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要弘扬法治精神

2009-07-05乔中国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期
关键词: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秩序

陈 晨 乔中国

摘要本文采用逻辑方法分析了弘扬法治精神意义之所在,指出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我国顺利度过矛盾凸显期;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维系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利于法治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法治精神矛盾凸显期公平正义秩序法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88-01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那么为什么要弘扬法治精神呢?或者说,法治精神的意义何在?

一、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我国顺利地度过矛盾凸显期

新阶段,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制度、经济的空前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力量,也必然带来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面对社会“矛盾凸显期”应理性思考,积极有效地应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与计划经济旧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的矛盾;加快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人口众多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矛盾;经济发展较快与社会事业发展较慢的矛盾;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执法不公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值与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矛盾;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矛盾;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化与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矛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矛盾。正视矛盾是一种清醒,分析矛盾是一种智慧,处理矛盾是一种能力豍。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处于 “矛盾凸显期”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社会和谐的矛盾与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何为“正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正义即公正、公平。可以说,追求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社会有了公平正义,才能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的根本、法治精神的精髓都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美国哲学家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豎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社会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但是必须转换为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执行者就是法治。公平正义只有成为法治精神的原则,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实现。其实,公平正义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基点,也是法治国家的属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理念,并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要内容揭示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特别强调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一致性。

三、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维系社会秩序的和谐

“秩序”是指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实在现象,它包括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法治精神所维护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是一种有序的社会状况,这种有序性是通过和谐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社会结构的有序性、事件运行的规范性、事物发展的程序性、事件的可预测性等表现出来。达到某种秩序,既是法治精神的目标和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履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秩序本身就是在法律秩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是法治精神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

秩序与和谐有着紧密的关联,即秩序往往意味着社会的和谐,而法律构建的初始动因起源于人们对秩序起码的渴望。和谐是一种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西方中世纪神学主义奥古斯丁承认:“无论天国还是地上之国,也无论社会还是个人,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追求和平与秩序,以便获得社会和个人的心灵安宁,法律正是维护和平与秩序的必要工具”。因此,秩序构成了人类理想的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它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社会的和谐除了要有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还要有运行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秩序是建立在现代的动态相对稳定上,即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这种稳定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

四、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文化的传播

法治文化是建立在法律信仰上的一种文明的生存方式、生活理念和社会活动。豏弘扬法治精神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而法治文化则是弘扬法治精神的直接体现载体和最佳传播形式。

笔者认为,法治文化能够将法律常识转化为法治意识,进而把法律常识转化成法治精神, 能够变知识的灌输为精神的崇尚, 使法治思想深深扎根于公民的心里, 成为自觉的行动和生活习惯。

弘扬法治精神是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来的新时期法治建设重要命题。弘扬法治精神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 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 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实施, 离不开法治精神作为支撑。把法治精神与和谐理念有机地统一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各个环节之中, 这是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我们应该大力加强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弘扬, 使之成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精神文化动力。

猜你喜欢

社会秩序公平正义秩序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启蒙与再启蒙:塑造社会秩序的实践理性思维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秩序与自由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孤独与秩序
犯罪与社会秩序——塔尔德与涂尔干争论的再考察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