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09-07-01庄桂影

科教导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情绪心理健康心理

庄桂影

摘要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受到关注。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积极的对策,努力提高教师心理水平。

关键词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教师的心理健康善状况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中的核心问题。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据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无疑,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英国的调查表明,有1/5—1/3的教师感到巨大的职业压力。据专家分析,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教师的心理问题应当受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 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据调查,教师最大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工作量太大;学生难教育;收入低;升学压力大;教师之间竞争激烈。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表现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焦虑水平偏高;虚荣心理明显;嫉妒情绪突出;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2.1社会认同感偏低导致教师心态失衡

由于地方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达到国家的要求,教师总体收入相对偏低,社会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肯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的知识价值并没有得到认可,教师容易对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导致不公平感,导致自卑心态严重,同时心态容易失衡。

2.2现代社会对教育教学提过高的要求

面对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目标、策略、技术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教师容易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焦虑感。独生子女学生的普遍,要求教育者对教育教学方式提出创新。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当今世界变化太快,以前的知识迅速老化,教学生越来越感吃力。

2.3角色要求对教师心理情绪无法得到合理调节

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在社会中是以“智者”出现。所以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只能压抑消极的情绪。一方面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另一方面教师又无法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及辅导,这使教师心理越来越压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2.4教育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2.5评价机制的多样性使教师压力增大

一方面要面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要面对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在这种机制下教师的压力增大。教师工作中曾经遭到的最大挫折是领导不正确的评价。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和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高期望,教师最苦恼的是:能否教育好学生的担心,这些无形的精神压力一直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3 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应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地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发展观、个性观等。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身的不足,化压力为动力,提高工作成效,增加成就感。

3.2面对生活,善待自我

安贫乐道仍是这一代教师的风范。面对现实生活时,对自我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愉快地接受现实的自我,相信具有某些优势的自己,只要努力,同样和别人一样寻找到生活的快乐,并获得成功。使自己保持信心,避免自卑、紧张或者不安全感。

3.3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在心理健康方面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乐观稳定的情绪、完善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科学的心理调节办法,正确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的渲泄情绪。通过发展兴趣爱好,使情绪发生迁移,乐而忘忧。兴趣爱好是心理保健的维生素,可以解除教师的心理疲劳,保持良好的心境。

3.4投身工作,融入集体

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投入本职工作中,与同事、家长,特别是与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从工作中获取快乐,在体验成就的同时得到归宿感。

3.5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科学的训练,强化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教师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教师的心理水平。

3.6完善评价机制

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价,是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许多评价的量表,缺少科学的论证。据调查,领导的不公正评价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挫折,领导的表扬并不是最开心的事情。因此,政府及学校在制定评价量表时,要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多方进行论证,由专业人员制定,科学量化。对教师的评价时,要多一些人文精神的关怀。

3.7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咨询机构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学校,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及时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师心理障碍,保持教师心理处于较高水平的状态。

总之,维护教师健康的心理,教师个体的素质至关重要,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理想的教师除了应具备崇高的职业理念、广博的职业知识和能力,还具有乐观稳定的情绪、完善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情绪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心理小测试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