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2009-07-05魏丽艳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期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学生

魏丽艳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因此探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逐步探索出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以构建起完整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海西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35-02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海西建设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到基层去,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因此,我们要去探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探索和建立新的机制,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一、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就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有系统的统筹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去,规定学时建立学分制,在重视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要想做得更扎实深入,还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研究的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指导队伍,使社会实践专业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有参与社会实践、运用理论知识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学习在学校课堂教育中完成,但运用理论的过程必定是社会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运用和深入研究,同时,他们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从而激起努力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们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了深刻体会,感受到了没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要被社会所淘汰的事实,回到课堂就会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业,学风建设也会随之良性发展。大学生只有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才能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一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有强大的社会实际知识,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要完善和建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就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有系统的社会服务中去,纳入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去。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关注社会热点,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社会实践的生命力。

近年来,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力度,开展诸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灾区建设、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各项活动。同时,在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咨询等活动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广农业使用技术,帮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好扶贫开发,为当地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需求,按照项目化要求,扎实开展服务。力求通过社会实践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服务。

三、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勤工助学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形式。学生的勤工助学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基础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这就需要加大力度,选派学生承担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公益劳动等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学校应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创造条件。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身素质的同时,勤工助学有助于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四、社会实践与择业就业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从统分过渡到个人自主择业。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的机遇,另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高校在教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明显滞后于时代,所以就要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拉近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距离,给学生创造更多、更广的就业渠道与途径,去尽早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从社会实践中感受到就业形势及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全面客观地评估其自身实力,确定合理可行的就业目标。社会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是发现学生问题的过程。学校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积极培养知识型与应用型兼备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各院系要以社会实践为桥梁,促进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联系,为同学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的需求,更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职业目标,从而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平台。

五、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江泽民同志立足于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论断。创新是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青年们的创新热情,完善创新机制,进一步鼓励创新实践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能力的最集中体现和最高境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其创业能力的形成,打破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培养树立创新意识和拼搏向上的精神,让学生们懂得,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创业岗位是无限的。

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加强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首先,建立实践基地,使社会实践阵地化。学校要广泛赢得社会支持,逐步建立一批稳定的德育教育基地、生产实习基地、课外科研基地和社会活动基地,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就必须在实践的各个环节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寓思想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随时都可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创新思想,接受教育,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的创新思维。

六、社会实践与海西建设相结合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战略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关键。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做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基层、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创业或服务。因此要坚持社会实践与海西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与科研优势,选拔优秀的大学生到基层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满足各地、各单位尤其是当地群众的科技、文化需求,服务海西建设,切切实实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这也保证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实现知行结合、学以致用的实践目的,从而真正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素质全面、知识领域宽阔、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地方发展环境下,坚持社会实践与海西建设相结合,必须构建起系统地、计划性的和目的性的社会实践体系:围绕海西建设的重要任务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扎实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把海西建设理念和政府相关政策深入宣传到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海西,并通过春蕾行动、社区服务、志愿者工作、企业发展调查、地区发展调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具体活动项目,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保证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为了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使他们走出课堂、步入社会、体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逐步探索出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以构建起完整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体系。

猜你喜欢

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海峡西岸农业高职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协调经验对海峡西岸城市发展的启示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海西”开发奏凯歌——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述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