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郑州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建言

2009-06-25刘慧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建言

刘慧霞

关键词:郑州文化;继承与创新;建言

摘 要:关于新时期郑州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命题,市内各界讨论已久,或宏观,或微观,颇多深刻的表述。尤其在文化创新方面,更有不少值得仔细论证的提议。基于对我市的城市文化研究工作,围绕郑州的农村文化、社会文化、市场文化等提出一些建言。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2-0044-03

关于新时期郑州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命题,市内各界讨论已久,或宏观,或微观,颇多深刻的表述。尤其在文化创新方面,更有不少值得仔细论证的提议。文化部门对此甚为专注,已经提出“坚持三个创新,实现三大突破”的工作预案。首先是坚持体制创新,努力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着力于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加快调整文化领域的所有制结构。第二是坚持艺术创新,努力在增强艺术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取得突破。定位于实现艺术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把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人们喜爱、市场欢迎的艺术产品。第三是坚持运行创新,努力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上取得突破。侧重

于产品开发、资本运作、市场营销、创立品牌,完善各类文化市场要素,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1 关于农村文化的建言

任何工作的推进都需要载体,农村文化亦然。在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决定着农村文化的自给自足运营。其载体就是祠堂、私塾、庙会、社火,以及走村串户的民间艺人和戏班。这些传统载体中的若干,如今已不复存在。即便依然留存的,也显然不能独立承担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加之青壮年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从而导致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一类新型的文化载体,在缺乏集体经济基础的地方难以落地生根。因而,倘若按照惯性思维去进行农村文化的筹划与实施,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农村文化载体建设,可以同时并行三种模式。

1.1 “输入型”模式

依托国有文化机构,定期实施文化下乡,送书送戏送电影,重点解决贫困农村和老区、山区、边远地区的农民文化需求。这些地方的农村,往往是集体经济的“空壳”村,也是老幼病残的留守村。倘若不坚持先进文化的输入,倘若不实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这里的农民很难早日脱贫致富。为此,各级政府应当逐年编制文化输入规划,确定重点,责成国有文化机构常年实施。

1.2 “自主型”模式

对于集体经济情况良好,新型文化载体设施齐备、组织健全的农村,有关方面应当鼓励村支部和村委会依靠自身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自主能动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这里,有三个环节应当注重。一是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要提供及时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农村文化载体能更有效地运转,让农民群众持续地保持参与文化活动的浓厚兴趣。二是农村文化载体要学会“有所不为而有所为”,不一定急着去搞“小而全”,而应集中力量先抓实一个或两个最具吸引力的文化项目,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挥之不去的“念头”,继而成为本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三是村支部和村委会一定要器重文化专业户和村办企业、驻村学校中的文化骨干。在农村,这些人是最具活力的文化“酵母”。

1.3 “输出型”模式

对于拥有传统庙会、民间社火,以及旅游线上的农村,有关部门可以因势利导,促成乡土文化的有效输出。当然,这里所说的输出,不一定是外出表演,而较多的是对临近乡村和旅游者们的文化展示。最近,南方一处乡村花卉园,推出赏花生态游。最令游客兴致盎然的,并不是五颜六色的花,而是游弋于曲径中的“花魑”和徜徉于花丛中的“花魅”。而那些传奇故事里才有的“花魑”和“花魅”,都是由当地农民扮演。郑州的农村也有以土特产兴办节会的实例,譬如红枣节、西瓜节、杏花节,缺的就是奇妙的创意。如果有一部分农村能利用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行一番周详的策划,那么,农村文化就不再是“无底洞”,而是“聚宝盆”,参与文化的农民也不再是单纯的自娱自乐者,而且是能够获得收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提供者。

