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关键环节之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下)

2009-07-07李冬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窗体小球动态

李冬梅

上期从找准切入点及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两方面探讨了课堂的组织与引导,本期将从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及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两方面继续研究。

三、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

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当教师把时间交给学生,把思维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时,课堂学习活动将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激情创造和焕发智慧的过程。动态生成的问题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更带来质(深度和广度)上的变化。课堂的组织与引导不仅要按课前的预设进行,更重要的是解决课堂的动态生成。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引领学生思维,应成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国情所限,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完成本该在课后进行的巩固实践。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动态生成主要表现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两个方面。

1.激发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动态生成,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教师、计算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动态生成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会产生问题。一些问题可能在预设中已经想到,一些问题则是随机产生的。即使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的动态生成也会有很大不同。此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学生在学习。主要任务是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

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要敢“放”,即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还要善“放”,即巧设情境、巧设疑问。处理课堂的动态生成,要快“收”,即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及时捕捉学生提出的每个质问、怀疑和观点;还要善“收”,即准确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快速提炼问题的本质,并做出恰当、果断的决定,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应对动态生成的问题,不能不顾学生的反应而一味按预设进行。有教师会问,如果放任学生去想、去问、去探究,教师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怎么办?被难住怎么办?是的,这正是课堂动态生成给每位教师提出的挑战。迎接这一挑战,需要勇气,需要教学机智,更需要厚积薄发。

首先,要眼到、耳到、思维到、手到(快速操作)。

其次,教师要对所教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解和把握已经将知识内化,根植在自己的脑海里,能够随时调出与随机生成的问题进行对比,做出恰当决策。

再次,教师心里始终要坚持教学内容的大方向。在学生产生一些偏颇、缺陷乃至失误的问题时,适度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产生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问题,教师要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学生问题中的创意所在。当学生产生的问题不完整时,要及时通过追问,加以补充完善。

案例1:“让对象动起来”教学课例

这是以VB为载体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第四周课(每周两课时)。前三周学习了程序的顺序、选择结构;按钮、时钟、文本框、标签、图片框等控件及变量的引入。学生具有编写倒计数、进度条等程序的经验。本课主要目的是通过编程实现动画效果,了解控件对象的位置属性,认识形状控件,在程序中应用变量,进一步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思想。

教学开始,教师在窗体中放了一个小球(Shape1),用鼠标拖着小球左、右、上、下移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位置属性Left、Top的作用和特点。根据以往的编程经验,学生很快写出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Shape1.Left = Shape1.Left + 100

End Sub

运行后,小球从窗体的左侧向右侧移去,跑出右边框不见了。

“如何让小球弹回来?”

“加一个判断,如果小球碰到窗体右边框,就让Shape1.Left = Shape1.Left-100”

“怎么知道小球碰到窗体右边框?”

一位学生把小球移至窗体右侧,查看小球的Left值(5040),添加以下代码:

IF Shape1.Left=5040 Then Shape1.Left = Shape1.Left-100

可是,运行后,小球还是跑出了窗体右边框。

这时,全体学生陷入了沉思。

教师提示:“我现在迈着均匀的步伐从讲台向教室后面走去,一定能踩到最后一块方砖的边线吗?”

马上有学生提出:“应该把判断中的等号改为大于等于号。”

这次,小球没有跑出右边框,却停在右边框处不动了。

“老师,减的数太小,减200。”小球到达右边框后依然不动。

“减1000。”又一位学生喊。

小球终于回来了,不过这次它直接跳到窗体中间又向右移去,而不是回弹。

“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代码,找到了原因。

“怎么办呢?”

