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与“政敌”王安石

2009-06-23

知识窗 2009年5期
关键词:神宗江宁知音

朱 晖

君子者,虽为敌,仍以德相报。

若不是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绝对能成为知音挚友。他们皆才华出众,年少得志。王安石22岁考中进士,初入仕途时,好诗佳文已经传遍朝野。苏轼自幼博览群书, 21岁考中进士,深受欧阳修等老前辈的赏识。他们两人,相会之前就已熟知对方大名,相互倾慕,可谓神交已久。

遗憾的是,同朝为官后,这两名朝廷栋梁之材,反而水火不容。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服完父丧回到京师,那时王安石已是权倾一时的宰相,正在推行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苏轼作为保守党骨干,自然极力反对,他不仅在政见上与王安石针锋相对,还喜欢拿人家的文章开涮。王安石著有《字说》,把汉字“波”解释为“波者水之皮”。苏轼读后,哈哈大笑,作了个滑稽的类比:“滑者水之骨。”这令王安石颇为不快。真正激怒王安石的还是苏轼的奏章,他举例说:“晋武平吴,独断而克;苻坚伐晋,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明摆着影射了王安石的“独断”。王安石火冒三丈,建议神宗:“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请黜之。”以王安石当时的权威,罢免苏轼简直易如反掌。然而,几天之后,王安石又找到神宗,请求不要罢免苏轼,而是责令他悔改,以观后效。可见,即使在被激怒的情况下,王安石依然不忍对苏轼痛下杀手,他爱惜这个人才。苏轼呢,意识到斗不过当朝宰相,也不想在朝廷里干了,于是请求外放。临走的那天,一帮同党为他饯行,其间有人把王安石骂得十恶不赦。苏轼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我虽视他为敌,但我确信他是个品行高洁的人。”

来到杭州任职后,虽然远离了政治漩涡,苏轼却不甘寂寞,忍不住又对新法说三道四。他的一言一行,自然逃不过朝廷的耳目,于是官职一降再降,最后被贬到偏僻荒凉的黄州做团练副使。

熙宁九年(1076年),反对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宋神宗的态度也发生了动摇。王安石心灰意冷,辞官回到江宁,从此安度晚年。王安石的倒台,按理说是苏轼东山再起的良机,但历史却恰恰相反。苏轼以前抨击朝政的诗文,终于被清算了,他以“做诗攻击朝廷”罪被捕入狱。由于事关重大,苏轼的许多亲朋都噤若寒蝉,当朝官员更是唯恐避之不及,苏轼的性命眼看不保。这时,隐居江宁的王安石知道了消息,连夜写信派人飞马进京给神宗。信中说:“国家多难,人才难得,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神宗见信,思之再三,这才下旨放了苏轼。苏轼怎么也不会想到,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甘冒风险救自己的,竟是自己以前的政敌。

后来,苏轼又重新得到重用。接到圣旨后,他并没有立即上任,而是专程去江宁谒见王安石。昔日,王安石是红极一时的宰相,孤傲的苏轼极少登门拜访,如今他赋闲在家,体弱多病,苏轼却千里迢迢地赶来看望,令他颇为感动。王安石留苏轼小住,两人游山玩水,相处甚欢。当然,他们还是谈到了政治。王安石承认,当初神宗曾有意提拔苏轼,他没少添置阻碍。苏轼笑了,说,在我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也是你。两人抚掌大笑,没有再过多地纠缠昔日的是非对错。他们都清楚:彼此虽曾为政敌,但都是为了国家社稷,绝无个人私怨;也曾水火不容,但都光明磊落,不失君子风范。那些天,这两位文坛巨匠诗酒唱和,惺惺相惜,不仅冰释前嫌,而且成为了真正的知音。

两年后,王安石病逝。宋哲宗追赠王安石太傅之位,苏轼代拟了一份敕书,高度评价了这位政敌的“君子之风”。

猜你喜欢

神宗江宁知音
刘江宁作品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职业知识的实践探索
刘江宁作品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晏殊的忘年知音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曹娥庙
皇帝任性,状元到手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郭熙《早春图》的视觉性与神宗朝文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