2 关于社区文化的建言

笔者认为,郑州的社区文化建设,要以政府的示范来带动社区的跟进,防止某些社区一味地依赖政府而不作为。

政府的示范,一是体现在“文化进社区”的持续推动和深化。如同农村的文化建设一样,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除了文化设施进社区,还要文化服务进社区。这几年不断开展的戏曲进社区、歌舞进社区、电影进社区,理当还应坚持。根据郑州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需要和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目前应当突出继续教育进社区。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以驻社区学校为基地,构建社区终生学习体系,多层面地开展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职业技能教育、法律知识教育、修身养性教育和特色专长教育。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区终生学习中心”,组织社区学苑、社区读书会,也可以兴办社区图书馆或社区租书店。“文化进社区”的持续推进,不仅能够体现政府把文化建设的重心和资源下移的职能转变,还能激活社区的文化基因,促成社区志愿者队伍和文化社团的扩展,最终为社区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文环境,也会夯实郑州建设文化强市的社会基础。

政府的示范,还要体现于社区文化示范点的合理选择和精心培育上。一般来说,凡是驻有省级、市级国有文化机构的社区,凡是由独家房地产商开发、兴建的社区,应当成为示范点的首选。前者由于国有文化机构的专业优势,及其天长日久对周边居民的熏染,自然会形成特殊的文化磁场。倘若促成文化机构与社区组织的“结对”,并以此为依托来进行社区文化示范,很容易形成特色和亮点。有了典型,就能带动一般。要定期组织其他社区的干部和居民到示范点观摩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文化的乐趣和文化的力量,使他们萌发效仿和迎头赶上的冲动。要借助媒体,形象宣传示范点的工作经验,尤其要宣扬大众化、生活化和情趣化的寓教于乐的文化样式。因为惟有这样的文化样式,才最为社区居民所欢迎。

3关于广场文化的建言

笔者认为,广场文化要坚持公益,注重普及,扩大交流。

3.1 坚持公益

广场文化以广场为依托,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剧院。郑州能让群众随意出入的广场已有多处,如绿城、经纬、文博等等。但能常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规模化群众文化活动的,还只有绿城广场一处。其它的一些广场,虽然也有观赏性很强的演出组织,大多还是群众性的自娱自乐。另有一些广场,隶属于单位,或把守森严,或使用收费。这些都难免导致广场资源的无形浪费,也人为地缩小了人民群众的活动天地。广场文化如果只有政府公益的一支独秀,而没有社会公益的百花争艳(不少拥有广场的单位,实际上也是政府部门,或者是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总会给人留下缺憾。

3.2 注重普及

广场文化是最具开放性的文化模式,因而它也最具群众性。由此而决定,广场文化需要提高,更需要普及。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广场文化分布点的普及,二是广场文化表演者的普及,三是广场文化组织单位的普及。惟有普及,广场文化才能拥有较多的模式和风格的选择,才能不断地变化更新,才能持久地保持活力。否则,老是那几张面孔,老是那几个套路,观众总会有厌烦的时候。如同观看武术表演,初次见到枪尖刺喉、单掌碎砖,十分惊讶;二次再见,还感新鲜;三次四次,也就少了许多兴致。

3.3 扩大交流

广场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交流文化,表演者和观赏者的双向互动,汇成文化的价值观念的汹涌之流。广场文化不仅需要持续扩大单体内的流动,也要逐渐扩大群体间的流动,由点到线,由线及面。这里,既包含乡镇间、社区间、县区间的对口交流和巡回交流,也包含城市间(如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专项交流和综合交流。倘若有专门机构来策划和组织这样的交流,郑州广场文化的冲击力和辐射力将会更加强劲,郑州作为河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将更加彰显。

4 关于“两馆”建设的建言

图书馆和文化(群艺)馆都是公益性国办文化机构,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枢纽,都是宣传和弘扬先进文化的基本阵地。这些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始终要以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己任。由这样的属性所决定,他们都需要公共财政不断地加大投入。应当说,郑州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来没有松懈过对图书馆和文化(群艺)馆的关注,图书馆和文化(群艺)馆也从来没有辜负过党委和政府的期待,在宣传大政方针、进行各项教育、组织文化活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对于郑州市图书馆来说,在建设新馆的同时,财政应着力增加购书费,使其能在较短年限内较大幅度地扩充藏书总量。一般来说,藏书总量的扩充,尤其是新书比例的增加,就能有效地提升文献周转速度和外借数量,继而才能更明显地昭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凝聚和智力推进的作用。

