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2009-06-22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

胡 玉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冠心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8周;对照组50例予消心痛,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全血黏度与血浆比黏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改善趋势,对照组不明显。结论: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疗法;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256.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4(b)-087-02

根据传统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结合补肾益气法,选用补骨脂、仙灵脾、黄芪、赤芍、丹参等药组成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按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临床观察方案,于2005年2月~2008年3月共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现总结如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住院患者50例,家庭病床患者60例,门诊患者40例。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60~85岁,平均(71.2+4.14)岁,平均病程(5.9±2.2)年。随机分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本组患者均为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每周发作2次以上。以心绞痛反复发作为主症。本观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症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患者。

1.2诊断标准

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标准。

1.3治疗方法

冠心方组(100例),冠心方组成:补骨脂15g,仙灵脾15g,黄芪30g,白术15g,麦冬15g,益母草30g,丹参15g,川芎15g,赤芍15g,甘草6g,枳实12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8周。

消心痛组(50例):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2结果

2.1疗效标准

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按照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协作会议通过《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标准评定。

2.2心绞痛疗效分析

两组显效率分别为37%、34%,总有效率分别为88%、86%。经统计学处理,冠心方组与消心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冠心方疗效与心绞痛病情关系

冠心方治疗轻度心绞痛3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中度心绞痛38例,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4例;重度心绞痛32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3组经统计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冠心方对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对缺血性心电图的有效率分别为51%、50%。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冠心方组68例,消心痛组30例前后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冠心方组对全血黏度与血浆比黏度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对血小板聚集有改善趋势;而消心痛组不明显(P>0.05)。

3讨论

冠心病按其临床表现分属中医“胸痹”、“心痛”和“心悸”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为“心痛”、“真心痛”。主要由气滞血瘀、血脉瘀阻而致不通则痛。寒邪所侵,以致寒凝脉,拘急收引,或饮食不慎,膏粱厚味,变生痰湿,痰湿侵犯,占据清旷之区,或痰热灼络,火性上炎,或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致虚而血行缓慢等,均可导致成瘀发病。但其病机通常与胸中阳气虚损,痰浊,瘀血乘其阳位有关。胸中阳气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滋助而贯心脉助血行。五脏六腑之功能亦无不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推动而发挥正常功能。但人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正常情况下,中年之后人体肾气呈自然性生理性亏虚。如伐之过极,调摄失度,情志失常或禀赋不足等因素,肾中精气衰微不能通达全身鼓舞五脏之阳,而致气血不足,胸阳不振,痰浊不化,血脉瘀滞而酿成胸痹、心痛等症。由此可见,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是肾(气)虚血瘀,故治疗应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所以临证采用了补肾益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方中补骨脂辛、苦、大温,补肾助阳,现代药理已证实它对离体和在体心脏都有扩张冠脉的作用。此外,还有较好的降糖、降脂、降低血黏度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仙灵脾温补肾气,此二药为君药。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善补心中大气,“大气一转。其结乃散”;白术,健脾助运,又能利水。此两药常相配伍,以增强协同作用。麦冬,养阴生脉,既从“无阴则阳无以化”着眼,又有明显的强心作用。此三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又能散风、降压、利水,各种心脏病均可选用,但剂量要在30g以上,少则不著;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止痛,为佐药,是为正佐;枳实,破气消积,泻痰除痞,以防黄芪之滞,麦冬之腻,是为反佐,甘草起调和诸药作用,为使药。全方具温五脏,壮元阳,益肝肾,健脾胃之作用,以达“补肾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全方通补兼施,标本兼顾,既治其本,使精血互生而脉盈血行,气血互用而泉源不竭,又治其标,使瘀化痰散,血脉通畅。在临床实践中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中医药疗法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