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结万千情丝,散开春花飘坠

2009-06-22彭丹霞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情丝娜拉才情

彭丹霞

对于徐志摩,众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曲折的爱情,毕竟,他的爱情诗更脍炙人口。可我却认为那些所谓的儿女情长只是他伟大的抱负与理想中的零星点缀,我喜欢的是他这个充满人格力量的人。

徐志摩的才情

一个寒冷的冬日却给富商徐申如带来异样的温暖——徐志摩出生了。幼年的徐志摩非常调皮,聪颖,被人称为“神童”。他极力想摆脱私塾教育的束缚,一心想飞,认为“人生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

他的才情是公认的。周作人平淡,冰心灵俊,朱自清清丽,而徐志摩则是浓郁而奇艳的。一篇《泰山日出》:“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诗人兴致所至,灵感涌动,奇思妙想流于笔端。一首《再别康桥》,满船的星辉,康河的柔波,蕴藏着诗人无限的柔情与才情。

徐志摩的真诚

徐志摩能在文坛长久立足,给人们留下永恒的记忆,不仅因为他出众的文采,还因为他的真诚。与徐志摩相交的朋友,如郁达夫、闻一多等,无不把他当作知己。他的魅力何在?就在于他的真诚,他的赤子之心。

在他的《自剖》《再剖》中,他以自己的真诚直面灵魂深处的龌龊,透露自我,毫不做作,追求完美,勇往直前。他告诫自己“决不容忍性灵的颓唐”“我敢担保做的只是我自己思想的忠实”……他呐喊“我不曾投降这世界,我不受它的拘束”,一般人是没有他的这般气魄的。抛开他的文采,打动我的是他的真情与气概。他如古代跣足放歌的狂生,以真诚咏唱,追求终生信仰。

徐志摩的信仰

胡适认为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即爱、自由、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他追求单纯信仰的过程。古今中外终生歌颂爱情的人大有人在,但不顾一切勇于把浪漫的爱情放在现实中,不惜承受世俗压力的,仅此一人。“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他敢于抛开一切,追求心中所想,这种勇气不是谁都有的。康桥上的爱情随着林徽因的出嫁而成为他永远的心痛,诗人最终没有逃脱把自己融入云彩的命运。

他的《雪花的快乐》是一个经典。雪花独自舞动于天地间,志摩如一朵灵性的雪花,在半空中飞舞。现实的沉重折磨着他,却无法让他绝望。“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自由的执著。如归根的落叶,对自由的信仰让他找到了依靠。

诗人一生信仰爱、自由,还有美。一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叙尽悠悠离愁,千种风情。沙扬娜拉成了对“再见”最美丽的诠释,或是杨柳依依,或是嫣然巧笑,或是道不尽的忧愁。诗人心中的美是一种希望,如原野星火,生生不息。

徐志摩是幸运的,中西兼采的文化视野,使他柔肠百转的诗情得以展现;徐志摩是不幸的,生逢乱世,企图以笔代舌,立志救国却壮志未酬。

他向往“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他的才情,他的真诚,他的信仰,成就了他奋斗的一生,书写了美丽的神话。万千情丝如春花飘坠,他虽带不走一片云彩,却染亮了半边天空。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腾龙文学社社员,指导教师:彭梅华】

猜你喜欢

情丝娜拉才情
咏北京冬奥会健儿
卜算子·腊梅
游重庆磁器口古街感吟
勇敢出走的娜拉
观菊赏鹦有怀
初冬
尊重
柳枝词
爱的漩涡
我眼中的希林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