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例为载体实施校本教研活动

2009-06-25李春喜

湖南教育·A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例教研组研讨

李春喜

为了倡导反思教学,强化课改理念向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化和教学成效的显现,我们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以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点,关注典型案例,着眼于特殊、具体问题的解决,使教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对策,同时注意活动的跟进、持续和落实,确保研究活动的实效。

1“一课一得”。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促使教师间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获得教学改进。这一制度使教师互相观课、评课成为常态。活动中,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针对执教教师提供的教学问题及研究课例,先集体看课,做课堂观察记录,再听教者对本节课的评估反思,由同伴反馈交流课堂观察结果,然后集体探讨并提出问题的改进意见,同时请专家指导(专家点评),最后进行个人小结。2005年,我校成功承办了全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经验交流和现场研讨”活动,所提供的课例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刘坚教授等一批专家的充分肯定。教研组对这堂课采用了分类观察课堂的方法,即听课的教师分类进行课堂的观察和记录:一部分教师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具体为关注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的评价,关注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另一部分教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学”,具体为关注学生的思维拓展、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和完整度等。授课教师根据观察者提供的点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

2“一题多研”。教研组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几次课例实践、研讨、反思,不断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种形式的课例研究,通过集体看课或教者反思发现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由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看课教师(3位以上)合作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几人有层次地实践改进策略,提供研讨课例。教研组针对几个课例组织逐层深入的集体研讨,进行基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教学评估与反思。例如:语文教研组针对“关注差异”开展的课例研究活动中,张扬老师、王鹏翼老师先后提供了两次课例供教研组集体研讨,教师们针对“关注差异”的课堂问题设计、反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逐层深入而有效的研讨,获得了极好的研讨效果。语文组的这一校本教研活动在2007年6月18日的长沙市第十届语文校本研讨会上进行了展示,全组教师表现出的教学研讨水平和成功的校本教研模式受到市教科院专家黄祖训老师和来自全市的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3“同课异构”。教研组确定好课例,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设计,先进行课堂实施,然后组织集体研讨、互相比较,在对比中找差异,相互取长补短、分享彼此的经验得失,共同改进教学,实现共赢。例如:语文组在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中,刘曦浪老师、朱芳洁老师、周红艳老师分别以不同形式、方法及教学侧重点执教了《海底世界》,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鲜活的、不同风格的课例,即是这一研究形式的成功案例。

4“一课多轮”。教研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疑难问题,由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一人执教后,教师集体听课、评课,执教教师根据评课意见再设计、上课,然后再听课、评课、修改,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止。

实践证明,这样的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活动,更多地关注了整体性教学目标,通过交流和反思,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最乐意参与的、最直接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猜你喜欢

课例教研组研讨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课例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