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器官交易合法化争议

2009-06-28谌彦辉

凤凰周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捐献者移植手术合法化

谌彦辉

新加坡新修订的人体器官移植法让捐肾者获得“合理的医药补偿”,近日引发争议。国人担心此举将进一步刺激人体器官非法交易。

据悉,新加坡卫生部此次对人体器官移植法案提出了4项修订,12名议员在过去两天内针对器官移植法案进行激烈辩论。多数议员仍同意给予捐献者合理补偿的做法公平,能协助肾病患者更快找到适合移植的肾脏。不过,一些议员担心补偿制度会被滥用,最终影响新加坡医药道德标准。

“我知道反对将人体器官商品化的伦理辩护。我也同样了解病人的痛苦。以及无知的捐献者在世界各地被剥削的情况。这是残酷的现实,也是许多绝望的人所面对的窘境。”新加坡卫生部长许文远表示,器官交易是否合法化的课题令公共卫生决策者陷入两难处境。

不过,许文远解释申明这次将捐献者可能得到的款项形容为“补还”(Reimbursement),而不是之前的“报偿”(compensation),似乎有摆脱器官买卖的意味。

“如果妥善地设计和执行这笔补还,即使用现金支付,也不必被看成是器官买卖。”他说,卫生部正在探讨慈善和宗教团体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协助卫生部加强器官移植的管制,避免出现变相的器官交易。

新加坡卫生部未来几个月还将与移植手术道德委员会讨论,制订道德标准,以及为前几个在新条例下进行的移植手术制定补偿额,同时展开公众咨询活动,逐渐对本地和外国捐献者的补偿额达成共识。许文远说,卫生部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补偿制度。

担心成器官“集散地”

新加坡医药协会会长黄长彦医生在最新一期的协会通讯刊物发表文章,以个人名义反对器官交易合法化。他称。除了基于宗教和道德理由以外,是因为他“过去几个星期反复思考上述问题之后,仍然找不到任何答案”。

黄长彦指出,决策者设立器官交易的管制体系时,必须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包括当局应该给予贫困器官售卖者多大的保障,售卖者得到多少赔偿才算合理,什么情况下才算是剥削,是否允许中间人赚取佣金,政府在保障售卖者的利益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等等。他说,政府决定将器官交易合法化之前,必须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

“一旦器官交易合法化,我们向全世界、我们的医疗人员和下一代发出什么信息?”黄长彦说,可以想象的是器官交易合法之后新加坡观光和医疗事业会蓬勃发展,因为一定有许多医疗观光团过来“取官”,而在等待换器官的同时,他们就地一游。与此同时,一些来自贫穷落后的地区,经过中介安排集体来卖肝、卖肾的人会组成“献官团”,他们在新加坡经过一番修养后,还可以拿笔钱回家。

“我们无法同意器官交易合法化。如果我们的意图是井然有序的器官交易体制,出来的结果恰恰相反,多数人肯定同意,这就是最糟糕的情况。”黄长彦说。

据他透露,新加坡医药协会理事会的16名委员也通过两个星期的激烈讨论之后,召开紧急会议对课题发表联合声明。声明称:“器官售卖者不仅面对短期和长期的风险,弱势群体可能被剥削,再加上执行器官交易管制条例非常困难,因此医药协会认为支持器官交易合法化并不恰当。”

器官交易合法化的辩论在新加坡引起了两极反应,新加坡国人多数同意亲属间的活体肾脏移植应该获得鼓励,但他们也认为自愿器官捐献者和遗体捐献者的家属应该获得有意义的补助。

据悉,世界器官移植学会曾致函新加坡许文远,重申学会与世卫组织反对任何形式的器官交易。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原则,器官捐献者不应该获得金钱回报,但不排除捐献者获得合理补还的可能性,例如,移植手术的费用和捐献者休养期间的收入损失。

合理补偿但不“引诱”

