次,教师语言生硬,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外事职高)

点评

单老师《项链》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新颖、教学环节完整、内容丰富、方法独特。在设计中,他从教材内容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好奇和积极思考,从而冲破阅读羁绊。且不说教学设想的纲举目张、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单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可体现上述特点。在导入环节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古诗,创设理解作品情节设计的理想情境。在互动环节中,复述小说情节,为深入分析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分析人物心理,使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讨论主题,加深对人物性格组合性的理解。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既是启发引导学生的基础,又是学生开展研究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方法的运用,必将获得阅读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评人:黑龙江大庆市教育培训中心陈玉军)

猜你喜欢

玛蒂尔项链课件
丢失的项链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找项链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真心假项链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