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2009-06-19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赵 萍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内涵的界定,结合实际,探讨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明确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文化;高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4-0045-02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壮大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高校后勤企业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起步晚,规模小,但因其置身于高校文化知识的浓重氛围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高校后勤建设企业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而诞生和发展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后勤员工为主体,以“三服务,三育人”为宗旨,在长期的管理、服务、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后勤特色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其宗旨是能更好地实践后勤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目的,提高后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后勤实体经营创收能力。这种寓“育人功能”与“经营功能”于一体的有别社会企业的特有因素,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及其独特的文化建设模式。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现代企业,在运营环境、运行方式、管理办法、经营策略等方面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有一定的差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化、社会化和经营化,而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后勤企业发展灵魂和后勤企业文化支持,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企业文化是后勤企业改革获得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1.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与学校教育环境整合的关键要素。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后勤人经历了观念的转变、体制的交替、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利益的再分配等等。但高校后勤无论如何社会化,其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服务”的角色是不可改变的。高校后勤肩负着全校师生员工的饮食、居住、交通、幼儿教育、工程建设、房屋维修等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勤在学校整体环境中的形象。所以,后勤要通过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来振奋后勤职工的精神,通过对后勤企业形象的设计、后勤企业管理理念的建设、职工的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和强化后勤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学校教育环境和高校后勤服务环境的整合模式。

2.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突显后勤企业“服务、育人”特色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后勤服务肩负着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勤保障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管理与服务育人”的职责,要完成重任、履行职责仅仅强调做好日常工作,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从文化建设入手,优化形象,提升品位,提高完成重任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变过去的“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自身综合素质的表现去影响和熏陶服务对象,从而营造出与高校的校园文化相匹配的后勤文化。高校后勤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工作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通过与学生在吃、住、行、用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出后勤的“育人”特色。

3.后勤企业文化建立是增强后勤凝聚力,发挥后勤战斗力的催化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人意识到,后勤的建设与发展其根本是要转变观念,要内打基础、外树形象,这样才能稳固校园市场。建立后勤企业文化,就是要树立一种后勤精神,并以这种精神作为后勤人的行为指南,实现后勤企业适应学校大环境的现代化管理。此外,通过对后勤职工行为及形象的规范设计、后勤服务模式设计、后勤服务网络宣传等方式营造出一种团结向上、科学规范、服务育人的文化氛围,打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后勤企业品牌。

4.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后勤形象,增强后勤在校园市场的竞争力。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中对职工的培训、创建学习型后勤组织、后勤服务质量体系认证等举措,都是为了提升后勤企业形象,使后勤为学校教、学、研所接受和认可。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后勤职工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通过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专业技能、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建设来培育后勤职工对后勤事业的美誉感和归属感,积淀企业的内在品质,折射出高校后勤企业服务性质的经营思想和管理哲学,以便主动和积极地面对社会企业介入时对其造成的压力。同时后勤企业的形象可以通过后勤企业文化在其日常活动中的渗透作用而日渐高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者及技术人才加入到后勤保障队伍中来,增强后勤的综合实力。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后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部分后勤企业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特色,但和其他优势企业相比还显得功力不足,缺乏火力,没有竞争优势。由于高校后勤改革程度不一,所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也有深有浅,总体上看,对后勤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缺乏有意识地营造文化,引导文化的意识。

三、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定位精神文化,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后勤企业精神。要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必须坚持教育特性与经营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在后勤社会化进程中,要发挥领导主观能动性积极宣传企业精神,为培养企业精神创造条件。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指引员工行为规范的精神指南。

2.加强服务观念,构建服务文化,树立良好的后勤企业形象。要建设服务文化,服务人员单有观念上的认识是不够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服务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制度,明确且严格的服务规范和制度是服务行为的操作标准。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企业必须转换传统服务观念,树立“消费者第一”的思想,把满足师生的需要作为服务工作的中心,以师生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服务工作好坏的标准。为此高校后勤企业应把目前及未来师生的的迫切需要的服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来对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服务,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满意程度,提高后勤企业的竞争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制度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要注重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使全体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积淀。在制订制度时不能对人不对事,要体现公平,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要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员工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形象。处理好制度和文化的关系,把握住制度不能代替思想教育,不能忽视文化灌输和文化传播。企业要树立起“制度关心人”的理念,制定的制度要体现“人性化”,要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扩大高校后勤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学校教学、科研同步共进。同时,搭建员工发展平台,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达到员工价值体现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高校后勤企业要组织、引领职工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借助和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以陶冶职工的情操,使职工在高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到人文关怀,从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总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推进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不断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同时,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因此,促进高校后勤企业科技进步,培养高校后勤企 业 高 素 质 管 理 团 队 和 员 工 队 伍 ,建立高校后勤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高校后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稳步发展的治本之举。我们要以提高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依据,坚持后勤管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宗旨不动摇。通过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讲正气、树新风、讲和谐”的文明风尚,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后勤企业文化,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申乃林,袁玲.议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J].全国商情,2008,(4).

[2]王政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

[3]刘雪杰.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

作者简介:赵萍(1964- ),女,河北邯郸人,南华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师,研究方向:人事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高校后勤服务第三方监管刍议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