许文远曾造访菲律宾马尼拉湾附近的贫民窟巴示戈,这里是著名的活人卖肾小镇。

许文远说,马尼拉此行加强了他提高器官移植率,避免捐肾者被中间人剥削的信念。而面对器官买卖的伦理争议,他承诺将排除一切器官买卖合法的可能性,并于“道德框架”下替捐肾者设立医药费补偿制度。

然而,实施补偿捐献者的政策并不容易,因为要在合理补偿和金钱利诱之间划定界线很困难。许文远举例说明“利诱”与“补偿”的区分。“你很穷,我很有钱。我给你100万,你给我肾脏,这就是利诱。如果我们坚守补偿原则,就能避免伦理争议。”

新加坡目前正在研究英国和美国补偿捐献者的经验,许称,捐肾者补偿制度的两大前提是让捐肾者在进行手术前清楚其中的危险和手术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日后因为每年要做体检而需要额外支付的医药费。他还表示,新加坡制度将规定捐肾者不得一次领取补偿,因为他接触到的菲律宾捐肾者,大多很快把钱花光。

不过这种补偿也未尽如人意,印度的肾器官供方因为术后出现健康问题,尽管有经济补偿,生活反而更糟糕。移植专家指出,销售器官改变了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在金钱交易的诱导下,患者往往会在医生的压力或说服下接受供体的器官。

鉴于此,许文远表示新加坡最近提出了打击非法器官交易的四点方案。他称,新加坡将对捐献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捐献者健康状态良好。同时在现有的移植条例下,捐献者必须清楚了解手术的风险,必须接受哪些长期医药检查,以及移植手术费用,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同意捐出器官。卫生部接下来将为所有的移植手术中心制定完整的清单,确保捐献者了解移植手术的风险。

此外,医院的移植手术道德委员会将严格审批每一宗活体移植手术,确保捐献者并没有受到威迫和金钱利诱。

许文远还强调说,新加坡一直具备有效的监管体制,更是少数成功提出器官交易控诉的国家之一。届时卫生部将与道德委员会紧密合作,协助制定评估标准,进行医药道德培训。并要求道德委员会提交每个移植手术的数据,方便卫生部进行审计,确保移植手术达到合法標准。

“中国问题”才刚开始

许多移植专家相信,当前需要仔细考虑另一种有经济诱因和补偿的器官捐赠作为替代,提供更好的器官供求矛盾解决方案。而如何在解决肾源不足的同时,打击黑市买卖保护穷人阶层的利益,将成为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

国内移植专家指出,中国目前的器官买卖通过黑市交易,而制止黑市交易的方法就是让它公开化,以公开的机制来制止它。即卫生部通过充分的讨论来实行公开的补偿制度。而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出台这种补偿机制,只不过中国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活体移植还是一个新兴事物。

上述专家透露,中国新医改方案里讨论涉及对器官捐献者实施什么样的终身保护制度,以什么方式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健康,以及定期复查和相应的医疗补助。但观在问题刚刚冒出头来,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考虑到这一层面。

不过可以确信的是,因为有刚性需求,这种器官交易还会—直存在下去,只不过是一个持续的问题,永久的问题,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他称,中国卫生部面临的棘手问题是目前对活体移植全面禁止,还是统一管理,给捐肾者合理的补偿,然后消除中介。可眼下,卫生部不可能发布器官交易的禁令,并改变法律关于亲属的限制。”在活体移植巨大的利益面前,如果现在给它一个洞,它可以钻开一个门,给它一扇门,它就会推倒一堵墙,你不能给它任何可乘之机。”

针对中国活体移植目前的现状,移植专家认为只能依靠医疗机构的自律,因为卫生部缺乏监管的职责和功能,“它有这个职责,但它没有这个能力”。他说“法律、伦理和实际操作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协调实行公开化的管理,他们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捐献者移植手术合法化
新西兰公投支持安乐死合法化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权益保护研究
舒适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观察
加拿大正式提出大麻合法化法案
美容店推出络腮大胡移植手术圆你铁汉梦
美容店推出络腮大胡移植手术圆你铁汉梦
英电子眼移植手术首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