对于郑州市群艺馆来说,这个馆人才济济,成绩辉煌,许多年如一日,留下了很深的文化艺术印痕。由于要全力以赴地投入上级部署的或自行策划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事务,因而无暇去较多地从事可以提升员工福利水准的创收业务。因而,2006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汇总的“全国群众文化业按经营收入排序”中,前100位就没有这个馆的名字。从长远看,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用较大的精力去从事创收活动的做法并不可取。它既容易削弱公共服务的力度,也可能模糊自身所固有的公益属性。有研究者曾说,西方国家对类似文化(群艺)馆一类的机构也不是经费全包,并以此结论中国的文化(群艺)馆也应当走“创收”的道路。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收”仅仅是权宜之计,郑州市群艺馆在“公益”与“私益”的天平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公益”,显现了社会文化工作者应有的金子般的良心。

5 关于文化产业的建言

规模狭小、重复建设、资源分散、效益低下,是当前阻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带、三区”的建设,如果不能打破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如果不能摆脱地方保护和垄断,如果不能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很可能会产生“马拉松”效应,速度会拖慢,时间会拉长。惟有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分别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行充分的产业化运作,才能做到既好又快。

具体来说,“二带、三区”的建设运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5.1 历史遗存众多、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带”、“区”,如“城区文化带”、“嵩山文化功能区”,其文化产业集团应由财政融资兴办,或由政府控股。之所以这样定位,就是为了万无一失地确保国家级重点文物的保护。

5.2 已有主体依托、需要配套开发的文化“带”、“区”,如“黄帝文化功能区”、“唐宋陵文化功能区”,其文化产业集团可以遵循“内方外圆”的原则组建。“内方”,是指文物主体严格按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落实保护措施;“外圆”,是指外围区域的运营完全按市场规律办理。

5.3 主要依靠自然景观的文化“带”、“区”,如“沿黄河文化带”,其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可以更加放开,不仅欢迎民营资本和港、澳、台资,而且欢迎外资进入。这些文化产业集团,今后无论是市管,或是县(市、区)管,都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而不是政府的附庸。政府的责任只是把握方向、制定政策、加强管理、搞好服务,集团的责任则是依法建设、依法经营和依法纳税。

这几年,国内已经涌现一批经营有道的文化产业集团,许多成功的经验都值得郑州学习。譬如深圳的经验:无论“欢乐谷”,还是“中国民俗文化村”,都是周密连接了文化与旅游两条产业链,汇民俗风情、自然风光、歌舞表演、特色餐饮于一体;都是精心熔炼了文化与高新技术的复合结晶,处处显现了一种催人激奋的文化氛围。于是,他们就能吸引客人、留住客人。譬如上海的经验:无论创意产业、网络产业,或是演艺产业、会展产业,都着力面向世界的大手笔高端开发。他们在2007年10月举办展销一体的国际艺术精品展,展品总价值超过100亿元。参展商中,包括来自比利时、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全球35个顶尖画廊。譬如河北的经验:吴桥杂技文化经营集团公司和“易水砚”有限公司都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走的都是继承与创新文化的创业路子。产供销综合布局,国内外通盘运筹,使他们越做越好、越做越强。当然,深圳有岭南优势,上海有江南优势,河北有京畿优势。郑州文化产业的全新崛起,也需要充分论证自身的优势,走出自己独特的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化百科[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 郑州历代诗文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 河南文物精华[M].郑州:文心出版社,1999.

[4] 夏宗勇.知行中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5]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5)[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6] 王兴亚.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建言
绿色会计发展刍议
人际视角下员工建言的理论机制
明清时期府县官对上政务运作
读懂“建言资政”与“建言咨政”
下属默契和主管综合评价的关系:建言的中介作用和个人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
浅析家长式领导
浅析家长式领导
探究PPP融资模式会计核算问题
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建言与知识分享关系研究
员工建言内涵、维度、动因及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