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一片沉默,教师静静地等待着,期待着……

约2~3分钟后,一位学生说话了,“再加一个时钟。当Shape1.Left>=5040时,让第一个时钟停下来,启动第二个时钟,在第二个时钟的Timer过程里做Shape1.Left = Shape1.Left+100。

小球碰到窗体右边框终于回弹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案例点评】

思考、尝试、失败,再思考、再尝试……这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尝试,沿着学生的思路走,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与探索的快乐中。这期间,学生的探究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走入死胡同,有时会很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很正常,教师不必惊慌,只要把握全局,在关键处设问、点拨,就会看到惊喜。

“再加一个时钟……”多么精彩的创意!尽管这不是预设的答案,尽管没用变量,尽管尝试这个想法需要时间,但这是学生的探究!在课堂上快速判断这一想法可行后,我毫不犹豫地决定沿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

一直以来,我非常珍惜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个想法。即使是很不肯定的低声细语、欲言又止的眼神都不轻易放过。因为,那是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2.恰当处理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生成,鼓励学生探究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要通过实践结果来验证;信息素养是否得以提升,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观察验证。这些都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强调“多元学习任务”的挑战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都极大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同时也为课堂实践环节增添了更多、更广、更深的动态生成问题。

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在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动态生成应该是此起彼伏的。因为任何事情只有亲自动手做了,才会发现问题。此时,教师也应该是最繁忙的,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一举一动,本着激励学生探究的原则,及时为举手提问的学生做出解答,善于发现有问题不敢举手的学生,还要帮助那些不知问题出在何处的学生。

然而,在听课过程中,我却看到另外一些现象:学生举了好久的手,教师都没有发现;在学生上机实践时,教师埋头在教师机前,或在讲台前来回踱步……

实践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问题,一些具有普遍性,一些则是个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一定是前期教学过程中没有探讨清楚的。这时,教师需要补讲,但应尽量避免再次切屏。对于个性问题,教师要个别辅导,即使是没有学到的内容或教材以外的内容,只要教师会,就要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鼓励学生探究,绝不能以“这个以后会学到,到时再说”、“这个我们学不到”等来回避学生的问题。如果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教师也不知道,需要回去研究,并尽早把结果反馈给学生。

四、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除了来自社会、家庭、文化背景、性别、学习方式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本学科特有的起点水平差异。解决这些差异不仅要在预设中给予关注,设计开放、多元的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组织与引导中,特别重视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我在课堂上从不批评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激励着学生。这是因为,学生成长需要勇气,学习更需要勇气。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高效帮助。任何学习情境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对一位学生起消极作用的事情,对另一位学生来说,则可能是积极的挑战。所以,当两位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请求教师帮助解释同一个问题时,教师要能够做出不同的反馈。要能够平静地帮助其中一位学生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另一位继续努力、独立思考。有的教师会说,全班六七十个学生,我怎能关注得过来?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不过也有解决的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个体差异问题。

第一,建立教学网站。将教学内容、范例、样例、参考资料、技术支持等内容呈现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先上教学网站寻求解决方法。现在,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向教学网站寻求帮助的习惯。

第二,利用刚开始实践的时间帮助困难学生。当学生刚刚动手实践时,问题是比较少的。我常常利用这个时间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案例2:教学日志摘录

郑××等三位学生已经连续三周没交作业了。今天释放切屏后,我第一时间来到他身旁,对他说:“你该做作业了。”“我不会。”“我们一起照着范例做。”在我指导下,他很快做完提交了。课后批作业时我给了他4.5分。

……

今天,我又是最先来到郑××身边,指导他做作业。这次,我让他在范例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变化。我发现他很聪明,作业给了5分,还把他的作业放在了展示区。坐在他旁边那两位学生课上也嚷着让我给他们辅导。

……

上周郑××已经开始自己做作业了。今天中午我正在机房做准备,离上课还有20分钟,郑××第一个来到机房,问:“老师,我上榜了吗?”……

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年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我都要布置两次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业:一个作业需要合作两周,另一个需要合作五周。学生自愿组合,分工明确,在机房随意就坐。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组内出现的问题首先在组内解决,如果组内解决不了才向教师提出。从作业中我还发现,合作后每个学生的作业水平明显高于独立完成的作业水平。在学生的期末总结里也可以看到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可:

“……两次印象最深刻的课,都是小组配合完成的,增强了我们作品的质量,也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小组配合很开心!^_^”

我的体会是,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实给教师增添了极大的工作量。但是,只要教师热爱学生,甘愿真心奉献,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Richard I. Arends(美).学会教学(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志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

[4]方建华,李建军.教师应怎样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J].教育科学研究,2005(12).

猜你喜欢

窗体小球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试谈Access 2007数据库在林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巧设WPS窗体控件让表格填写更规范
WinCE.net下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