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智能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实施对策研究

2009-06-29曾桢

消费导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商业智能信息技术

[摘 要]目前商业智能成为一项热门的信息技术,比较之前的信息技术,商业智能有其显著特点,例如对于已有历史数据的依赖,面向主题,面向分析等,而这些特点使得在建设商业智能在建设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本文结合分析BI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商业智能 信息技术 面向主题 面向分析

作者简介:曾桢,工作单位:贵州财经学院,学习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研究生。

引言

BI(business intelligence)即商业智能,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项信息技术,据2005年Gartner的一项调查显示BI是在所有CIO心中第二重要的系统,而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众多的CIO都一致认为BI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但商业智能实施成功的概率却不容乐观,有统计数字显示,在国外,投资建设商业智能的企业有60% ~70%以失败告终,而在中国,这个数据可能会更高。本文结合分析BI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BI的定义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BI的概念,根据Gartner的定义,BI就是一些帮助企业做分析决策的工具。这些工具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个是报表,第二个是随机查询,就是OLAP查询,第三个就是预测,最后就是分析。

二、BI现阶段的发展以及问题

SAP公司的鲁百年博士认为,目前BI发展还处于“断层期”阶段,即指产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理论与技术上已经开始成熟,一些用户就会作为先驱者首先使用,这时其产品的客户接受度逐渐提高,但由于新产品不成熟,先行的用户很可能会遭遇失败,很多企业维持不了,不得不退出市场。这个时期就称为断层期。但经过这个阶段后,大部分人认为该产品已经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就是进入中间成熟期,之后就是平稳期。

这个阶段BI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BI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过于狭隘,由于BI系统的前身DSS(决策支持系统)面向的主要是企业决策层,提供较为宏观的战略决策支持功能。BI系统过于复杂也是企业BI无法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十分需要BI分析与预测支持,但面对一个功能强大但使用复杂的系统往往又望而却步。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应付日常的业务已经十分劳累,现在还要去学习适应一个复杂的系统,固然知道该系统十分有好处,但却给自己工作添加了负担,使用积极性不高也可以理解了。

最后由于BI系统式建立在核心业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尴尬的问题是很多企业或政府单位前期的信息化建设不足,没有数据积累,更谈不上BI系统了,或者由于前期信息化建设不规范,“脏”数据过多,BI系统的建设难度也会过大。

三、成功实施BI的对策

首先应该扩大BI的用户范围,比喻来说之前的BI提供的是对于整个战争的战略分析研究,面向的是最高层的决策者。但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由许许多多小的战役甚至交火组成,大的方向固然重要,但战略的实现不可能脱离这些底层的胜利,否则就是空谈。而对于一线的用户(例如部门经理,销售人员等)他们对于分析的需要主要集中于战术型和操作型,相比较战略型的BI主要有实时性、数据来源分散、分析需求多样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就要求BI系统的在技术上和设计上满足现实的需求,例如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体系结构的使用,面向企业一线运营层面人员的详细报表的支持,都是扩大BI用户范围的方法。

其次,对用户提供更加易用,人性化的BI工具,使得BI工具更接近于Word、Excel这些日常的办公软件,并将它们进行整合,例如微软就将其已有的office家族产品与其BI平台进行了整合,特别是对于Excel这一使用最广泛的表格软件,微软利用这一现成的展现平台实现了BI的前端展现工作,可以说拉近了很多用户。其次增加采用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以图形的方式对数据和数据间的关联进行描述和展现。而不仅是分析数字的罗列,做到直观、易于比较,帮助客户将大量、未知质量、低关联、低价值的信息转化成少量、易理解、高关联性、可操作的洞察力。总之,必须打消用户对于BI的恐惧心理,让其对BI系统产生易于使用,易于理解的印象。最后,在设计分析报表图形展现方式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过渡性的问题,并不是说某种分析展现方式是优的便强行推行,这会使得用户(特别是企业负责分析的人员)产生不理解,甚至是抵触的心理,应该在研究企业已有分析方式,特别是分析图表展现方式的基础上,首先将其移植到BI系统,然后逐步过渡,改变分析方式以及分析图形,并增加新的功能,使得用户逐渐适应。

最后,对于企业前期信息化的问题,对于根本就没有业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可以采用同步建设的方式,在建设基础信息系统同时可以同时上马BI系统,开发人员对于业务系统以及BI系统的整合具有最大的把握,其在开发业务系统的同时就可以为BI系统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在BI系统建设时ETL(数据抽取、转换、加载)的工作便会大大减轻,而这部分的工作一般占据整个开发工作量的70%,但这样的建设方式使得BI缺少历史数据以及分析需求的支持,而这是BI设计关键的部分,缺少历史数据的BI系统会产生空中楼阁现象,容易脱离实际需求。对于有历史业务数据支持但脏数据过多的系统,BI系统的建设将会大大延伸,特别是ETL部分,有时会不得不为用户制定新的数据分类方案。并且,基于已有业务系统的BI系统建设会面对一个问题是,历史元数据的缺失,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多样,例如在业务系统建设时便没有遵照标准开发程序,没有建立数据字典,并且没有对于表进行标准命名(而采用拼音或缩写等等)。或者由于利益关系,负责业务系统的公司不愿意将原始开发文档转交,造成BI系统开发难度加大。这些问题都是BI建设中必须面对以及解决的。

四、结语

对于BI,由于其不论在技术还是在理论上都还是在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阶段,再加上中国本土商业模式特别是政府运作的不同,对于BI系统建设我们必定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等待着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Hugh J. Watson。The current state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J]IT SYSTEMS PERSPECTIVES, 2007: 96-99

[2] George Lawton。Marking business intelligence more useful [J]Industry trends, 2008: 14- 16

[3] JamieMacLennan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4]Stefano Rizzi,Alberto Abelló。Research in data warehouse modeling and design: dead or alive?[J]Applic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006(7):3-10

猜你喜欢

商业智能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什么是商业智能?它的定义和解决方案
商业智能在当下出版社中的运用
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综合信息商业智能系统
浅谈中小企业的商业智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